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综述
医药生物 |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5 年 5 月 9 日 强于大市 相关研究报告 《CXO 行业点评》2025032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0310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0304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医药生物 证券分析师:刘恩阳 enyang.liu@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23090004 医药行业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综述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选取申万医药行业分类(2021)作为统计板块,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近 3 年申万医药行业成分股数量分别为488、497、499 个。我们采用整体法对板块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销售费用率等指标进行统计。整体看,虽然 24 年及 25 年一季度行业仍然承压,但行业研发费用依然持续增加,且集采、反腐对不少细分子板块如耗材、制药等影响已经逐步弱化,板块收入和利润均逐步回暖,后续随着创新产品的不断落地,我们看好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维持强大于市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 集采、反腐对行业影响仍然存在。从营收情况来看,2024 年申万医药板块整体营业收入为 2.47 万亿元,同比减少 1.53%;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为 1228.35 亿元,同比减少 8.07%;25 年一季度,医药板块整体实现收入 6037.04 亿元,同比减少 6.14%,归母净利润(扣非)为 428.23 亿元,同比减少 15.66%。24 年及 25 年一季度医药板块仍然存在一定压力,我们判断医药板块整体仍然受到集采和反腐的影响。23 年国家医保局组织了第八批和第九批药品集采,覆盖 80 个品种;医疗耗材集采方面包括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等相关产品,集采的价格下降在 24 年逐步体现,使板块承压。反腐方面,虽然 24 年 4 月,卫健委等部门对反腐逐步开始纠偏,但我们判断医疗反腐事件仍然对医药的治疗习惯产生一定影响,或导致医生对一些高价值/高价产品的使用较为谨慎。 ◼ 部分细分子板块医疗耗材、CXO、制药板块有望率先走出影响。虽然行业整体承压,但从 2025 年一季报看,部分细分板块已逐步回暖,如医疗耗材、CXO、医疗服务等。医疗耗材板块 24 年实现营收 880.76 亿元,同比增长 12.7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86.63亿元,同比增长 33.77%;25 年 Q1 实现营收 214.58 亿元,同比增长 5.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6.35 亿元,同比增长 1.93%;我们认为,医疗耗材板块已经逐步走出集采影响,冠脉脉支架、关节类、脊柱类、运动医学和人工晶体集采均已经展开集采,甚至已经进行了二次续标,且从续标结果上来看,相关产品的续标价格基本已经稳定,从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的情况来看,也再次印证集采对板块的影响已经逐步出清,后续随着医疗创新耗材产品的逐步上市,耗材领域有望持续向好,除此之外,CXO、制药板块也有望逐步向好。 ◼ 研发费用不断提高,关注创新领域变化。行业研发费用不断增长,整体看,医药板块2024 年行业研发费用总计 1383.29 亿元,较 23 年同比提高 1.25%;其中产品类公司研发费用提高较大,化学制药板块合计研发投入 686.60 亿元,同比增长 28.29%;医疗耗材板块合计研发投入 63.11 亿元,同比增长 8.87%。销售费用率方面, 24 年行业整体销售费用率为 13.33%,较 23 年下降 0.48 个百分点。与研发费用对应,我国创新药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家持续支持创新药发展,创新药纳入国家谈判后,相关产品有望快速放量;另一方面,我国创新药在一些新技术如 ADC、双抗等领域优势突出,出海、BD 进展不断,我们看好创新药领域的发展机会。 投资建议 ◼ 根据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我们依旧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具备稳健增长的领域。医疗器械和药品是最先经历集采的板块,不少品种的影响已经逐步出清,尤其是医疗耗材领域,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已经逐步印证,我们认为行业的成长性伴随新产品的上市有望持续,继续重点关注。器械领域建议关注骨科:三友医疗、康为世纪、大博医疗、爱康医疗、威高骨科;眼科:爱博医疗;心脑血管:惠泰医疗、心脉医疗、乐普医疗;药品领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立泰、京新药业、仙琚制药、康辰药业等标的。 ◼ 2、25 年,CXO 板块和医疗设备板块,随着国内投融资以及财政政策的向好,后续有望逐步迎来反转,建议关注 CXO:阳光诺和、益诺思、昭衍新药、美迪西等标的;设备板块建议关注: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标的。 ◼ 3、创新领域伴随 24 年国家谈判的逐步落地,建议关注进入兑现或者放量阶段相关标的,以及未来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百利天恒、贝达药业、迈威生物、诺诚健华等标的。 ◼ 其他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中药:同仁堂、昆药集团、天士力、马应龙等;原料药:华海药业、司太立、普洛药业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三星医疗等;疫苗:百克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等;零售药店:健之佳、大参林、益丰药房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2025 年 5 月 9 日 医药行业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综述 2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选取申万医药行业分类(2021)作为统计板块,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近 3 年申万医药行业成分股数量分别为 488、497、499 个。我们采用整体法对板块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销售费用率等指标进行统计。 整体看,24 年行业受到集采、医疗行业反腐的影响,板块相对承压,行业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受到一定影响。 但值得关注的是,25 年一季报,部分医药行业子行业出现回暖,如医疗耗材、CXO、医疗服务(医院)板块,行业收入及利润行业均回归正增长。制药板块 24 年全年收入及利润也已回归正增长,但25 年一季度仍存在压力,我们判断主要与药企的 BD 节奏相关。我们认为集采、反腐对行业的压制正在减弱,尤其是在药品和器械耗材领域,24 年制药和耗材板块的研发费用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上市,且 24 年创新药谈判,不少国产创新药均纳入医保,随着新产品进院、准入的逐步推进,制药板块的成长性有望逐步体现。 24 年行业诊疗水平也进一步增加,根据 24 年医保局数据,我国“2024 年享受门诊待遇总人次 66.89亿人次,同比增长 37.44%,其中职工享受门诊待遇总人次 35.29 亿人次,同比增长 43.82%,居民享受门诊待遇总人次 31.60 亿人次,同比增长 30.95%”,就诊人数正在逐步增长,我们看好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维持强大于市评级。 一、板块整体仍然承压,细分子板块有望率先恢复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4 年申万医药板块
[中银证券]:医药行业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综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6M,页数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