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渠道监管政策导向梳理:银保升级,渠道改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4年05月14日超 配1银保渠道监管政策导向梳理银保升级,渠道改善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非银金融·保险Ⅱ 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孔祥021-60375452kongxi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3060004联系人:王京灵0755-22941150wangjingling@guosen.com.cn事项: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金规〔2024〕8 号)》(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银保渠道代理保险业务。该通知延续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监管思路,在规范渠道费用的同时优化产品供给。国信非银观点:当前,监管针对保险行业各销售渠道强调规范化、常态化经营,助力行业打造差异化竞争格局,回归“保险姓保”。通知将有利于进一步落实银保“报行合一”,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实现保费增长与长期价值的良性循环。银行方面,今年银行渠道相对热销的产品集中在短债类及债基理财、黄金等,部分农商行抓住机遇加大财富管理渠道的拓展。随着本次通知对于银保渠道的放宽,我们预计对农商行财富渠道拓展或带来一定增量。保险公司方面,银保的放开有助于渠道的市场化经营。在手续费规范化后,通知有利于银保渠道向“谁的产品更好卖”转型,因此更加利好在产品创设等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保险公司。我们维持行业“超配”评级,建议关注在产品创设、渠道铺设、品牌效应等方面具备龙头优势的中国太保、中国人寿。评论: 银保“报行合一”,规范渠道费率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产品结构的改革及代理人团队转型的推进,银保渠道价值贡献及保费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截至 2023 年末,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较 2019 年分别同比提升 24%/210%/118%/75%。太保寿险于 2021 年重启银保渠道,2021 年至 2023 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411%。在此背景下,渠道“控费”是促进渠道长期良性发展的核心。图1:上市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单位:百万元)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2023 年 8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首次对人身险公司提出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旨在通过规范费用结构、费用上限等措施,加强针对银保渠道手续费支付流程的监管,降低负债成本,实现保费增长与长期价值的良性循环。此后,监管部门陆续发布《关于银保产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加强渠道控费政策的落地。表1:银保渠道相关政策梳理序号时间政策主要内容12023 年 8 月《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1.要求险企审慎合理的确定费用假设,并鼓励各公司探索佣金费用的递延支付;2.自政策发布日起在产品备案时,要说明银保渠道的费用假设和结构,并按模版列式佣金上限;3.险企要据实列支费用,应于备案材料一致;4.要加强对分公司的管控;5.在 2023 年 8 月 31 日前已备案的产品要补报费用结构和费用上限等内容。22023 年 10 月《关于银保产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费用认定原则,要求保险公司备案的银保渠道产品预定附加费用率,与报备的银保渠道总费用要一致,否则监管部门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32024 年 1 月《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进行规范。保险公司需列明附加费用率期限和结构、严格规范佣金支付流程。同时,监管也将检查重点关注佣金水平超支、费用不真实等问题。42024 年 4 月《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1.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2.明确双方合作层级;3.明确银行代理业务佣金标准。要求委托代理协议约定的佣金率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法人机构产品备案的佣金水平。52024 年 5 月《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银行业保险业要强化监管,严防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资料来源:金管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截至 2023 年末,保险公司已陆续与银行完成合作协议的重新签订。受总佣金水平有所下降、渠道产品及销售节奏调整等因素影响,2023 年四季度以来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幅收窄,银行端短期销售积极性有所下降。根据招商银行披露的数据,受 2023 年前三季度银保渠道保费收入高增影响,其 2023 年财富管理代理保险收入 135.85 亿元,同比增长 9.3%,增幅较 2022 年下降 41.9pt。图2:太保寿险及新华保险银保保费收入(单位:百万元)图3:招商银行零售代理保险保费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 打造“新银保”生态圈从长期来看,以产品和服务为基础构建渠道共同生态是发展方向。银保渠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创设。在资管新规及定价利率下调后,储蓄型保险以下两大核心优势将持续满足市场需求 1)储蓄型保险的投资收益确定性及稳健性使其在目前市场理财产品中脱颖而出,同时投资属性较强的分红险和万能险等产品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小,未来具有较大上升空间。2)年金险等灵活度相对较高的产品通过终身持有、定期给付现金流等方式为被保险人提供可靠的养老保障,有望成为目前老龄化趋势下的“中流砥柱”。同时,过去几年储蓄型保险整体市场份额较小,因此未来有较大上涨空间,以 2019 年为例,国内增额终身寿险总保费收入为 1.9 亿元,仅占行业总保费收入的 0.0084%。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提升对于银行和客群的服务经营。保险公司通过加强对银行客户经理的培训,增强其保险销售技能及对产品的了解,从而从根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养康生态圈的建设也将更好地满足中高净值客户在医疗、健康、养老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客户的长期经营。因此,两者结合将促进保险与银行的共同生态建设。 投资建议:当前,监管针对保险行业各销售渠道强调规范化、常态化经营,助力行业打造差异化竞争格局,回归“保险姓保”。通知将有利于进一步落实银保“报行合一”,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实现保费增长与长期价值的良性循环。银行方面,今年银行渠道相对热销的产品集中在短债类及债基理财、黄金等,部分农商行抓住机遇加大财富管理渠道的拓展。随着本次通知对于银保渠道的放宽,我们预计对农商行财富渠道拓展或带来一定增量。保险公司方面,银保的放开有助于渠道的市场化经营。在手续费规范化后,通知有利于银保渠道向“谁的产品更好卖”转型,因此更加利好在产品创设等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保险公司。我们维持行业“超配”评级,建议关注在产品创设、渠道铺设、品牌效应等方面具备龙头优势的中国太保、中国人寿。 风险提示:渠道保费收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趋同;政策趋严等。相关研究报告:《深圳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险业务空间分析-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延申产险场景》 ——2024-04-26《新能源车险新规征
[国信证券]:银保渠道监管政策导向梳理:银保升级,渠道改善,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29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