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4点理解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4 年 03 月 10 日 宏观点评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 4 点理解 事件:《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 1 万亿元。 核心结论:本次是我国第五次发行特别国债,主要背景是经济下行与结构转型压力并存,旨在稳增长、拉投资、服务国家长期战略。相较过往,本次有三大不同(投向、期限、持续时间)。往后看,本次特别国债大概率还是市场化发行,具体节奏待观察,预计后续央行很可能会对冲性降准。对资产而言,本次对债券偏中性、对股票偏利好。 一、历史看,此前我国共发行过 4 次特别国债(不含 2023 年作为特别国债管理那次),包括 3 次新增、1 次续发。本次是第 5 次发行,主要背景是经济下行与结构转型压力并存,旨在稳增长、拉投资、服务国家长期战略。 >历史看,此前我国共发行过 4 次特别国债,包括 3 次新增、1 次续发。1)1998 年特别国债,主因四大行资本充足率不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亟需补充资本金、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的风险应对能力;2)2007 年特别国债,主因当时出口大幅创汇,需解决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成立中投公司有效管理外汇储备;3)2017 年续发特别国债,主要是针对 2007 年到期的特别国债进行续发;4)2020 年抗疫特别国债,主要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此外,2023 年底增发的 1 万亿国债,纳入赤字率、但也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本次是第五次发行,主要背景是经济下行与结构转型压力并存,旨在稳增长、拉投资、服务国家长期战略。本次发行主要有两大背景,一是当前内需偏弱的客观事实,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疲软、居民消费持续低迷;二是人口下行的大背景下,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基建”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进入转型阶段。因此,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稳增长、拉投资、服务国家长期战略。 二、对比看,相较过往,本次特别国债发行“投向、期限结构、持续时间”均有不同。 >投向上,本次特别国债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专项用于“两重”建设。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本次特别国债将“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包括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期限上,本次特别国债为“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大概率在 10 年以上、即 30 年和 50 年。按照市场划分,“超长期”一般指 10 年以上,即 30 年和 50 年。过去几轮看,1998 年期限为 30 年期,2007 年期限包括 10 年期和 15 年期,2020 年为 5 年期、7 年期和 10 年期。考虑到本轮特别国债是“超长期”,对应项目“投入周期长”,因此整体发行期限大概率长于过往,很可能是 30 年期或者 50 年期。 >持续时间上,本次特别国债将连续几年发行,主要有三点考量。过往看,特别国债的发行往往是应对外部冲击而推出的临时性政策,而本次特别国债则将“连续几年发行”。我们理解有三方面考量,一是项目“投入周期长”,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二是经济转型难以一蹴而就,转型阶段需要财政持续发力、托底经济;三是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持续增加,中央加杠杆是大趋势、无论是以特别国债或者其他准财政的方式。 三、往后看,重点关注三点:发行方式、发行节奏、实物工作量形成情况。 >本次特别国债可能还是市场化发行,具体节奏仍需观察。特别国债的发行逐步从定向发行转向市场化发行(1997 年完全定向发行、2007 年多数定向发行+少量公开发行、2020 年完全市场化发行),预计本次特别国债发行大概率还是市场化发行。节奏上,考虑到 PSL、国债、专项债等其他财政工具可能同步使用,具体节奏仍需观察。 >财政规模已定,后续重点关注落地情况,尤其是实物工作量形成情况。综合考虑赤字、特别国债、专项债,2024 年广义财政赤字规模有望达 8.96 万亿、较去年预算赤字多增 1.28 万亿,对应广义财政赤字率为 6.6%、较去年预算抬升 0.5 个百分点。后续重点关注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情况,尤其是水泥、沥青、挖掘机等中观指标。 四、资产看,特别国债发行有助于拉动内需、提振信心,对权益市场应偏利好,重点关注后续能否拉动实物工作量改善;对债券市场而言,实际影响取决于宽信用进展和央行对冲力度,预计本次对债券影响可能偏中性。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 穆仁文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3060001 邮箱:murenwen@gszq.com 相关研究 1、《32 字极简解读—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 6 大信号》2024-03-05 2、《“三大工程”是关键—2023 年财政回顾与 2024 年展望》2024-02-01 3、《超预期降息的 5 点理解》2024-02-20 4、《PSL 重启的 5 点理解》2024-01-04 5、《“意外”增发 1 万亿国债,怎么看、怎么办?》2023-10-25 2024 年 03 月 10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历次特别国债发行背景、规模、资金来源等 发行时间 发行背景 规模 资金来源 资金用途 1998.8 四大行资本充足率不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体系风险应对能力较差 2700 亿 央行降准释放认购资金(存款准备金率由 13%下调至 8%) 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 2007.8 出口大幅创汇,需解决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成立中投公司管理外汇储备投资 1.55 万亿 定向发行来源于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置换;公开招标来源于个人和机构 购买外汇储备成立中投公司 2017.8 部分 2007 年发行的特别国债到期续发 6964 亿 定向发行来源于央行;公开招标来源于个人和机构 对接到期特别国债产品 2020.6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1 万亿 个人和机构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3.11(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承压 1 万亿 个人和机构 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货币市场、长安街知事、地方政府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4 年 03 月 10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免责声明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3-10
国盛证券
3页
0.57M
收藏
分享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4点理解,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7M,页数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中证红利交易拥挤度(百分位数)
综合
2024-03-10
来源:大类资产风险定价周度观察:24年3月第2周
查看原文
微盘股指数交易拥挤度(百分位数)
综合
2024-03-10
来源:大类资产风险定价周度观察:24年3月第2周
查看原文
风格指数交易拥挤度(百分位数)
综合
2024-03-10
来源:大类资产风险定价周度观察:24年3月第2周
查看原文
3 月第 1 周各类资产收益率(%)
综合
2024-03-10
来源:大类资产风险定价周度观察:24年3月第2周
查看原文
主要产业链中观景气跟踪
综合
2024-03-10
来源:行业比较周跟踪:A股估值及行业中观景气跟踪周报
查看原文
重点行业估值
综合
2024-03-10
来源:行业比较周跟踪:A股估值及行业中观景气跟踪周报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