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办法点评:统一评估管理标准,助力长护险健康长远发展
行 业 研 究 2023.12.16 1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保 险 Ⅱ 行 业 事 件 点 评 报 告 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办法点评:统一评估管理标准,助力长护险健康长远发展 分析师 许旖珊 登记编号:S1220523100003 联系人 贾舒雅 行 业 评 级 : 推 荐 行 业 信 息 上市公司总家数 19 总股本(亿股) 2,152.65 销售收入(亿元) 47,619.19 利润总额(亿元) 2,876.20 行业平均 PE 12.81 平均股价(元) 21.04 行 业 相 对 指 数 表 现 数据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相 关 研 究 《上市险企 23 年 11 经营数据点评:寿险累计增速放缓,聚焦明年业务增长》2023.12.16 《保险行业观点更新:资负改善预期增强,建议把握保险板块底部配置机会》2023.12.02 《保险行业 23 年 10 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增速承压,财险稳健增长》2023.11.27 《上市险企 23 年 10 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表现符合预期,非车险拖累财险表现》2023.11.18 事件:近日,为规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更好保障参保人合法权益,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了《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遵循原则、各级医保部门职责等,对评估机构、人员以及标准流程进行规范。主要内容涵盖以下五个方面:1)对开展评估的机构实行定点管理。鼓励支持发展独立的评估机构,强调定点评估机构不得同时承担依评估结论而开展的长期护理服务工作,不得同时承担经办工作。2)明确评估人员职责和基本条件。评估人员需具备医学、护理、康复、心理、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2 年(含)以上。3)评估标准统一规定。统筹地区医疗保障部门统一执行,探索建立评估结果跨部门互认机制。4)规范评估流程,提出评估结论应经过至少 2 名评估专家的评估确认。5)规定医保行政部门、经办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明确不同违法违规情形的处理措施。 《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失能评估准确性、公平性,有利于长护险健康长远发展。《管理办法》出台后,将产生三方面积极影响:1)保障参保群众公平享受护理待遇。过去对长护险的服务机构以及服务标准界定不准确,机构之间、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明确参与评估实施和管理的各方权责分工,厘清职责边界,优化管理效能。2)确保制度长远可持续。通过加强评估以及监督管理,有利于规范准入流程、提高透明度,防范服务滥用。3)推动相关领域协同发展。通过明确评估人员以及机构管理要求,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规范化职业化建设,缓冲未来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的医养护压力。 长护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参保人数约 1.7 亿人。长护险旨在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和费用保障。自 2016 年以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累计覆盖 49 个试点城市。2022 年长护险基金收入 240.8 亿元,基金支出 104.4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 7679 个,护理服务人员 33.1 万人。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参保人数约 1.7 亿人,通过失能等级评估、享受待遇人数累计超 200 万人。自试点建立长护险制度以来,人均报销水平每年约为 1.6 万元,基金支付占到个人基本护理费用的 70%左右,有效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护理压力。 未来护理需求缺口超万亿,长护险空间有望随老龄化加深持续扩大。根据《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中国城镇地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研究》,从资金结构上看,目前家庭支出仍旧是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费用的主要来源,占比为 96%,社保长护险仅占约 3%。随着未来老龄化的持续加深以及少子化趋势延续,社会护理需求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瑞再研究院的预测,至 2040 年,护理需求的市场缺口将达到 3.8 万亿元。 上市险企长护险覆盖近 7 成参保人群,未来有望进一步集中。上市险企在长护险业务方面加速布局,截至 2022 年已覆盖超一亿人,占长护险总参与人群的近七成。在相关布局规划上,头部公司积极推进长护险产品的创新研发,打通上下游医疗、康养产业链,积极开展个人商业护理险,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赋能。未来长护险需求将持续增长,或将引领保险行业进入新的增长曲线。头部公司有望凭借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更智能化的系统降本增效,在健康管理与护理业务上持续领先。 方 正 证 券 研 究 所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16%-9%-2%5%12%19%22/12/16 23/2/27 23/5/11 23/7/23 23/10/4 23/12/16保险Ⅱ沪深300保险Ⅱ 行业事件点评报告 2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s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推荐评级,资产端近期边际改善预期增强,建议积极把握板块配置机会。估值方面:截至 12/15 收盘,A 股四家险企平均静态/动态 PEV 0.46x/0.40x,均处于历史分位底部,下行风险小。负债端:短期看,个险开门红预录入进度超预期、银保渠道重签约基本完成,3.0%预定利率产品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竞争力强,1Q24 各家开门红有望延续增长。长期看,长护险需求未来随老龄化加深持续提升的确定性高,或将成为保障型产品未来新的增长点,同时有望辅助储蓄型保险的销售,蓝海市场利好布局早、市场占有率高以及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头部公司。资产端:近期活跃资本市场政策陆续落地,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我国经济稳健发展、持续向好态势不改。经济修复预期增强背景下,保险板块估值有望修复。强烈推荐低估值、高弹性,且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的新华保险,以及队伍质态持续改善或经营稳健的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友邦保险。财险建议关注业绩有望显著改善的众安在线,经营稳健的中国财险、中国人保。 风险提示:1)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权益市场波动,信用风险暴露;3)利率持续下行。 保险Ⅱ 行业事件点评报告 3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s 图表1:长护险相关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梳理 时间 颁布主体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23.12 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医保发〔2023〕29 号 主要对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评估标准、评估流程等作出规定,规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更好保障参保人合法权益 2021.12 银保监会 《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65号) 鼓励保险公司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服务内容及流程、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护理机构管理等多维度提升其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水平,并通过市场监管、行业自律等途径,提升服务效能 2021.12 国务院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发[2021]35 号) 建设普惠养老网络,支
[方正证券]:保险行业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办法点评:统一评估管理标准,助力长护险健康长远发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9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