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6.14%,集成电路检测实现较好增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8月04日优于大市苏试试验(300416.SZ)二季度业绩同比增长 26.14%,集成电路检测实现较好增长核心观点公司研究·财报点评机械设备·通用设备证券分析师:吴双证券分析师:王鼎0755-819813620755-81981000wushuang2@guosen.com.cn wangding1@guosen.com.cnS0980519120001S0980520110003基础数据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合理估值18.98 - 21.09 元收盘价16.22 元总市值/流通市值8249/8193 百万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18.50/9.24 元近 3 个月日均成交额203.93 百万元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苏试试验(300416.SZ)-环境与可靠性试验龙头,23H1 归母净利润同比+27.82%》 ——2023-08-102025 年上半年收入及业绩实现稳健增长。2025 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1/1.17 亿元,同比增长 8.09%/14.18%,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1.88%/13.51%,同比变动-3.16/+0.27 个 pct,毛利率下滑主要系竞争加剧,成熟产品/服务价格承压,另前期产能扩充,成本有所增长。单二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61/0.76 亿元,同比增长 18.39%/26.14%,实现较好增速,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2.99%/15.79%,环比提升 2.55/5.26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环比改善,主要系加速布局引领性试验设备研发/新兴领域试验服务,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运营效率。设备及服务融合发展,加速布局新兴领域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分业务看,2025 年上半年试验设备/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收入分别为 3.10/4.87/1.55 亿元,同比+6.32%/+5.75%/+21.01%,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26.56%/54.95%/36.49%,同比-4.66/-0.79/-0.79 个 pct,其中航空航天收入达到 1.47 亿元,同比增长 46.24%,表现较好。试验设备领域,公司继续加大力度集成创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环试加性能综合测试系统,真空试验设备已达到一定生产任务量,具备长期发展潜力;试验服务积极扩展商业航天、航空装备等领域专项试验能力,加大行业推广力度,有望实现较好增速;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完成深圳实验室扩建,需求端表现良好,上海地区设备利用率有所提升,预计下半年产能将稳定爬坡。投资建议:公司长期专注于环境试验设备与服务市场,多领域专业测试与分析能力国内领先,长期受益高端试验设备国产化趋势,以及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刚性需求,重点布局新兴行业,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经营拐点已现。预计 2025 年-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9/3.58/4.34 亿元,对应 PE 29/23/19 倍,综合绝对估值及相对估值结果,一年期合理估值区间为 18.98-21.09 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及收款风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营业收入(百万元)2,1172,0262,2952,5962,924(+/-%)17.3%-4.3%13.3%13.1%12.6%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4229289357434(+/-%)16.4%-27.0%25.8%23.9%21.4%每股收益(元)0.620.450.570.700.85EBITMargin19.8%16.5%16.3%17.9%19.3%净资产收益率(ROE)12.4%8.7%10.2%11.7%13.1%市盈率(PE)26.236.028.623.119.0EV/EBITDA17.619.519.015.913.5市净率(PB)3.263.132.922.712.50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注:摊薄每股收益按最新总股本计算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图1:公司历年收入情况图2: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情况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3:公司历年盈利能力变化图4:公司历年各项费用率情况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5:近年固定资产变化图6:近年资本开支变化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盈利预测我们预测苏试试验 2025 年-2027 年营收 22.95/25.96/29.24 亿元,同比增长13.34%/13.11%/12.65%,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9/3.58/4.3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5.81%/23.88%/21.42%。假设前提我们的盈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条件:设备销售:公司设备制造业务属于试验机领域内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设备主要用于模拟力学、气候及综合环境条件。公司依托振动、气候、电磁监控及真空等系统级综合环境试验成套设备的技术领先优势,在航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下,设备销售有望保持稳健增长,2017 年-2024 年收入复合增速约 14.13%。2024 年设备收入约 6.23 亿元,同比下滑 17.25%,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系受制于下游客户资本开支需求减弱、下游产业链终端市场的竞争加剧,业绩短期承压。我们预计该业务中短期受益 1)热真空等高毛利新品完成样机及首批交付,未来逐步进入批量阶段,高推力电动振动台受益航天/大功率电子项目需求保持稳健增长,2)公司加速推进传统三综合与大型振动平台准标准化/模块化选配,功放、线圈等核心部件本地化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提升,3)第三方检测机构扩产回暖,传统振动与气候标品需求趋稳。考虑整体订单储备与排产节奏,预计收入将从2024 年低基数中温和修复,2025–2027 年同比增速为 11.57%/11.42%/11.13%,预计同期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7.30%/28.20%/29.10%。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通过模拟各类物理环境、气候环境、化学环境、电磁环境、空间环境等试验条件,提供贯穿产品的设计、研制、批产、使用全周期的试验服务,保证并提升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要求。2017 年-2024 年收入复合增速约 23.22%。2024 年收入 10.09 亿元,同比增长 0.64%,公司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盈利能力受到阶段性影响。我们预计该业务中短期受益 1)材料分析、失效分析产能利用率继续爬坡,车规/AI 芯片验证订单稳定;2)综合环境联试受益新能源储能/IGBT 整机可靠性等需求提升;3)航天/卫星互联网批量验证需求(北京、西安、成都协同)带来项目增量;4)传统民品包括汽车电子等量增,价格趋于平稳。预计 2025–2
[国信证券]:二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6.14%,集成电路检测实现较好增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9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