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信用策略:城投~产业债价差重构?现券成交的两个增量信息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 | 固定收益研究 债券市场定期报告 城投-产业债价差重构?现券成交的两个增量信息2019 年09 月30 日 周度信用策略(2019-9-30) 摘要 ❑一级发行“淡季”缘何“不淡”?9 月最后一周作为跨季资金“聒噪”时点,供需双弱共振,信用债供给多数时候呈现出萎缩。有趣的是,近两周发行端走出“独立行情”。本周信用债供给环比虽有下滑,但绝对水平仍在 2000 亿以上,净融资亦保持在 800 亿左右,主要来自于公司债的支持。不过,一旦剥离公司债的影响,净融资“真实”情况表现实则一般。实际上,公司债能够成为净融资的主力与类平台公司债的陡增有关,募集意图这是对冲存量券到期,这与此前发行政策的松绑密切联系。 ❑认购力度难以承接意外增加的新债。近两周的发行放量并未和需求端走强相辅相成,无论是投标上限价差的持续回落,还是打开认购下限的信用债数量减少,均是指向机构投标热情降温。这一症结的根本在于增量资金进场放缓,1)9 月债基发行规模创下年内新低,新增只数仅 13 只,2)商业银行理财发行规模亦出现收缩。“屋漏又逢连夜雨”,供给超预期增加,认购需求难免被挤压。 ❑二级成交的两个增量信息: 1)城投债成交量恢复,低等级品种占比中枢抬升,本周回到 23%左右。这与一级市场展现的弱势看似背离。事实上,一级新券收益率越发越低,对机构的吸引力度已经较为有限。但如若二级市场存在折价抛售,且个券资质不算太差时,则是变相增厚利差保护,一定程度能够吸引存量配置需求进场。价格层面的表现也体现出同样的特征。 2)产业债成交异常纠结。活跃产业债中,收益率上行和下行个券数量相差不大,一旦剔除 1 年期以内个券后,短端产业债收益率几乎表现为下行,中长端则不然,凸显的是接盘机构的谨慎心态,对中长端产业债流动性的顾虑并未消散。 ❑综上对比,一级市场“意外的”供给,导致认购遭到削弱;而二级市场看似纠结,但在折价券和“优质”低等级城投债中探寻资产的行为依旧不少,这主要得益于存量配置行为的推动。 实际上,一级与二级的背离,加之二级内部的分歧,折射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高等级品种虽然安全,但收益率过低(接近 2015 年以来低点),容易被利率债跌势传染,性价比不高。尤其对于产业债而言,碍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交织,拉久期和下沉资质都不太适合,这也是为何“城投债-产业债”价差走阔时间如此之短;二是城投债收益率虽然也不高,但折价抛售给存量配置需求提供博弈机会,尤其在隐性债务置换的背景下,局部个券利差走阔反而提高性价比。 向后看,4 季度信用债会否继续放量,有待继续观察。倘若偶遇利率波动加剧,认购需求加速下滑的窘境或将出现。届时,一级联动二级走弱的格局难以避免。不过,存量配置需求对城投债的偏好仍在,尤其是折价抛售的高性价比品种,这也使得城投债信用利差走阔存在顶部。因此,我们继续建议关注存在债务置换支持地区的中低等级城投债;产业债安全为主,更适宜在高等级短端中“做文章”。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超预期 尹睿哲 86-21-68407902 yinruizhe@cmschina.com.cn S1090518110001 李豫泽 86-21-68407902 liyuze@cmschina.com.cn S1090518080001 22694289/43348/20190930 10:04 债券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2 信用策略 利率和信用缘何联袂走弱迎国庆?9 月最后一个交易周,债市没有以上涨姿态迎接假期到来,活跃个券反而齐齐彰显颓势,信用债成交收益率高于估值的情况越加普遍。触发点实质是降息落空,“定力”二字撼动市场预期。8 月以来被 Price in 的政策路径,本周再次被迫修正(首次降息预期落空在 LPR 下调),加之此前赚到利率波段的机构存在止盈的诉求,周二活跃利率债开启跌势后,下半周有点“刹不住车”,190210 周度上行近5bp,国债期货亦跌破位。套息空间狭窄的当前,信用债被利率债跌势联动的力度加大。那么,各类信用券种如何反应?可配资产稀缺,主动配置会更关注哪类信用债?以下在回顾市场走势的基础上对此做探讨。 一、“屋漏又逢连夜雨”的一级市场 认购越差,新债发的越多?作为跨季资金“聒噪”时点,9 月最后一周信用债供给多数时候呈现出萎缩,原因无外乎二点:一是质押回购借钱不畅,压制“打新”意愿;二是融资成本波动剧烈,发行人宁愿推迟融资。供需弱化的共振,新债发行量自然会处于低位。当然,行情极度疯狂的时候(2016 年 9 月底),发行量将出现“异常值”。 有趣的是,债牛预期渐行渐远之时,近两周发行端走出“独立行情”。本周信用债供给环比虽有下滑,但绝对水平仍在 2000 亿以上,净融资亦保持在 800 亿左右。拆分券种来看,公司债依旧是净融资主力,短融及中票表现一般。 图 1:信用债发行规模高位边际趋降 图 2:公司债净融资维持在较高水平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不过,如果剥离公司债的影响,净融资“真实”情况表现实则一般。实际上,公司债能够成为净融资的主力与类平台公司债的陡增有关,募集意图这是对冲存量券到期,这与此前发行政策的松绑密切联系。 -1000-500050010001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05/1219/06/3019/08/18信用债周度发行到期/净融资(亿元)发行到期净融资,右轴(1000)(500)05001000150019/07/0719/07/2819/08/1819/09/0819/09/29券种净融资(亿元)短融中票企业债(产业)企业债(城投)公司债定向工具22694289/43348/20190930 10:04 债券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3 图 3:类平台公司债发行仍然较多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与直观感受不同,认购力度难以承接意外增加的新债。近两周的发行放量并未和需求端走强相辅相成,无论是投标上限价差的持续回落(本周投标上限价差已经压缩至 40bp附近,接近 6 月份水平),还是打开认购下限的信用债数量减少,均是指向机构投标热情降温。这一症结的根本在于增量资金进场放缓,1)9 月债基发行规模创下年内新低,新增只数仅 13 只,2)商业银行理财发行亦出现收缩。“屋漏又逢连夜雨”,一旦供给超预期增加,认购将进一步弱化。 图 4:认购情绪继续下滑 图 5:9 月打开认购下限的信用债数量占比减少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在延续,一是取消及推迟发行信用债规模仍在 35 亿,二是实际募集情况不及计划发行的个券数量偏多,AA 及以下等级占比在 44%。 所以,融资情况表面上看似乐观,实则政策端保驾护航,发行人为了对冲到期而集中募资。真实的一级市场则难免疲乏,不仅认购需求承压,且择期融资的主体不在少数。倘若这一情况延续,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渠道恐将继续收窄。值得注意的是,4 季度作为发行人融资的“淡季”,今年可能面临“不淡”的情况,主因是非标遭堵,信贷额度受限后
[招商证券]:周度信用策略:城投~产业债价差重构?现券成交的两个增量信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4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