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深海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攻防体系建设保障制海权
11中邮证券2025年4月2日深海科技深海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攻防体系建设保障制海权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鲍学博 / 马强 / 王煜童中邮证券研究所 军工团队•在海洋学上,深海是指透光层以下的海,一般指200米以下。因为不透光,没办法进行光合作用,深海的生物密度较浅海少。深海约占海底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深海海底如陆地一样,由山脉、高原、火山、山谷和海底平原组成。中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深海海域主要在南海和东海。•2025年“深海科技”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深海开发的重视,未来围绕深海科技或有更多支持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深海资源丰富,特别是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包括油气资源和可燃冰,深海逐渐成为全球新增油气储量的主要领域之一,2010年之后发现的深海油气储量已占全球发现的油气储量的一半以上;可燃冰储量可满足人类使用数百年至上千年。矿产资源包括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和深海稀土。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在太平洋“克拉里恩-克利珀顿断裂带”蕴藏着2.74亿吨镍,远超陆地镍储量9500万吨;海底还蕴藏着4400万吨钴,而陆地上仅有750万吨钴。•深海水下技术装备实现突破,为深海资源开发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在深海观/探测、施工作业、海洋油气开采、深海矿产开发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研制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首套国产化水下采油树、“开拓一号”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国产全自研“挖–铺–埋”一体化水下施工作业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服务于我国深水技术装备的可持续发展。•深海空间大、隐蔽性强,实施“以深制浅、以深制海、以深拒止”、抢占“制深海权”军事意义重大。随着深海资源争夺加剧和深海科技与装备的快速发展,美西方等军事大国开始强化深海区域军事部署,导致全球深海区域军事化发展加速。与陆地、海上和空中作战空间相比,深海具有作战空间大、隐蔽性强、威慑力强的特点。投资要点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水下攻防体系包括水下攻防基础设施和水下攻防装备。水下攻防装备,机动装备分为有人装备和无人装备两大类。无人装备主要包括无人水面艇(USV)、无人潜航器(UUV)等,重点执行情报监视/侦察、跟踪、反潜艇、反水雷、隐蔽打击等任务。水下攻防基础设施可以形成近海海峡、咽喉要地和具有战略意义海区的长期固定水下警戒能力。水下攻防基础设施分为水下监听网络系统、水下声学通信网络、水下导航网络、浮标潜标网络、水下充电站等。水下监听网络系统将水下监听器用电缆串联成为探测阵列,执行水下预警和情报搜集任务。•中国水下攻防能力建设需求迫切。202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会上来自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代表依次发言,就推进海洋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等方面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关于推进海洋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方面,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基于水声构建的水下监听网络系统以及UUV等无人化、智能化装备是水下攻防的发展方向。•深海科技相关上市公司包括:1)深海攻防:中科海讯、中国海防、长盈通等;2)深海材料:宝钛股份、西部材料、金天钛业、久立特材等;3)深海资源开发:航天智造、中船科技、天海防务、中集集团、海油工程、中国油服、神开股份、潜能恒信、海油发展、亨通光电、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风险提示: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或成本难以降低;环境保护等要求限制深海产业发展等。投资要点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4目录深海:资源宝地和战略要地一民用领域:深海水下技术装备实现突破,深海资源开发可期二相关上市公司四风险提示五深海作战:水下攻防能力是海战作战力量重要体现三55一深海:资源宝地和战略要地1.1 深海:我国深海海域主要在南海和东海,海域辽阔1.2 深海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深海对于保障国内资源安全意义重大1.3 深海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军事价值6资料来源: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BioGreen,中邮证券研究所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 1.1 深海:我国深海海域主要在南海和东海,海域辽阔•在海洋学上,深海是指透光层以下的海,一般指200米以下。因为不透光,没办法进行光合作用,深海的生物密度较浅海少。深海约占海底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深海海底如陆地一样,由山脉、高原、火山、山谷和海底平原组成。•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的领海从领海基线延伸至12海里,包括领海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家对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EEZ)内的资源拥有专属权利和管辖权。一、深海:资源宝地和战略要地图表1:海区示意图•200海里以外的海域是国家管辖之外的区域(ABNJ),即“公海”。35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等海底为“区域”,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组成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负责管理和控制“区域”内与矿物有关的活动。截至2022年5月,管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活动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已经签署了31份勘探深海矿藏的合同。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床,大致相当于蒙古的面积,已被留作矿产勘探之用。7资料来源:地理公社,中邮证券研究所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 1.1 深海:我国深海海域主要在南海和东海,海域辽阔•中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东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49米。东海最深的地方在冲绳海槽,最大水深达2719米;➢黄海:西北部通过海峡与渤海相连,总面积4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黄海最深的地方在济州岛北侧,达140米。黄海水深超过100米的区域,几乎都集中在济州岛周边;➢渤海:中国最大的内海,从辽东半岛沿海到山东半岛,三面大陆环绕状如英文字母C,总面积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8米。➢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台湾岛东侧海岸向太平洋海盆急剧降落,北段大陆架宽7.17km,水深600-1000m,中段大陆架宽仅2.4km,水深大于3000m,南段海底为两列南北向的水下岛链,两列岛链之间为深达5000余米的海槽。一、深海:资源宝地和战略要地图表2:中国四大海域地形图8资料来源:《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发展研究》-赵羿羽等,中邮证券研究所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 1.1 深海:我国深海海域主要在南海和东海,海域辽阔•2025年“深海科技”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深海开发的重视,未来围绕深海科技或有更多支持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一、深海:资源宝地和战略要地图表3:近年我国关于发展深海的相关要求➢我国高度重
深海科技:深海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攻防体系建设保障制海权,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6M,页数4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