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2024年9月19日证券研究报告机密和专有未经西部证券许可,任何对此资料的使用严格禁止分析师 |杨敬梅 S0800518020002 邮箱地址: yangjingmei@research.xbmail.com.cn分析师| 章启耀S0800522100002 邮箱地址: zhangqiyao@research.xbmail.com.cn光储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请仔细阅读尾部的免责声明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面临挑战。根据北极星储能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具有波动性、间歇性与随机性等特性,风电日内出力波动幅度最高可达80%,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为了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储能将成为其关键支撑技术。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有利于平抑新能源电网波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储能广泛应用于源网荷,重要性不断凸显。储能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主要可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类。电源侧对储能的需求场景类型较多,包括可再生能源并网、电力调峰、系统调频等;电网侧储能主要发挥支撑电力保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支撑新能源高比例外送以及替代输配电工程投资等作用;用户侧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等。全球装机量持续提升,未来储能需求空间广阔。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将延续高速增长。全球新能源装机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储能配置比例提升是储能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基于对全球光伏、风电装机量的预测,以及对储能配置比例以及配置时长的假设,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合计装机量将达到74.6GW/177.07GWh,同比+64%/+70%,2024-2026三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分别达到55%/53%,需求景气度稳中有升。从重点区域看,欧美储能产品库存压力逐步释放,补库需求24H2将有所增长,我们预计在亚非拉等新兴区域,24H2储能需求将持续提升,国内大型储能系统、户用储能及微型逆变器核心供应商未来将相应做出产品策略调整,我们预计核心供应商8月排产将环比增长,24Q3印度、巴基斯坦、沙特订单逐步兑现,乌克兰、印尼、马来西亚等区域出货将有所提升。储能PCS竞争格局与光伏逆变器行业有一定重叠,市场较为集中,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截至2023年,根据伍德麦肯兹数据,按照全球各类逆变器及光储产品出货量角度看,市场格局呈现华为、阳光电源双龙头格局,其中核心头部六家供应商均为国内品牌,CR6市占率率超70%。我们预计2024年逆变器全球市场格局仍将保持双龙头局面。投资建议:推荐全球光储龙头阳光电源、新兴区域快速起量的户储及微逆先驱德业股份、微逆及储能新秀昱能科技。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承压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新能源投资施工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结论核心结论2行业评级超配前次评级超配评级变动维持-31%-26%-21%-16%-11%-6%-1%2023-092024-012024-05电力设备沪深300近一年行业走势相对表现1个月3个月12个月电力设备-1.46-10.72-28.48沪深300-3.34-9.59-13.60CONTENTS目 录CONTENTS目 录储能广泛应用于源网荷,重要性不断凸显02030401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面临挑战海内外政策及规划不断推动储能长足发展05股价估值复盘、竞争格局及推荐标的06全球装机量持续提升,未来储能需求空间广阔展望未来,关注降本增效与长时储能趋势07风险提示请仔细阅读尾部的免责声明•中国在内的全球12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重要举措。在2020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已有120个国家制定了“碳中和”的目标与路线图,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面临挑战电力系统面临挑战4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碳中和”目标与主要举措资料来源:陈海生等《储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西部证券研发中心国家/地区目标主要举措中国CO2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合理使用;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加快实施综合能效提升等节能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持续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 日本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投资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会转型;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鼓励14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潜在增长,包括海上风电、氢氨燃料、核能、汽车、海运、农业、碳循环等,并设定了不同发展时间表美国到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实现无碳发电;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交通领域的清洁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计划、城市零碳交通、“第二次铁路革命”等;在建筑领域,建筑节能升级、推动新建筑零碳排放等;在电力领域,引入电厂碳捕获改造,发展新能源等;加大清洁能源创新,成立机构大力推动包括储能、绿氢、核能、CCS等前沿技术研发,努力降低低碳成本欧盟到2030年时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减少至少55%,2050年实现“碳中和”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抑制气候变化、恢复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发展重点聚焦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数字科技等方面,政策措施覆盖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几乎所有经济领域请仔细阅读尾部的免责声明•光伏、风电属于不稳定出力电源,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根据北极星储能网,风电的出力日内波动幅度最高可达80%,出力高峰出现在凌晨前后,从上午开始逐渐回落,午后到最低点,“逆负荷”特性更明显。光伏的日内波动幅度100%,峰谷特性鲜明,正午达到当日波峰,正午前后均呈均匀回落态势,夜间出力为0。风电光伏出力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然而气象因素无法做长期预测。因此二者均属于不稳定出力的电源。随着风电光伏的大规模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能源,这种间歇性、不稳定的能源将在发电端和用户端大规模装机,该情景下整个电力系统的平衡将难以实现。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面临挑战电力系统面临挑战5资料来源:北极星储能网,索比光伏网,西部证券研发中心0.00.51.01.52.02.53.03.54.068101214161805101520254710131619图:阴天时光伏发电系统有功功率(kW)随时间的变化(纵轴有效功率,横轴时间)图:晴天时光伏发电系统有功功率(kW)随时间的变化(纵轴有效功率,横轴时间)请仔细阅读尾部的免责声明•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目前电力系统是发输配用的单向平衡,通过发电端的调节达到与用户端的负荷平衡,且通过电网的调度来实现该
[西部证券]:光储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6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