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专题报告:信贷新高背后,从“挤水分”到“合理增长”的思路转变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1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Table_ReportType] 专题报告 [Table_Author] 解运亮 宏观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1040002 联系电话:010-83326858 邮 箱: xieyunliang@cindasc.com 麦麟玥 宏观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4070002 邮 箱: mailinyue@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7 号 金隅大厦B 座 邮编:100031 [Table_Title] 信贷新高背后:从“挤水分”到“合理增长”的思路转变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2 月 17 日 [Table_Summary] ➢ 1 月份新增信贷和社融都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第一眼看下来,足以给人留下“开门红”的印象,继续往下看,却不难发现,在结构上呈现出巨大的分化。一是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分化,企业信贷拐头向上,居民信贷继续向下。基于 12 个月移动平均值观察其趋势,企业信贷在经历了近两年下降后,终于出现了拐头向上的迹象,而居民贷款下行趋势至今仍未结束。二是政府债券融资和市场主体融资的分化,社融中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多增,剔除政府债券后的市场主体融资则相对平淡。 ➢ 从“挤水分”到“合理增长”的思路转变,可能是导致这些变化的关键。虽然信贷数据有可圈点之处,但开年以来 PMI、CPI、机票价格等数据未有明显改善,判断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似乎孤证难立。我们认为,企业信贷之所以“开门红”,可能源于监管思路的重要转变,即信贷工作重心从此前的金融“挤水分”转向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这才有了企业部门信贷、政府债券融资等受政策调控影响更加直接的分项,回升更加明显,而居民部门信贷、市场主体融资等分项,更多地反映了真实的需求现状。 ➢ 监管思路的转变,其实有多条线索可以追踪。第一,观察货币政策基调,中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央行即强调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第二,观察“挤水分”表述,2024 年三季度之前,央行多次强调金融“挤水分”,2024 年 9 月份政策大转向之后不再提及。第三,观察“均衡投放”表述,2024 年前三个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都强调信贷“均衡投放”,但到了 2024 年四季度删除不再提及。多方面共同作用,可能是信贷创新高的原因。 ➢ 接下来,股市表现可能好于债市。稳汇率仍是当前政策实施的重要考量,在“稳增长”和“稳汇率”双重目标下,降息面临一定约束,政策发力信贷增长的可行性更高。如果宽信用优先于宽货币,则更加利好股市。3 月份全国两会是传统上的政策密集出台期,有可能为股市行情演变创造新的契机,建议重点关注消费板块和生物制造板块。 ➢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外部约束加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2 目 录 一、金融总量超预期背后,是结构的大分化 ................................................................................... 3 二、从“挤水分”到“合理增长”的思路转变,可能是导致这些变化的关键 ............................ 5 三、接下来,股市表现可能好于债市 ............................................................................................... 6 风险因素 .............................................................................................................................................. 8 图 目 录 图 1:2025 年 1 月份信贷增量创出历史新高 ......................................................................... 3 图 2:2025 年 1 月份社融增量同样创出历史新高 .................................................................. 3 图 3:企业信贷出现了拐头向上的迹象 .................................................................................. 4 图 4:居民贷款下行趋势至今仍未结束 .................................................................................. 4 图 5:社融中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 ...................................................................................... 5 图 6:社融中表外融资同比少增 ............................................................................................. 5 图 7:监管思路从金融“挤水分”转向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 6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3 一、金融总量超预期背后,是结构的大分化 日前,央行公布 2025 年 1 月份金融数据,信息含量不少,值得细细盘点。 首先看总量,最亮眼的是,信贷和社融都双双创下历史新高。1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5.13 万亿元,同比多增 2100亿元。这是有史以来,单月新增信贷首次超过 5 万亿元。基于“早储备、早放贷、早受益”的思想,银行 1 月份往往大量投放信贷,过去两年 1 月份新增信贷也都是新高。但在去年同期已经高达 4.92 万亿元的基础上,再次创下不小的增幅,确实难得(图 1)。1 月份社融增量为 7.0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5833 亿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同样是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再次创下不小增幅(图 2)。 图 1:2025 年 1 月份信贷增量创出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 iF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2:2025 年 1 月份社融增量同样创出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 iF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由于信贷和社融的总量都足够亮眼,第一眼看下来,足以给人留下“开门红”的印象。继续往下看,
[信达证券]:宏观研究专题报告:信贷新高背后,从“挤水分”到“合理增长”的思路转变,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9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