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国 能 氢 创 科 技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编著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编制单位: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国能氢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支持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氢能分会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氢能产业专业委员会苏州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前 言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挑战下,以及科技革命带来新机遇、新动力、新要求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的氢能a 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共同编制《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 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动态,并对 2025 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2024 年,中国持续完善氢能产业政策措施,推动氢能技术装备创新,加快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推广应用。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 3650 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 2024 年底,各地建成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超 12 万吨 / 年,建成加氢站超 540 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 2.4 万辆,各领域试点示a 本报告中氢能,是指氢作为原料和燃料利用的总称。范取得积极进展。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展望 2025 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中国将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积极落实氢能纳入能源管理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氢能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促进“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提质提速奠定坚实基础。一、2024 年国内外氢能发展形势 1(一)世界氢能发展 31. 各国制定完善氢能政策体系,氢基衍生品定位进一步强化 32. 氢能生产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加速投运 43. 多国陆续出台专项支持举措,可再生氢价格整体稳中有降 44. 技术装备创新驱动示范应用,高价值高载能场景加快探索 55. 国际贸易合作业务加快推进,绿色航运燃料成为重要抓手 56. 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稳步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进程加速 6(二)中国氢能发展 71. 各级产业政策持续发力,多地创新探索能源管理体制机制 72. 氢气产能产量稳中有升,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区域集中布局 83. 氢能市场价格逐步下行,相关示范政策牵引作用初见成效 94. 多元场景应用有序推进,技术成果转化支撑产业融合发展 105. 国际合作模式逐步拓展,项目开发与技术装备合作同步推进 136. 氢能行业标准加快供给,实证体系建设强化发展质量保障 13二、2025 年中国氢能发展展望 15(一)加强政策统筹协调,落实能源管理体制机制 17(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氢能转化应用瓶颈 18(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产业发展质量支撑 18(四)推动氢能试点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8(五)开展国际市场探索,促进资源市场交流合作 19结束语 212024 年氢能大事记 25目 录一、2024 年国内外氢能发展形势· 3 ·一、2024 年国内外氢能发展形势(一)世界氢能发展近年来,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围绕能源安全、绿色发展、国际贸易等目标,陆续发布国家氢能战略,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步跟进。相关国家持续开展清洁低碳氢能试点示范,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贸易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支撑氢能多元化应用。1. 各国制定完善氢能政策体系,氢基衍生品定位进一步强化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有超过 60 个国家和地区公布氢能发展战略。2024 年,埃及、越南等 9 国制定发布国家氢能战略。埃及提出到 2030 年实现年产 150 万吨清洁氢,其中 140 万吨用于出口。德国、澳大利亚、乌拉圭等进一步围绕氢及氢基衍生品国际贸易提出相关发展目标和路径。德国《氢及氢基衍生品进口战略》作为前期制定和修订的《国家氢能战略》的补充政策,为氢及氢基衍生品的进口提供政策框架;澳大利亚修订《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到 2030 年每年至少出口可再生氢或氢基衍生品 20 万吨,到 2050 年扩大氢气生产规模到 1500 万吨以上;乌拉圭《绿色氢能及其衍生品发展路线图》目标到 2040 年电解槽装机达到 9 吉瓦,其中 6 吉瓦应用于氢、氨以及航空和航运燃料等出口。中国氢能发展报告· 4 ·2. 氢能生产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加速投运截至 2024 年底,全球氢能生产消费规模约 1.05 亿吨a,同比增长约 2.9%,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增长提速,其他清洁低碳氢产能增长相对放缓。目前,全球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和冶金、供热等其他领域年氢气消费量分别约3200 万吨、1750 万吨、4300 万吨和 1300 万吨,氢能仍主要作为原料用于工业过程。氢能生产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占比 80% 以上,其中加碳捕集装置的化石能源制氢年产量在百万吨左右。各类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试点逐步建成落地,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 /年;2024年新增产能超7万吨 / 年,同比增长约 42% ;新建成项目单体规模加快提升,千吨级以上项目占比超过 80%;中国、欧洲新建成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产能占全球的63% 和 24%,累计建成相关项目产能占比约 51% 和 30%,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地区。3. 多国陆续出台专项支持举措,可再生氢价格整体稳中有降2024 年,各国为有效降低氢能生产消费成本,陆续出台差价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等支持措施。日本议会通过《氢能社会促进法案》,将在未来15 年内投入 3 万亿日元用于氢能推广和补贴,并以差价合约方式向低碳氢提供补贴;韩国审议通过《税收特例限制法》修订方案,针对氢能等国家战略技术的综合投资制定了 15% ~ 25% 的税额抵免政策,并扩大对战略技术研发的税收抵免适用范围;欧盟委员会通过创新基金发起了总金额 46 亿欧元的资助项目征集,用以推动可再生氢等净零技术发展,依托该基金欧洲氢能银行启动了第二轮绿色氢能拍卖b,预算总额提高至 12 亿欧元,每千克可再生氢补贴提高至 4 欧元。美国重点地区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全年均价约 5.2a 引自 IEA、IHS Markit、国能氢创等,并对中国数据进行修正。b 欧洲氢能银行首轮拍卖由于补贴价格上限较低、氢气承购商撤资等原因,部分项目出现招标取消、企业退出协议等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7M,页数4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