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的结构性需求确立,经济性加速兑现,推动储能行业景气度继续维持高位

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行业研究2025 年 10 月 10 日第 1 页 共 7 页储能的结构性需求确立,经济性加速兑现,推动储能行业景气度继续维持高位核心观点:新能源发电并网比例的迅速提高使储能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以欧盟为例,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达到 28.5%,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电价波动与“负电价”问题;弃风弃光现象频发;系统惯量与频率质量承压;配电网承载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共性根因有:时间错配;空间错配;同步机组退出现象与系统惯量供给缺口;市场与规制配套不到位等。据 ENTSO-E 测算,在欧盟层面,如果到 2030 年前额外配置约 56GW 储能,可将系统弃风弃光减少约 30TWh/年,年度系统成本降低 80 亿欧元,每年减少约 190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电力系统的储能配套建设分为两个阶段。1.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 20%,越过电力系统的最大负荷水平,传统能源让路已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需要配置储能系统;2.当新能源发电逐渐成为主体电源,占比超过 50%,长时储能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多地储能市场机制及盈利模式趋于成熟,山东最早构建储能现货市场,其他地区的储能并网各有特色。在山东,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拥有市场参与及结算渠道,电价价差信号更及时、可兑现;能量套利服务、容量补偿等多元服务收益可叠加、能落地。广东价差高,但更依赖多元化叠加。江苏市场化提速,但分时价差有所下调。浙江出现负价、规则放开,但价格传导仍处于磨合期。内蒙、新疆、甘肃、河北等地资源端低价与容量补偿探索并存。储能行业的景气度仍将维持上行通道。首先,储能的结构性需求确立。其次,储能的经济性加速兑现。最后,上半年一大波国内储能相关上市公司开展了一批扩产、增资和扩产计划。预计 2-4 小时储能+长时储能的分层配置将成为主流,带动设备—系统—运营全链协同升级。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市场机制完善不及预期的风险,并网消纳风险,下游需求不如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等。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郭强证书编号:S1080524120001电话:0755-23838533邮箱:guoqiang@fcsc.com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第 2 页 共 7 页一、新能源发电规模迅速提升,储能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比例提高,电力系统面临的波动性、不可预测性和低惯量压力迅速上升;并发的送受端阻塞与最小技术出力约束进一步放大了弃风弃光、负电价和备用成本。储能可以在毫秒—季节多时间尺度上提供稳频、爬坡、削峰填谷、容量支撑及拥塞疏解等多重服务,是新能源发电高渗透阶段最具通用性的灵活性资源。欧盟的新能源发电起步较早,规模较大,2024 年电力消费结构中以太阳能和风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占比已达 28.5%,如图 1 所示。随着新能源发电并网比例的迅速提高,出现了一系列问题:1.电价波动与“负电价”,甚至出现“自我蚕食效应”。日内差价显著拉大,低价与负电价时间快速上升;风光项目捕获电价相对基准电价下行,项目现金流不稳定。2.弃风弃光频发,再调度成本提高。资源地负荷中心的拥塞频繁发生;限发频发,再调度体量与成本提升;项目并网受主网瓶颈制约。3.系统惯量与频率质量承压,稳定性服务需求上升。电网系统惯量下滑,频率波动更容易放大,需要更多快速频率响应、电网稳定市场服务。4.并网许可与排队成为全欧洲范围瓶颈,配电网承载力不足。图 1欧盟电力消费结构(2024 年)资料来源:EuroStats、Ember上述问题的共性根因包含:时间错配,灵活性供给不足;空间错配,电网扩容滞后;同步机组退出现象与系统惯量供给缺口;市场与规制配套不到位。储能与跨境互联、电网升级结合,可有效缓解“负价、弃电、拥塞、稳定性”等问题。据 ENTSO-E 测算,在欧盟层面,如果到 2030 年前额外配置约 56GW 储能,可将系统弃风弃光减少约 30TWh/年,年度系统成本降低 80 亿欧元,每年减少约 190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到 2040 年,进一步扩充储能规模,弃电可减少到 143TWh/年。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第 3 页 共 7 页图 22030 年欧洲各国储能需求预测资料来源:《Opportunit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European power system by 2050》国内 2024 年 8 月至 2025 年 7 月以太阳能和风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占比已到达 21.6%,如图 3 所示。2025 年世界储能大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指出: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一般不超过 20%,新能源消纳主要依靠传统能源让路。第二个阶段,也是目前中国电力系统所处的阶段,新能源装机超过电力系统的最大负荷水平,需要额外配置电能的储存装置,即储能。当新能源发电逐渐成为主体电源,占比超过 50%,便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该阶段,电力系统不仅需要日内调节,还需要跨月、跨季度长周期的电力调节,长时储能(超过 4h)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图 3 中国电力消费结构(2024 年 8 月至 2025 年 7 月)资料来源:IEA、Ember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第 4 页 共 7 页二、中国储能商业化破局:多地市场机制与盈利模式分析今年国家能源局发布 136 号文,打破强制配储的传统模式,强化市场化定价机制。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发电模式从以往的依赖固定电价、补贴和保障性收购的路径向市场化竞争转型。山东是最早转入正式运行的省级现货市场之一,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拥有市场参与及结算渠道,电价价差信号更及时、可兑现;能量套利、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等多元服务收益可叠加,能落地。近期,山东 110MW/220MWh储能设备采购中标公布,折合 0.527–0.539 元/Wh。220MWh 的 DC 侧设备价约 1.16-1.19 亿元。算上 PCS、主变/开关站/接入、EPC 安装调试的投资单价约为 0.86-1.14 元/Wh。设往返效率 88%,寿命 10 年,WACC 为 8%;固定运维40 元/kW·年,可变运维 5 元/MWh(放电侧)。据此可得不含购电成本的平准化储能成本:1.0 次/日为 0.53 元/kWh,1.5 次/日为 0.36 元/kWh。计入充电电价,设 0.32-0.40 元/kWh,则对应的盈亏平衡价格为:1.0 次/日为 0.89-0.99元/kWh,1.5 次/日为 0.72-0.81 元/kWh。设含税价差为 0.6 元/kWh,若能实现1 次/日周转并叠加 0.15–0.25 元/kWh 的辅助服务收入,动态回收期通常可压至 5–6 年。与山东相比,其他地区的储能并网呈现出其特色。1.广东差价高,但更依赖多元化叠加。广东现货、零售改革领先,工商业峰谷价差在 2025 年度居全国前列,珠三角五市可达 1.297 元/kWh;但仅凭现货差价,独立储能的可持续盈利不足,2024 年度独立储能现货平均价差约为 0.167 元/kWh,辅助服务与中长期交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5-10-10
第一创业
郭强
7页
1.02M
收藏
分享

[第一创业]:储能的结构性需求确立,经济性加速兑现,推动储能行业景气度继续维持高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2M,页数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8 月火电发电 6274.4 亿千瓦时,同比上升 2.04% 图18:7 月火电占发电的比重达 67.0`%,同比下降 0.76%
化石能源
2025-10-10
来源:煤炭行业:国内动力煤价上涨,三大港口煤炭库存环比同比均下降明显
查看原文
9 月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环比下降 11.15% 图16:8 月发电 9362.7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18%
化石能源
2025-10-10
来源:煤炭行业:国内动力煤价上涨,三大港口煤炭库存环比同比均下降明显
查看原文
9 月六大发电集团库存可用天数月环比上升 16.20% 图14:9 月六大发电集团库存量月环比上升 2.74%(万吨)
化石能源
2025-10-10
来源:煤炭行业:国内动力煤价上涨,三大港口煤炭库存环比同比均下降明显
查看原文
9 月三港合计煤炭库存量月环比下降 17.32%(万吨) 图12:9 月三港合计锚地船舶数量月环比下降 62.96%(艘)
化石能源
2025-10-10
来源:煤炭行业:国内动力煤价上涨,三大港口煤炭库存环比同比均下降明显
查看原文
9 月三港合计铁路调入量月环比下降 39.56%(万吨) 图10:9 月三港合计吞吐量月环比下降 48.41%(万吨)
化石能源
2025-10-10
来源:煤炭行业:国内动力煤价上涨,三大港口煤炭库存环比同比均下降明显
查看原文
8 月煤及褐煤月度进口 4274 万吨,环比涨 20.02% 图8:8 月动力煤当月进口 1023.74 万吨,环比升 19.36%
化石能源
2025-10-10
来源:煤炭行业:国内动力煤价上涨,三大港口煤炭库存环比同比均下降明显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