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医疗AI信任基石:医患双重视角下的医疗健康未来
构筑医疗AI信任基石医患双重视角下的医疗健康未来中国版报告本报告版权归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所有2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 目录《未来健康指数报告》十年回望 3前言 4研究前提 5章节 1释放AI磅礴力量,驱动医疗转型 6章节 2积极拥抱AI医疗,厚植创新土壤 11章节 3筑牢 AI 信任基座,实现长效发展 16启示建议 20附录研究方法 23参考资料 25专业术语 263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2018利用数据与远程医疗 改善诊疗结果2017如何更高效地实现互联关护2019多元视角洞悉 数字化健康技术影响力2021构建有韧性、可持续 发展的行业未来2023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满足医患未尽之需2022运用先进分析技术 提升关护质量2024以AI创新及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为擎 应对医务⼈员短缺问题2016 整合服务、数据与系统 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未来健康指数报告》十年回望过去十年,《未来健康指数报告》持续聚焦于研究创新技术在医疗体系关键发展趋势中所发挥的作用。报告最初旨在衡量全球范围内互联关护服务的应用程度,而后逐步拓展研究维度——基于不同国家的⼈口结构与医疗体系,从机构管理⼈员、卫生健康技术⼈员及患者的多元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创新技术如何塑造医疗行业的未来。2020赋能年轻一代卫生健康技术⼈员 加速医疗模式转型COVID-19对年轻一代卫生健康技术⼈员的影响4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前言刘令飞利浦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 大中华区总裁戴鹰飞利浦大中华区创新负责⼈如今,医疗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医务⼈员短缺、医疗成本激增、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交织叠加,令医疗系统极限承压,患者亦深受影响。2025年《未来健康指数报告》是飞利浦“未来健康指数”系列研究的十周年特辑,调研规模位居同类研究前列。报告显示,在超过半数的调研国家中,患者专科诊疗等待时间可能长达近两个月甚至更久。如果不果断采取行动,到2030年,预计将出现高达1100万的卫生健康技术⼈员缺口1,或将导致数百万⼈无法及时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在多重挑战面前,⼈工智能(AI)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力,在解决⼈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激增方面,展现了极大的潜力。仅在美国,若能广泛应用现有AI技术,每年就可能节省高达2000亿美元至3600亿美元2的医疗开支。在中国版的报告中,无论是从中国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还是卫生健康⼈员普遍认同AI的潜力方面都呈现出了诸多积极面。中国正在成为⼈工智能全球创新高地,AI应用在中国的医疗创新实践将可能引领全球的发展。回想过去五年中的技术突破,展望未来五年里的技术跃迁,可以预见,到2030年,AI有望能够自动化处理原先由医护⼈员承担的大量“隐形”的行政事务,并在不延长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临床服务能力。然而,尽管AI发展迅猛,从医患的不同视角出发,对AI的信任程度却滞后于技术的进步速度。2025年飞利浦全球版和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点明了围绕AI医疗的信任差异的这一痛点,且呈现出不同的观点。中国的患者对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益处与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医患双方对应用AI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以及责任归属等问题表示了担忧。倘若缺乏信任,我们就无法尽数释放AI医疗的磅礴力量。要强化医患对技术的信任,必须以负责任、以⼈为本的方式发展AI,将“协作”置于AI创新的核心。医疗AI应当增强而非削弱医患之间的信任。此外,医疗AI必须带来看得见的价值,应以坚实可靠的保障措施为依托,在清晰统一的监管框架内规范运行。如此,医疗AI才能赢得信任、获得认可,并真正推动医疗行业深远变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缓医疗AI的创新步伐——恰恰相反,这意味着我们应当朝着正确的方向加速前行,让拯救生命的AI解决方案能够加速惠及更多⼈。我们需要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携手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希望飞利浦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可以为推动AI医疗生态合作提供关键洞察。我们也诚挚呼吁行业同仁们能与我们一同把洞察转化为行动,共同塑造一个技术与信任携手并进的未来,让更多⼈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关护服务。“ ⼈工智能正在重塑医疗行业,唯有在不断锐意创新的同时强化对AI的信任,才能让拯救生命的解决方案加速且更安全地惠及更多医患。” Italy美国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韩国荷兰巴西沙特阿拉伯日本中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法国德国5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 16国家地区1,900+卫生健康技术⼈员16,000+患者研究前提飞利浦《未来健康指数报告》调研规模位居全球同类研究前列,分析展现了卫生健康技术⼈员和患者对于行业发展优先事项及发展趋势的洞见。本报告是飞利浦发布的第十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深入探讨了⼈工智能(AI)如何赋能卫生健康技术⼈员,为更多⼈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关护服务。报告重点探究当前卫生健康技术⼈员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展现他们对⼈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态度,并精准指出了当前亟需弥合的关键缺口,以全面提升医护⼈员将AI融入患者照护的信心与能力。此次研究同时纳入患者视角,评估他们对于在医疗场景中引入AI的接受度,并探讨如何增强患者对技术发展的信任。2025年《未来健康指数报告》研究基于专有定量调研,调研对象覆盖全球16个国家地区的1,900余名卫生健康技术⼈员及16,000余名患者。62025年中国䘐《未来健康指数报告》中国的卫生健康技术人员认为,AI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扩容医疗关护能力,并推动医疗模式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但数据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仍亟待改进。1 释放AI磅礴力量驱动医疗转型72025年中国䘐《未来健康指数报告》中国全面推进的“人工智能+”行动正通过一系列细化路线图加速落地。其中,《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3提出了84个“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覆盖患者诊疗全流程,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动AI深度融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等环节。AI+医疗的蓝图得以自上而下有序落实,离不开中国完善的治理体系及经济激励措施的双重护航。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正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AI+医疗厚植发展沃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4针对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的研发部署治理和安全推出行业标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牵引;此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被国家医保局列入医疗服务价格构成,从经济层面提高了医院广泛应用AI的可行性,进一步加速了医疗AI的应用普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全球AI研究与专利创新方面,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AI相关专利授权量超35万项,占全球总量的51%以上。2025年初,全国已有超过420家医院接入了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5。这些利好条件催生了人机协作的新模式。AI的引入并不是为了取代临床医生,而是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或是“第二大脑”。有效的 “人在环路”是加强医患对AI信任的关键,更是确保先进AI工具在实践中能够安全高效地发挥价值的关键。中国AI医疗战略从畅想 走向临床实践医学影像成为医疗AI应用的先锋阵地 在中国,医学影像领域是AI临床应用的先锋阵地,在提升诊断精准度及效率方面展现出了切实的价值。例如,上海瑞金医院研发的一款基于百万张高质量数字
构筑医疗AI信任基石:医患双重视角下的医疗健康未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89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