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点评:普惠小微迈向量质齐增阶段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4年05月20日超 配1银行业点评普惠小微迈向量质齐增阶段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银行 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王剑021-60875165wangjian@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8070002证券分析师:田维韦021-60875161tianweiwei@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030002证券分析师:陈俊良021-60933163chenjunli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9010001事项:2018 年监管部门针对普惠小微就正式提出“两增两控”目标,2020-2022 年又对大行(本文大行指五大行,因邮储银行考核任务不同)普惠小微信贷增速提出明确的量化考核要求,分别要高于 30%、40%和 30%。过去几年在政策和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双重推动下,大行成了小微信贷投放的主力军,规模增长迅猛,市场份额提升至约 40%的高位。这对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形成了一定挤压,中小银行信贷增速明显回落,但部分优质中小银行普惠小微规模仍实现了不错增长。同时,小微信贷利率大幅下行,大行 2023 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普遍降至 3.8%以下,拉动整个市场的小微信贷利率也大幅下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资产质量方面,由于大行下沉客户时并没有下沉风险,大行倾向于做抵押类业务,因此普惠小微贷款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截止目前未暴发严重问题。自 2023 年开始,普惠小微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意见不断出台,比如,明确“两增两控”不再做硬性要求;提出要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对不同类型银行的职能定位予以明确,并在风险方面要求银行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展业务,避免一哄而上和过度授信等。这意味着普惠小微开始从量增转向量质齐增阶段,我们判断大行普惠小微走向市场化经营,中小银行机构则立足当地寻求差异化经营,建立错位竞争的新格局,2023 年下半年大普惠小微市场份额已趋于稳定。2024 年 3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做好 2024 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要求实现 2024 年普惠信贷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的目标,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年初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认定标准从单户授信不超过 1000 万元提高到 2000 万元,预计 2024 年普惠小微均衡新格局将形成。引言我们于 2023 年 3 月发布的报告《行业专题:大小行小微金融逐步达到新均衡》指出,过去几年在政策和自身发展需求双重背景下,大行成为了小微信贷投放的主力军。这大幅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状况,但同时也对原来的小微市场主力军中小行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改变了原有的小微市场格局。同时,我们预计伴随经济复苏,部分特定政策也将逐步退出,大行小微业务回归市场化经营,中小行在过去几年竞争中也基本找到了与大行差异化竞争的小微业务模式,新的小微市场均衡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不过此后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普惠小微政策退出缓慢,且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因此大行和小行在小微领域的竞争持续处在白热化阶段,2023 年大行持续大力度投放普惠小微信贷,对中小银行形成了一定的挤压。因此,本报告跟踪普惠小微市场最新情况以及基于最新环境展望未来普惠小微发展态势。普惠小微现状:“增量扩面降本”成效显著,资产质量稳健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在 2024 年 3 月末达到 33.41 万亿元,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 6200 万户,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被极大的缓解。一方面受益于政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另一方面受益于经济增速换挡,新形势下银行传统业务的资产荒加剧,普惠小微金融领域空间广阔,成为各家行发力的重点。过去 6 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速为 12.0%,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年均增速达到 29.8%。2024 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投向普惠小微企业的比重为 25.2%,2018 年一季度仅为 5.0%;2024 年 3 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达到 13.5%,2018 年 3 月末仅为 5.6%。图1:2024 年 3 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 33.4 万亿元图2:2024 年 3 月末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 6200 万户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3: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明显高于贷款总额增速图4:新增人民币贷款投向普惠小微领域的比重持续提升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同时,2024 年一季度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降至 4.42%,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持续下降,2024 年一季度新发放利率 4.42%,较 2023 年新发放利率下降了 0.36 个百分点,较2018 年下降了 3.51 个百分点。相对应的,2024 年 3 月金融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99%,较 2018 年 12 月新发放利率下降了 1.65 个百分点,其中 3 月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3%,较 2020 年 6 月新发放利率下降了 0.91 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降幅更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图5:2024 年一季度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 4.42%图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资料来源: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产质量方面,相关部门并未披露最新的普惠型小微贷款不良率,但在 2022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有关情况会议上指出,截至 2022 年 4 月末,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余额 4476 亿元,不良率为 2.18%,与年初持平。同时,从 5 家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小微贷款不良率均低于公司贷款总额不良率,且均处在较低水平。这表明大型银行下沉客户时并没有下沉风险,大型银行倾向于做抵押类业务,因此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图7:部分上市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市场格局:大行规模占 40%,逐步趋于稳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头雁效应”明显,大行普惠小微份额提升至 40%,农商行份额降幅最大。国有大行依靠资金优势和客户优势实现了普惠小微信贷规模的迅猛扩张,2019-2023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速为 25.3%,其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37.2%、21.3%、22.9%和 16.7%。2023 年末,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小微信贷市场份额分别为 39.8%、16.1%、13.6%和 28.1%,大行市场份额较 2019 年 3 月末分别提升了 14 个百分点,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市场份额则分别下降了 2.7 个、1.3 个和 11
[国信证券]:银行业点评:普惠小微迈向量质齐增阶段,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5M,页数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