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治理重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2025年10月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国 际 竞 争 与 治 理 重 构负责人:于宏源作 者:于宏源 周亦奇 朱云杰 蒋尊泽 孙海泳 曹嘉涵创新工程项目成果作者简介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前所长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长聘特聘教授周亦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副研究员朱云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尊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海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研究员曹嘉涵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副研究员作者简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治理重构目 录摘要··················· · · · · ···01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的新态势·· · · · · ·····04(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产业转型的关键· · · · ·· · ·05(二)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主要大国博弈高地· · · · ···07(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治理重构在加速进行· · · · · · ··10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 · · · · ····13(一)美欧芯片产业政策及全球竞争格局· · · ···· · ··14(二)美欧动力电池政策与产业竞争· · · ···· · · ···23(三)美欧关键矿产政策与供应链控制· · · ··· · · ···29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的中国因应之道· · · ····· 37摘 要 全球政治经济的演进犹如一部大国地缘博弈的史诗,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中不仅占据产业结构竞争的重要位置,更是地缘空间竞争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特朗普 2.0时期主动改变国际贸易、科技与产业规则,采取了新一轮全方位的对华竞争和“脱钩”举措。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科技竞争和博弈正处于调整和重塑时期,中国、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本优势,大力发展芯片、动力电池和关键矿产等产业,在规则和标准领域谋求国际竞争的主导地位和制高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主要经济体既面临无序竞争和贸易摩擦的风险,也面临国际经贸科技结构变迁和地缘经济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主要大国力量博弈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其内在竞合缘由有待明晰,化解并积极引导全球良性公平竞争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性产品的生产、运输、贸易及定价规则,标志着全球经济转型的新趋势,其中芯片、电池及新材料供应链的构建,涉及金融化、产业化及多方利益协调等复杂议题。 当前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呈现出“强地缘—弱治理”的格局,面临制度分裂、规则内卷和产业链重构三重结构性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与治理结构已呈现出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主导”转变的趋势,大国间的制度竞争也逐渐替代传统市场博弈行动。在高端芯片领域,美国以《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为框架,构建起“技术管制 + 联盟协作”的双轨体系,通过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与 CHIP4 联盟机制实施精准封锁;欧盟则依托《欧洲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 建立“补贴激励 + 风险防控”的双重机制,在加大本土投资的同时强化供应链审查。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美国摘 要0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治理重构的《通胀削减法案》(Infation Reduction Act) 以“本土制造 + 供应链排华”为核心策略,欧盟则通过《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法案》(Regulation (EU) 2023/1542 on Bateries and Waste Bateries) 设置碳足迹认证等技术壁垒,将绿色标准转化为贸易竞争优势。在关键矿产资源争夺中,美欧通过《关键矿产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 等政策工具推动供应链“去中心化”,借助 ESG 标准重构资源治理体系,试图削弱中国在原材料领域的既有优势。此外,发达国家以清洁能源协定、可信 AI 标准、绿色原材料规则等新工具构建“技术—制度—资本”的复合型竞争优势,试图将中国排除于新兴产业价值链与制度核心之外,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制度空间压缩与治理边缘化的双重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国计民生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中国已在多个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主导优势。在芯片领域,中国在 Chiplet 封装、非硅材料、成熟工艺集成等方面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初步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主导全球装机市场,同时不断拓展电池回收与全生命周期治理能力;在关键矿产领域,中国构建“资源—产能—标准”协同链条,积极推动技术输出与制度对接。此外,在应对“治理外溢”方面,中国通过绿色产业合作、制度议题倡议等方式,尝试重构公平、透明的全球产业治理秩序。本报告系统揭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主导”的范式转变,解析美欧构建“规则—技术—资本”复合型竞争优势的制度路径,评估中国“技术突破—制度创新—治理变革”的协同应对策略。研究指出,随着地缘竞合向制度竞争层面深化,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正进入规则体系重构与制度话语权博弈的新阶段,构建兼具韧性与开放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将成为主要经济体竞争的关键领域。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正在加速演变。特朗普2.0 时期通过冲击国际贸易、科技与产业规则,采取了新一轮全方位对华竞争举措。动力电池、高端芯片和关键矿产,如锂、镍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领域。根据专家预测,到 2040 年锂的需求将激增约八倍,到 2034 年锂资源预计将面临超过 572,000 吨的供需缺口。1 同时,高端芯片行业,如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芯片、高性能数字信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治理重构02号处理芯片(DSP)和高端系统级芯片(SOC),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而且,上述动力电池、高端芯片和关键矿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缘竞争和治理重构的核心议题。这三个领域共同构成当前中国克服低端产业锁定效应、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向上攀升的关键阵线,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体系中守成国家为维护自身优势、构筑遏制中国发展的地缘阵线的主要着力点。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国未来竞争的高地,也是经济安全泛化冲击的首要领域。地缘竞争和治理重构在战略性产品的全球政治经济中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其背后是“主权”与“全球产业链”的互动与冲突;且这两个逻辑在历史进程中并未割裂,而是呈现从 21 世纪初的“强治理—弱地缘”到 2010 年之后的“中地缘—强治理”,再到近年来“强地缘—弱治理”的发展趋势。摘 要0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治理重构1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Global lithium demand in the Net Zero Scenario, 2023-2040 [EB/OL]. 2024-05-13 [2025-06-13]. https://www.iea.org/data-and-statistics/charts/global-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治理重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39M,页数6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