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研究系列:过去30年,全球市场单周涨幅20%25后如何演绎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2 [Table_Page] 投资策略|专题报告 2024 年 10 月 8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过去 30 年,全球市场单周涨幅 20%后如何演绎 ——全球市场研究系列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 我们汇总中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英国、德国、韩国、印度共 10 个股票市场 1990 年以来的行情,单周出现20%以上涨幅案例共 11 次。主要结论如下: ①暴涨多出现于危机模式下的暴跌之后,且修补缺口不易。过去的大涨案例非常集中于几次全球性危机阶段;非全球性危机的情况下出现单周大涨 20%+的案例只有 2015 年的 A 股。 ②大涨一周之后,多数案例会继续惯性上涨几天。11 个案例中有 8个继续上涨,平均幅度在 8%左右。触顶之后随即进入盘整阶段。风格层面,T5-T20 阶段小盘整体更优。 ③T20-T60 逐步分化,酝酿方向。约 20 个交易日的盘整之后,各案例走向逐步分化,涨跌基本五五开。但风格方面,这一阶段无论市场走向如何,小盘股的胜率都要更好。 ④T60-T240 验证基本面,决定方向。能够至少走出中期级别趋势的案例都能够看到核心数据的持续修复;反之,未能形成中期级别趋势的案例(00 年韩股和 15 年 A 股),最终都源于基本面修复被证伪。 ⚫ A 股市场观点:①短期极致的行情演绎传递的信号:政策有底,市场有锚!从政策态度扭转的角度出发,预期变化幅度最明显的还是金融地产、消费、互联网,也包括电子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市场可能继续向成长板块中的顺周期方向扩散,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和部分计算机、游戏。 ②大涨后会进入一个缓冲期。缓冲期的两大考验分别来自三季报和美国大选。可重点布局一些三季报不错的品种,如【亚非拉出口链】。11 月开始,股价表现与当期基本面的关系明显减弱,可以关注一些主题性的投资机会,比如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卫星互联网等。 ③讨论市场是否能进入牛市,关键还是对基本面的判断。一条清晰的逻辑传导链条:狭义赤字→广义财政→PPI→ROE。如果 25 年财政基调积极向上,就准备迎接顺周期的牛市。 ⚫ 风险提示:案例多来自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大跌之后,与当前 A 股情形有差别;部分海外市场数据完整性欠缺,可能导致结论有一定偏差;国内市场政策力度和经济修复情况不及预期;美国大选、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带来的景气和流动性冲击。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刘晨明 SAC 执证号:S0260524020001 010-59136616 liuchenming@gf.com.cn 分析师: 许向真 SAC 执证号:S0260524030005 xuxiangzhen@gf.com.cn 分析师: 郑恺 SAC 执证号:S0260515090004 SFC CE No. BUU989 021-38003559 zhengkai@gf.com.cn 请注意,刘晨明,许向真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小试牛刀、决胜在冬季:——A股市场策略展望 2024-10-05 10 月前后有哪些值得留意的季节性规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 月第 3 期) 2024-09-22 挖掘“亚非拉”的出口链机遇 2024-09-20 [Table_Contacts]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2 [Table_PageText] 投资策略|专题报告 过去5个交易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和风格指数涨幅均在25%左右;国庆假期港股继续拉涨,年内涨幅已跃升全球主要指数榜首。这样的涨速无论是人民币资产还是海外市场,都实属罕见,也大大增加了交易难度。本篇汇总了1990年以来海外主要市场一周上涨20%+的案例,复盘暴涨之后的行情演绎,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表 1:年内全球主要资产涨跌幅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一、过去 30 年,全球市场单周涨幅 20%+后如何演绎 我们汇总了中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英国、德国、韩国、印度共10个股票市场1990年以来的行情,单周出现20%+涨幅案例共11次(其中部分时间间隔很短,实则属于同一轮行情中的波动,比如1998年的韩国股市)。我们将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12 [Table_PageText] 投资策略|专题报告 图 1:全球股市单周出现20%+涨幅案例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具体来看: 规律一:暴涨多出现于危机模式下的暴跌之后,且修补缺口不易。 我们统计的11个大涨案例,非常集中于几次全球性危机阶段,包括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2000年科网泡沫破裂(韩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印度)、2020年疫情冲击(美国);非全球性危机的情况下出现单周大涨20%+的案例只有2015年的A股。 大涨单周向前回溯60个交易日可以看到,其中9次是在久跌之后、市场绝望指数触底反攻;另有2次是在牛市趋势中的加速行情(1998年12月的韩国、2009年5月的印度,均是危机担忧化解之后,深V反弹过程中的一段加速行情)。 在9次情绪反转的案例中,T0-T60的最高涨幅,大多无法填补前60个交易日的跌幅。可见大涨更多是基于对前期非理性杀估值部分的修复,但要回补前高还需要更多信息支持。 风格层面,T0-T5大涨阶段,大盘股弹性未必小。原因或在于各国市场大盘股相对小盘股,均有更强的顺周期属性,从而在“崩盘”担忧缓解之后得以迅速修复。 行业层面,影响股市的因素复杂,很难有统一的经验总结,但整体来看,券商和上中游周期在初期表现最好;消费品相对弹性较弱;成长股的T0-T5阶段优势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海外案例中,地产在初期同样表现靠后,或是因为海外案例多来自“走出全球性危机”而非“走出内生担忧”。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12 [Table_PageText] 投资策略|专题报告 表 2:全球股市单周出现20%+涨幅案例:T0-T5结构表现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规律二:大涨一周之后,多数案例会继续惯性上涨几天 大涨一周之后,多数市场会继续惯性上涨几天。11个案例中有8个继续上涨,幅度在7%左右。 触顶之后随即进入盘整阶段。风格层面,T5-T20阶段小盘整体更优,即使是在市场整体走弱的情况下依然更为抗跌。原因或在于市场对经济基本面能否走出危机或修复力度如何开始出现分歧
[广发证券]:全球市场研究系列:过去30年,全球市场单周涨幅20%25后如何演绎,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78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