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红外基本盘稳固叠加非制冷红外与光学产品持续放量,助推公司业绩预期向好
http://www.huajinsc.cn/1/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025 年 11 月 12 日公司研究●证券研究报告国科天成(301571.SZ)公司快报制冷红外基本盘稳固叠加非制冷红外与光学产品持续放量,助推公司业绩预期向好投资要点 10 月 28 日盘后,公司披露 2025 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16亿元,同比增长 11.31%;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 亿元,同比增长 17.63%。 受益于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非制冷红外与光学产品的陆续量产,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稳步增长。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16 亿元、同比增长 11.31%,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 亿元、同比增长 17.63%;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10 亿元、同比增长 16.25%、较第二季度营收增速抬升 10.59 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 0.59 亿元、同比增长 17.93%、较第二季净利润增速抬升1.81 个百分点,单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均呈加速增长态势。对于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预计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1)据国防部网站发布,2025 年度我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 1.81 万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7.2%;在强军思想指引下,包括红外光电在内的军用装备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据公司 2025 半年报披露,非制冷红外产品和光学产品已开始批量供应、为公司贡献收入。 在制冷红外领域,公司锑化物制冷红外基本盘稳固,并已实现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中试级别生产能力。(1)锑化物制冷红外方面,公司主要采用的锑化物制冷红外技术路线有别于多数竞争对手的碲镉汞技术路线、形成较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据2025 半年报披露,公司锑化铟系列产品已获得下游市场的充分检验和广泛认可,是现阶段公司制冷红外产品销量的主要构成。(2)而在前瞻布局的 II 类超晶格(T2SL)制冷型红外方面,公司于 2023 年研制出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是国内少数掌握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为夯实其先发优势,公司在成都 II类超晶格探测器量产基地完工投入使用前、先行搭建了中试级别的生产环境,据公司招股书及 2025 半年报披露,公司现已具备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中试级别生产能力、且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量产产线预计在 2025 年内实现投产;同时考虑到现有镜头产品生产以中波制冷型、长波非制冷型为主,公司拟通过“超精密长波红外镜头产线建设项目”与长波 T2SL 探测器技术形成有效配合,进而实现长波及甚长波制冷型红外整机产品能力。截至目前,该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公司非制冷红外产品及光学产品已开始批量供应,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1)在非制冷探测器领域:据 2025 年 7 月公告披露,公司的非制冷探测器目前以像元间距 12um 的 640 面阵型为主,性能已达国内头部企业主流水平;2024 年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 3 倍、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极。未来,公司还将在巩固红外枪瞄、户外观测等成熟市场的同时,重点向机器人、智能驾驶、无人机等新兴领域拓展;据公司可转债募集说明书披露,公司于 2025 年 4 月参股了从事具身智能产品及服务的浙江石虎山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 10%的股权。为顺应下游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扩大非制冷红外产品产能,其中上海非制冷探测器封装线预计在 2025 年内投入使用,并拟通过“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建设”可转债项目新建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陶瓷封装线和 WLP、COB 封装线。(2)在精密光学领域:公司现已具备完整的光学设计、镜片加工、镀膜、镜头装配和调试能力。在市场推广方面,公司将进国防军工 | 兵器兵装Ⅲ投资评级增持(维持)股价(2025-11-11)45.09 元交易数据总市值(百万元)8,090.31流通市值(百万元)5,373.24总股本(百万股)179.43流通股本(百万股)119.1712 个月价格区间53.04/37.04一年股价表现资料来源:聚源升幅%1M3M12M相对收益-0.39-21.65-27.99绝对收益0.38-8.32-14.64分析师李蕙SAC 执业证书编号:S0910519100001lihui1@huajinsc.cn报告联系人戴筝筝daizhengzheng@huajinsc.cn相关报告公司快报/兵器兵装Ⅲhttp://www.huajinsc.cn/2/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一步丰富产品线,发挥与制冷、非制冷红外客户资源的协同效应;而在产能建设方面,杭州光学产线扩产项目预计在 2025 年内投入使用、项目达产后可获得 16,000片/年的高端光学镜片生产加工能力。 公司积极开展“近红外 APD 光电探测器产线建设”、“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建设”等项目,实施“延链补链”,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公司拟开展“近红外 APD 光电探测器产线建设项目”,助力公司实现全光段覆盖。APD 光电探测器利用半导体材料内的雪崩效应来放大光电流,具备高灵敏度、低噪声、快速响应、高量子效率等显著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激光制导、激光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目前公司在中波红外、长波红外领域已有较为完善的产品布局,但在 APD光电探测器所属的近红外波段领域布局相对薄弱,因此项目的实施有望补全公司光电产品的波长覆盖范围。(2)公司拟开展“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建设项目”,继续拓展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属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在工艺原理方面与公司研制的 T2SL 探测器大部分一致,且公司已掌握激光器能带结构设计、低维多层材料组分精确表征和控制、材料生长缺陷控制等技术难点,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据可转债募集说明书披露,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在特种装备、环保、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能够用于红外对抗、监测大气环境、监测痕量气体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投资建议: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展望 2025 全年,在国防建设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公司制冷红外产品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长期来看,公司已建立以锑化物技术路线制冷红外产品为优势、II 类超晶格制冷红外产品为前瞻布局、非制冷红外产品和光学产品快速突破的业务格局,并将业务进一步延伸至近红外波段及红外半导体激光器领域,助力未来业绩稳健向好。根据公司最新业绩情况,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 2025-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1.28 亿元、14.82亿元、20.2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4%、31.3%、36.4%;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8 亿元、2.74 亿元、3.7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2%、31.9%、38.2%;对应 EPS 分别为 1.16 元/股、1.53 元/股、2.11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39.0x、29.6x、21.4x(以 11 月 11 日收盘价计算),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对探测器主要供应商依赖的风险、外购探测器导致毛利率较低和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质量控制相关的风险、军工资质延续的风险、政策超预期变化等风险。财务数据与估值会计
制冷红外基本盘稳固叠加非制冷红外与光学产品持续放量,助推公司业绩预期向好,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37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