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新质生产力:擘画“十五五”的宏伟蓝图与产业革命
证券研究报告 政策点评 新质生产力:擘画“十五五”的宏伟蓝图与产业革命 ——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Table_Summary] ◼ 主要观点 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的主战场。在此背景下,国家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至突出战略位置,旨在通过把握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突破,系统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面跃升。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赋能”与“重生”。我们认为工业 AI 与数据要素的融合将推动“制造硬实力”与“数据管控软生态”的深度融合。数字企业的 AI 技术将成为智能制造的关键辅助者与业态塑造者,推动生产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更深层次融合。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的“壮大”与“集群”。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强大的逻辑推理、大数据聚合与智能分析能力,有望跨越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鸿沟,推动模型能力持续迭代、云厂商资本投入扩大、智算设施广泛建设,系统赋能千行万业,并最终深度渗透至消费端应用,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模式。量子计算在“十五五”期间有望实现关键突破,其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与内生安全属性,将逐步与人工智能、5G A/6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融合,形成“量子+”赋能范式。 展望“十五五”:新质生产力开启产业变革新篇章。“十五五”将是新质生产力从“培育”到“壮大”的关键五年。我们预见,一个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与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为驱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引领方向、未来产业初现轮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形成。面对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亟需全社会以更为坚定的决心与创新智慧,主动拥抱趋势,深化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共同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Table_RiskWarning] ◼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Table_Industry] 日期: shzqdatemark [Table_Author] 分析师: 花小伟 Tel: 021-53686135 E-mail: huaxiaowei@shzq.com SAC 编号: S0870522120001 联系人: 郭吟冬 SAC 编号: S0870123060051 联系人: 杨昕东 SAC 编号: S0870123090008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窥探未来五年的投资方向》 ——2025 年 10 月 24 日 《后续降准降息仍有可能,牛市持续可期》 ——2025 年 09 月 23 日 《美联储重启降息,后续进程可能超预期》 ——2025 年 09 月 18 日 2025年11月19日政策点评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2 目 录 1 引言:迈向“十五五”的时代方位与战略抉择 ........................... 3 2 理论基石与时代内涵——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 ................... 3 3 战略布局与产业路径 ................................................................... 4 3.1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赋能”与“重生” .................... 4 3.2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的“壮大”与“集群” .................... 5 3.2.1 AI 浪潮来袭,赋能千行万业 ................................... 5 3.2.2 量子技术兴起,或为新发展方向 ............................. 5 4 挑战与对策——前行道路上的思考 ............................................. 6 4.1 科技创新转型:从“跟跑”到“领跑”的突围之路 ......... 6 4.2 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引导科技创新锚定实体经济 ............. 7 4.3 技术伦理与安全:应对新兴科技的风险挑战 .................... 7 5 结语:迎接十五五:新质生产力开启产业变革新篇章 ................ 8 6 风险提示 ..................................................................................... 9 政策点评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3 1 引言:迈向“十五五”的时代方位与战略抉择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国竞争的焦点日益汇聚于科技创新领域,成为全球博弈的主战场。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面向“十五五”,国家作出了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突出战略位置的重大决策,深刻把握了时代脉搏,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正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突破时期,它们不仅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更是构成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产业价值链跃升的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在“十五五”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如何精准把握这一轮技术浪潮,以前沿科技领域为关键支点,系统性地撬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全面跃升,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实施路径、潜在挑战与应对之策。 2 理论基石与时代内涵——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的今天,生产力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关键阶段。我们认为,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对于把握“十五五”时期乃至更长远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质生产力之“新”体现在依赖要素和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依赖要素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紧密依赖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以及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类毕业生保持较快增长,2024 年我国理工农医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人数达 314.5 万人,占比达到 50.7%,高素质研发人才储备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 年)》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 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 25%,全国算力总规模达 280 EFLOPS,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占比提升至 32%,我国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发展路径方面,新质生产力由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政策点评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4 新质生产力之“质”体现在发展成果的高效性、高附加值和可持续性。效率方面,“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优化正有效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国家
[上海证券]: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新质生产力:擘画“十五五”的宏伟蓝图与产业革命,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9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