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AI产业链深度报告系列:人工智能掀起软件更新大潮

北交所AI产业链深度报告系列人工智能掀起软件更新大潮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证券分析师:朱洁羽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90004 联系邮箱:zhujieyu@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易申申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2100003 联系邮箱:yishsh@dwzq.com.cn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七日核心要点2一、抓住AI行业浪潮,乘风而起。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近20年渡过探索期和成长期,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ChatGPT月活用户已突破20亿,成为日常办公、学习的高效工具。国内AI应用同样快速渗透,如字节“豆包”凭借多模态交互和本土化服务,日活用户超5000万;腾讯“元宝”则聚焦职场场景,文档处理、会议纪要功能使用量环比增长200%。C端AI工具正从“尝鲜”转向“刚需”,预计未来两年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推动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智能化变革。二、企业定制化软件:办公效率的重大突破。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中国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在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人工智能正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软件能够自动优化性能、提升用户体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生成和交互人类语言。AI还能生成代码或者对现有代码进行静态分析,检测潜在的安全漏洞和性能瓶颈等。企业管理软件面向企业,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们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企业管理者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关注:并行科技、联迪信息。三、AI金融与资管:应用需求旺盛。我国金融AI应用处于政策红利期,多数银行仍处技术储备阶段,头部机构已开始探索核心业务应用。智能客服等场景相对成熟,但其他环节多停留在工具层面。据预测,2027年金融科技投入将超5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8%。过半金融机构计划将30%-39%IT预算用于生成式AI。当前应用以信息处理和内部运营为主,未来1-2年将向信贷审批、理财投顾等决策类场景拓展,呈现从边缘到核心、从内部到对客的发展路径。。建议关注:艾融软件、国子软件、华信永道。四、智慧交通:城市出行效率的智能革命。智慧交通是集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构建的高效运输管理系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方向。政策推动下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达261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2871亿元。202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37893亿元,重点投向智慧交通等领域。产业链涵盖上游硬件(芯片、雷达等)、中游系统集成和下游应用场景。国家政策如《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加速行业智能化升级。建议关注:云星宇、立方控股、恒拓开源。五、C端AI:新一代互联网“流量密码”:中国AI产品在C端发展迅速,产品类型丰富,应用场景广泛。2025年初,借助DeepSeek的C端产品上线与开源模型发布,AI产品在C端再度破圈,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更泛职业、泛年龄层的C端用户群,并推动B端对开源生态的接入,进一步从B端切入推动在C端的产品应用与市场教育。AIGC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会为AI电商产业链提供稳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潜力,AI正从电商运营端、供应链端、消费者端深刻地改变着电商行业,运用AI提升电商运营能力将是电商行业的大势所趋。建议关注:美登科技。➢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2)流动性风险;3)企业盈利不及预期。目录32.企业定制化软件:办公效率的重大突破1. 抓住AI行业浪潮,乘风而起3. AI金融与资管:应用需求旺盛4.智慧交通:城市出行效率的智能革命5. C端AI:新一代互联网“流量密码”6. 风险提示抓住AI行业浪潮,乘风而起◆ 发展历程:AI的发展可追溯至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人工智能”概念正式诞生。此后历经两次寒冬(算力瓶颈、数据匮乏导致技术停滞),直至2012年深度学习借ImageNet竞赛突破图像识别瓶颈,叠加算力(GPU普及)、数据(互联网爆发)双重驱动,开启大模型时代。2020年,OpenAI发布对话式AI模型ChatGPT,以其极强的综合性能快速在全球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作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的典范,ChatGPT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多模态转化能力,可应用于多个场景和领域,一时间火爆全球。目前,ChatGPT已推出GPT-4.5正式版,性能依旧领先行业。◆ 我国AI发展进程:相较于国际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较晚,萌芽于1978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近20年渡过探索期和成长期,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及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科技项目。2020年,“十四五”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建设重要一环,以推动万亿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将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东吴证券研究所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历程1978-2000 年:萌芽期 2001-2012 年:探索期 2013-2015 年:成长期 2016 年至今• 中国第一部人工智能教材面世,人工智能学会正式成立• 启动人工智能相关研究项目,输送人才出国学习 • 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出现• 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被应用到人工智能中 •云计算、AI 芯片普及,人工智能算力规模扩大,技术逐渐成熟• 互联网巨头加大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 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人工智能商业化起步 1.1 AI行业演进正处关键时期5◆ 规模化应用阶段:进入2025年,行业已从“技术验证”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据显示,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服务,覆盖通用与行业场景,标志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端、消费端,推动AI向更高效、更普惠演进。◆ 市场规模: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据IDC统计,2019-2023 年,市场规模从19170亿美元增长至47327 亿美元 ;2027预计规模超过11.6万亿美元。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至2029年中国AI产业将保持3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29年突破1万亿的市场规模,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成为增长引擎。数据来源:沙利文《2024年全球AI生态全景概览》、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图: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2022-2029E1.2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进入高速通道6◆ AI正深度融入大众生活: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根据网络问卷调查结果,88.7%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智能家居产品。超8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来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形成内容摘要或辅助分析、生成文稿。◆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ChatGPT月活用户已突破20亿,成为日常办公、学习的高效工具。国内AI应用同样快速渗透,如字节“豆包”凭借多模态交互和本土化服务,日活用户超5000万;腾讯“元宝”则聚焦职

立即下载
电子设备
2025-08-17
东吴证券
朱洁羽,易申申
32页
2.12M
收藏
分享

[东吴证券]:北交所AI产业链深度报告系列:人工智能掀起软件更新大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2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行业新闻概览
电子设备
2025-08-17
来源:工业/基础材料行业周报(第三十三周):7月投资回落,水泥玻纤结构分化明显
查看原文
重点推荐公司一览表
电子设备
2025-08-17
来源:工业/基础材料行业周报(第三十三周):7月投资回落,水泥玻纤结构分化明显
查看原文
全国水泥当月产量及同比增速 图表7: 全国玻璃当月产量及同比增速
电子设备
2025-08-17
来源:工业/基础材料行业周报(第三十三周):7月投资回落,水泥玻纤结构分化明显
查看原文
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销售及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
电子设备
2025-08-17
来源:工业/基础材料行业周报(第三十三周):7月投资回落,水泥玻纤结构分化明显
查看原文
全国铁路投资及铁路运输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图表4: 全国农村公路年末运营里程及同比增速
电子设备
2025-08-17
来源:工业/基础材料行业周报(第三十三周):7月投资回落,水泥玻纤结构分化明显
查看原文
全国基建、地产、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图表2: 基建重点细分行业累计同比增速
电子设备
2025-08-17
来源:工业/基础材料行业周报(第三十三周):7月投资回落,水泥玻纤结构分化明显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