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深度报告:兼论“自建估值”-详解理财估值方法
银行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13 银行 2024 年 12 月 02 日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2024 年银行配债深度盘点:兼论长债承接与利率风险—行业深度报告》-2024.11.28 《结构变化积极,信心修复可期—行业点评报告》-2024.11.12 《简析同业存款定价新形势—行业点评报告》-2024.11.8 详解理财估值方法 ——兼论“自建估值” 刘呈祥(分析师) 吴文鑫(分析师) liuchengxia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3060002 wuwenx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4060002 估值法之“辨”:仅少数资产可使用成本法/估值技术 2021 年出台的《估值操作指南》为理财估值的主要政策依据。该文件为 2019 年8 月中银协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核算估值指引(征求意见稿)》的有力补充,规定理财涉及的估值方法有成本法、市值法和其他估值技术。具体来看,目前仅存款类资产、现金管理类产品、封闭式产品中通过 SPPI 测试的资产可使用摊余成本法,其余资产均需优先使用市值法。 (1)债券资产:优先中债/中证,交易所债券可收盘价估值。部分交易所私募债由于系统展示的问题,其收盘价始终定格在“100.00”元,为理财使用收盘价估值提供了可能性。根据 2024Q1 末全市场理财前十持仓中,我们测算理财持仓中上交所债券规模约占 6.4%,涉及规模约 1.9 万亿元。同时应注意到,2019 年出台的《估值指引(征求意见稿)》虽规定 ABS/ABN/MBS/私募债“可按成本估值”,但 2021 年《理财产品估值操作指南》已把此条表述删除,可见监管对于估值法的规定仍较为严格,暂未放开成本法/估值技术的适用范围。 (2)权益资产:优先收盘价估值,优先股可自建估值。上市流通股均需使用收盘价估值,根据交易活跃度选取适当的交易日收盘价。但同时也注意到,该《估值指引》允许优先股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估值,前提是无活跃交易。 净值化之后:估值是核心,但负债端接受度仍低 2018 年“资管新规”后,理财开启净值化转型,但由于理财负债端的总体风险偏好较低,“不跌破净值”成为理财客群的重要心理底线,比如“破净率”达 5%时或触发负债端较为明显的赎回。具有估值优势的产品主要由三类——现金管理类、封闭式产品、养老理财产品: (1) 现金管理类:摊余成本法+影子定价估值,但高息存款压降后,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下降较多,2024 年初至今规模已明显下降; (2) 封闭式产品:适用“混合估值”,但因流动性较差,规模增长亦较为有限; (3) 养老理财产品:作为普惠产品受监管优待,允许引入“平滑基金”以丰补歉,但由于封闭期较长且并未涉及投资者不公平问题,尚无法推广到其他产品上。 低波资产难寻:监管收紧与理财再配置压力渐显 开放式产品仍较受青睐, 2022 年“赎回潮”后理财开始寻找“低波资产”: (1) 存款:虽可使用摊余成本法,但高息存款整改压力下,存量协议存款到期及同业活期存量降息,理财或迎再配置压力; (2) 信托:具收盘价估值+盈余回补优势,但迎来一定监管整改压力。 寻求“摊余法产品→低波资产→估值法突破”,估值突破具较大不确定性。由于目前适用摊余法的产品难以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规模增长较为有限,理财机构急于寻求为开放式产品熨平波动,即寻觅“低波资产”——主要为存款和信托。但 2024 年初以来理财监管趋严,协议存款和信托均有收紧态势,低波资产选项骤减。理财一方面或从估值法上寻求突破,如近期市场讨论的“自建估值”,但落地涉及较大不确定性;若落地,长期限二永债买盘或增大,但低评级债券仍面临准入问题;另一方面或加大各类专户的委外合作,以帮助理财进行流动性管理和净值管理。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理财监管趋严;理财子牌照发放收紧等。 -19%-10%0%10%19%29%38%2023-122024-042024-08银行沪深300相关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行业深度报告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13 目 录 1、 估值法之“辨”:仅少数资产可使用成本法/估值技术 .......................................................................................................... 3 1.1、 理财估值法一览:成本法、市值法、其他估值技术 .................................................................................................. 3 1.2、 分资产种类:需优先使用第三方估值/收盘价............................................................................................................. 3 1.2.1、 债券资产:优先中债/中证,交易所债券可收盘价估值 .................................................................................. 3 1.2.2、 权益资产:优先收盘价估值,优先股可自建估值 ........................................................................................... 5 2、 净值化之后:估值是核心,但负债端接受度仍低 ................................................................................................................. 6 2.1、 净值化时代,理财规模与债市关联度提升 .................................................................................................................. 6 2.2、 部分产品具估值优势,但规模增长较为有限 .............................................................................................................. 6 3、 低波资产难寻:监管收紧与理财再配置压力渐显 ................................................................................................................. 8 3.1、 存款:具成本法估值优
[开源证券]:银行行业深度报告:兼论“自建估值”-详解理财估值方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59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