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估值扩张仍处序章,看好三重周期共振下的行情持续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3月04日优于大市电子行业周报估值扩张仍处序章,看好三重周期共振下的行情持续性核心观点行业研究·行业周报电子优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胡剑证券分析师:胡慧021-60893306021-60871321hujian1@guosen.com.cnhuhui2@guosen.com.cnS0980521080001S0980521080002证券分析师:叶子证券分析师:詹浏洋0755-81982153010-88005307yezi3@guosen.com.cnzhanliuyang@guosen.com.cnS0980522100003S0980524060001证券分析师:张大为证券分析师:李书颖021-617610720755-81982362zhangdawei1@guosen.com.cnlishuying@guosen.com.cnS0980524100002S0980524090005联系人:连欣然010-88005482lianxinran@guosen.com.cn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电子行业周报-估值扩张进行时,关注算力大潮下的 ASIC 及企业级存储机遇》 ——2025-02-24《AI 眼镜系列专题报告(一):AI 眼镜发展势如破竹,光学显示系统成决胜关键》 ——2025-02-21《电子行业周报-AI 驱动下的应用创新纷至沓来,行业估值扩张进行时》 ——2025-02-17《电子 AI+系列专题报告(六):DeepSeek 重塑开源大模型生态,AI 应用爆发持续推升算力需求》 ——2025-02-05《存储行业专题:AI 驱动下的国产企业级 SSD 机遇》 ——2025-02-04估值扩张仍处序章,看好三重周期共振下的行情持续性。过去一周上证下跌1.72%,电子下跌 4.87%,子行业中元件下跌 9.78%,半导体下跌 3.62%。同期恒生科技、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下跌 4.97%、7.20%、4.38%。我们认为,受益于全球范围内对于 Deepseek 大模型的认可与应用,AI 真正赋能应用的进程仍在加速,而中国科技企业在世界 AI 创新进程的参与度、贡献度则再度受到广泛关注与认知,互联网大厂聚集度更高的恒生科技指数一马当先。自 3Q24 以来,电子指数虽经历了显著上涨,但多数个股仍以此前流动性风险中错误定价的估值修复为主,我们维持对于电子行业 2025 年“AI革新人机交互,智能终端百舸争流,行业迈入估值扩张大年”的投资策略判断;叠加俄乌战争局势的缓和、美国对多地商品提升关税,市场对于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升温,在基本面上行趋势中,看好“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 创新周期”共振下的板块行情持续性,近期重点关注算力大潮下的ASIC 及企业级存储机遇。英伟达季度收入持续创新高,全球算力需求仍不断攀升。2 月 27 日,英伟达发布 FY4Q25 业绩,营收实现 393.31 亿美元(YoY 77.9%,QoQ 12.1%);其中数据中心领域收入 355.80 亿美元(YoY 93.3%,QoQ 15.6%)。英伟达表示,Blackwell 需求强劲,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了 Blackwell 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生产,同时海外 CSP 云厂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甲骨文等正在将GB200 系统引入全球云区域,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 AI 需求。我们认为 AI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相关标的:工业富联、沪电股份、龙芯中科、立讯精密、晶晨股份、联想集团等。小米 SU7 Ultra 出厂即搭载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特斯拉官宣 FSD 入华。2 月27 日,小米发布新车小米 SU7 Ultra,出厂即搭载小米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小米澎湃智能座舱等,配备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3 颗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结合双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智能驾驶总算力 11.45EFLOPS,确保系统在各复杂场景下稳定运行。在此之前,特斯拉 2 月 25 日官宣“FSD 功能”入华,升级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我们认为,继电动化后,智能化已成为车厂发力点,继续推荐相关汽车芯片企业韦尔股份、杰华特、纳芯微、思瑞浦、圣邦股份、兆易创新等。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AI 芯片恐面临进一步禁售。2 月 21 日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可能会 1)限制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涉及关键基础设施、技术和个人数据的领域;2)限制美国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在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投资;3)撤销中国的最惠国地位等。此外,近期瑞穗证券报告称,1)美国政府可能全面禁止包括 H20/B20 在内的 AI 芯片进入中国,2)有针对性地暂停出口许可证。我们认为当前海外对于先进科技的管控已常态化,半导体产业链亟需实现自主可控。同时,国产大模型快速迭代,云厂商大幅提升资本开支,在海外 AI 算力芯片受限背景下,本土 ASIC 服务商有望受益,持续推荐:翱捷科技、芯原股份、灿芯科技、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茂莱光学、福晶科技、富创精密。AR 应用有望增加碳化硅衬底需求,建议关注碳化硅衬底公司。此前,MetaOrionAR 眼镜采用了碳化硅波导方案,我国公司慕德微纳亦发布了基于碳化硅波导的 AR 眼镜。由于碳化硅折射率约 2.7 高于传统玻璃的 2.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能提升光线的全内反射效率且热导率是玻璃的 100 倍以上,能解决高功率光源的散热问题,是 AR 眼镜光波导的潜在应用材料。根据 wellsenn XR数据,目前采用晶圆级高折射玻璃 8 英寸晶圆单片仅能生产约 8 片衍射光波导,未来随着光波导材料向碳化硅过渡有望打开碳化硅衬底需求空间,建议关注国内碳化硅衬底龙头天岳先进。2024 年全球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 11%,国内面板厂份额持续提升。据TrendForce,2024 年受到手机新机销量增长等推动,全球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 11.4%至 21.57 亿片。分厂商看,2024 年京东方、三星显示、惠科位于手机出货量前三位,出货量分别为 6.13、3.78、2.28 亿片。其中,日系面板厂市占率逐年下滑,韩系面板厂凭借高阶柔性 AMOLED 技术的优势,2024年市占率维持在 20%左右,国内面板厂在全球手机面板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2024 年京东方、惠科、华星光电合计占有 49%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在经历了长时间陆资厂商大规模扩张、全球产业重心的几度变迁之后,LCD 的高世代演进趋势停滞、竞争格局洗牌充分,推荐京东方 A 等。与此同时,LCD产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 ODM 的出海竞争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重点投资组合消费电子:蓝思科技、小米集团、立讯精密、鹏鼎控股、福立旺、沪电股份、电连技术、东睦股份、海康威视、传音控股、康冠科技、世华科技、工业富联、视源股份、世运电路、水晶光电、春
[国信证券]:电子行业周报:估值扩张仍处序章,看好三重周期共振下的行情持续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4M,页数1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