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策略报告:短债与ETF催化策略的讨论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策略线索之一:中短债抵御不确定。 截至 9 月 5 日,满仓 1 年 AA 城投债的组合再度跑赢其他策略,累计收益达到 1.43%,3 年 AA+和 5 年 AA+城投债组合收益相近,在 1.26%,今年 2 月至 3 月,曾经出现过短债策略好于其他组合。事实上,短债策略占优再次印证今年债市做收益之难,要实现前瞻不易。同时考虑到年末考核时点的临近,为防止净值再度剧烈回撤,降久期并转移至估值相对稳健的信用债是相对适中的选择。并且,理财规模稳定,给中短债配置提供了相当的“底气”。相反的是,超长信用债的流动性压力未解,5 年以上产业债周度换手率回落到 1%以下,这是今年超长信用债底部中枢所在。 策略线索之二:如何看待第二批科创债 ETF? 参考第一批科创债 ETF 从上报材料(6 月 18 日)到产品上市(7 月 17 日),时间跨度约为 1 个月,第二批科创债 ETF有概率在 9 月下旬正式上市,建仓主要窗口期或集中在 9 月中旬。基于这一预期,交易所科创债已有前置定价迹象,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科创债 ETF 有足够的行情催化效果?需要辩证看待。首先,首批科创债 ETF 仍面临挑战,做收益能力和流动性皆需要关注。其次,科创债的性价比,不如第一轮科创债 ETF 募集发行阶段。 有关后市的策略讨论。 股债天平最为剧烈的倾斜虽告一段落,但依旧无法确认 1)风险偏好回落,及债市脱离无序震荡的时点,2)负债端是否完全企稳。后市预期脆弱,致使利率波动加剧,信用债定价割裂。其中,3 年内一般信用债+3 年至 5 年银行次级债的哑铃组合成为投资者一致选择策略方向,前者在基金控回撤诉求和理财增配的共振下,收益再次回落至年内低点,4 年至 5 年银行次级债距离 10 年国债加点 20bp 交易区间下沿不足 5bp,保护空间一般。超长信用债碍于流动性瑕疵,量价齐缩。参考第一批发行节奏,第二批科创债 ETF 预计 9 月上市,超长信用债将会因此受益?观察点有二:一是第一批科创债 ETF 上市时点恰好在行情转换区间,收益表现和场内流动性一般,是否影响第二批 ETF 募集?二是科创债利差在低位,配置资金快速抹平利差后,定价是否会反复? 此外,9 月 5 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文中提及“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产生的赎回费,应当全额计入基金财产”,并对不同持续持有期赎回费做统一规定,“对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产品投资运作特点另行约定赎回费收取标准”。 今年债基收益偏薄,若按照征求意见稿赎回费用规定,或影响机构委外投资,尤其是偏交易型的委外资金;并且,中短债基金与货基有类似的短期理财工具特征,产品划分层面会否进一步区分,有待继续观察。 策略执行,本轮债市调整,未能触发系统性的负债冲击,信用债收益上行幅度本就有限,近两周控回撤意愿的集中体现,推动中短债收益向下,中高等级 5 年内信用债估值收益距离年内低点已不足 20bp,加之市场前置定价第二批科创债 ETF 上市,催化交易所科创债收益走出修复行情,压缩信用利差。短期来看,风险偏好、负债端稳定性、信用债性价比和赎回费率统一等存在扰动,信用债交易久期不宜过长,尽管中短债收益偏低,但其久期偏短,仍有防御属性。负债不稳的账户,建议关注 2 年至 3 年内高流动性信用债配置,小仓位参与二级债左侧博弈,2.1%附近是 4 年至 5 年国股行二级债较为合适的关注点位;负债端稳定的账户,适当关注 3 年至 5 年隐含评级 AA+以上等级城投债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 统计数据失真、信用事件冲击债市、政策预期不确定性 固定收益策略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内容目录 一、两个策略逻辑的讨论.......................................................................... 3 1、中短债抵御不确定 ........................................................................ 3 2、如何看待第二批科创债 ETF? ............................................................. 10 二、风险提示................................................................................... 15 图表目录 图表 1: 9 月仅一周,债市波动率不见回落.......................................................... 3 图表 2: 纯债基金收益分布 ....................................................................... 3 图表 3: 短期的修复,不同策略组合累计收益依旧存在差别 ........................................... 4 图表 4: 券种表现的割裂仍在演绎 ................................................................. 5 图表 5: 3 年以内中短债几乎只“像样”调整了一周.................................................. 5 图表 6: 3 年内中短债的核心优势不是票息,而是控回撤.............................................. 6 图表 7: 今年到目前为止,跑的最好的产品再度变成“类货币增强策略” ............................... 6 图表 8: 理财规模阶段稳定,给中短债定价提供了“底气” ........................................... 7 图表 9: 超长信用债的“颓势”未消 ............................................................... 7 图表 10: 超长信用债成交笔数回落至 2 月相近水平 .................................................. 8 图表 11: 超长信用债换手率在底部 ................................................................ 8 图表 12: 基金增持 7 年以上信用债偏好不足 ........................................................ 9 图表 13: 5 年附近二级资本债收益回落至理性区间.................................................
[国金证券]:固定收益策略报告:短债与ETF催化策略的讨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2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