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珠联璧合智启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就业趋势报告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猎聘大数据研究院L I E P I N引言2019 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由精心布局的谋划阶段进入快马加鞭的实施阶段。三年来,粤港澳三地共同努力推动大湾区建设,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主要方向,以规则机制“软联通”作为重点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截至2021年粤港澳大湾万亿GDP城市有5个,分别是深圳、广州、香港、佛山和东莞。5个万亿级大市“肩并肩”,共同组成一个万亿经济圈。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顺畅,科技融合、人才融合、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广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大湾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大湾区内政府、企业对人才现状、发展、流动等更加关注。为此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重点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供需、人才现状以及人才流动等,以帮助政府、企业、人才进一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与就业机会,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建设与发展。本报告基于猎聘超过8200万的注册用户、超过110万家验证企业、超过21万名认证猎头用户等大数据储备,有针对性的进行样本筛选;猎聘大数据研究用采用聚类分析、案头整理、数据建模、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数据样本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终撰写成报告,以此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储备情况、供需情况、流动情况等,以帮助政府、企业、人才进一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与就业机会,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建设与发展。声明:猎聘保留对相关数据的所有权及解释权;报告数据包括企业、猎头、经理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在线的职场行为数据,所有相关数据记录、监测信息均由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提供。报告分析不涉及相关个人的隐私信息,猎聘公平公正确保人才、企业和猎头利益,针对人才个人简历信息公示,采取个人自愿不希望被哪些企业看到的隐私保护功能,不经当事人允许和授权,猎聘不会向任何一方透露个人的隐私信息。报告说明城市群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等。数据时间说明: 2019年11月-2022年10月。PARTA.03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策略PARTA.0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观察CONTENTSPARTA.02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洞察01Part One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观察粤港澳大湾区概况Ø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开始。Ø从地域范围讲,“9+2”城市群模式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2”为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9”为9个广东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Ø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Ø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以超大特大城市以及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为基本范围,建设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五个现代化都市圈,以都市圈为主体形态推动强核建筑带、带动北部融湾,促进城际空间功能协同一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与定位Ø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将大湾区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功能定位4个核心城市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 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7个节点城市珠海、佛山、惠州、东莞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节点城市中山、江门、肇庆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金融、旅游、创新等方面功能定位不同,分为四个核心城市和七个节点城市,其中深圳、广州发挥了经济引擎的巨大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产业布局战略支柱产业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资料来源:广东省政府、前瞻产业研究院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Ø产业体系布局:在产业体系构成上,粤港澳大湾区坚持“四轮驱动”,即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海洋经济为优势,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香港: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金融及保险、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楼宇业权、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等;澳门:旅游业、博彩业粤港澳大湾区GDP发展情况城市/区域2019年(万亿元) 2021年(万亿元) 增速(%)广州2.362.8219.49惠州0.420.519.05肇庆0.220.2618.18中山0.310.3616.13江门0.310.3616.13东莞0.951.0914.74珠海0.340.3914.71深圳2.693.0714.13佛山1.081.2212.96香港2.52.37-5.2澳门0.370.19-48.65粤港澳大湾区8.6812.639.352.32.070.890.80.380.290.270.260.195.20%3.53%4.25%3.98%8.90%3.91%3.98%5.26%2.66%0.00%5.00%10.00%0123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珠海江门中山肇庆图:2022年前三季度珠三角9市GDP情况(单位:万亿元)2022前三季度同比名义增长率Ø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2.63万亿元人民币,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三
2024珠联璧合智启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就业趋势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31M,页数4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