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经济与大类资产深度观察第2期:14日中美经贸谈判重启,海外风险事件频发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专题研究 2019年02月10日 李超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6060002 研究员 010-56793933 lichao@htsc.com 张浩 +86 10 56793946 联系人 zhang-hao@htsc.com 1《宏观: 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2019.01 2《宏观: 联储预计按兵不动,中美谈判认知或仍存差距》2019.01 3《宏观: 信用释放的困境与解决》2019.01 14 日中美经贸谈判重启,海外风险事件频发 海外经济与大类资产深度观察第 2 期 20190128-20190210上周大类资产表现回顾:欧美股市涨跌互现,国债收益率集体下行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上行,震荡为主,其中道指和纳指均连涨七周。短期反弹并非反转,现阶段的反弹是对前期负面因素叠加导致过度悲观预期的修正,VIX 指数的快速回落凸显当前市场可能偏乐观,谨防风险事件冲击造成损失。主要发达国家长端国债收益率集体下行。欧元区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经济增长前景及通胀预期下调导致欧元兑美元录得 4 个月来最大周度跌幅,叠加避险情绪推升美元走强,受强美元影响黄金和石油价格因此小幅回落。我们认为,结合美元长周期趋弱和防风险视角,黄金仍有配置机会,同时各国央行积极增持黄金储备也有助于推升金价。 14 日中美经贸商谈于北京继续进行,中美领导人 3 月前面谈几无可能 美国想要的主要有三个点:1)缩减贸易逆差;2)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改革开放方面;3)美国要求定期评估中国贸易和改革进展。我们认为,中美谈判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由于分歧较大双方较难达成一致,我们预计中美谈判周期将会拉长,中美贸易谈判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胶着状态。莱特希泽与姆努钦将于 14 及 15 日在北京继续和中方进行经贸商谈。但据彭博报道,特朗普表示不会在 3 月 1 日前会见习主席。我们认为,两国领导人会晤对推进中美经贸谈判有重要指引。而谈判期内“习特会”未能成行或侧面预示中美经贸谈判超预期的可能性在降低。 英国脱欧仍未明朗,意法“交恶”关系紧张,美俄纠缠中导条约 梅称英国将于 3 月 29 日按时脱欧,脱欧大结局将逐步“拨云见日”,一方面梅积极推动与欧盟、工党代表等相关人员的谈判,力求在“最后一秒”达成协议;另一方面英财政部等已着手拟定无协议脱欧的过渡条款,我们认为,如梅未能达成协议,在延期和硬脱欧之间,前者出现概率相对较高。因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领袖会见法国“黄马甲”代表,法国宣布召回驻意大使,以抗议意大利方面干涉法国内政。美俄就《中导条约》再起纷争,伊朗试射新型中远程导弹,美俄摩擦、伊朗秀“肌肉”等行为可能为未来出现局部冲突埋下伏笔,谨防地缘政治风险或对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美联储全年或不加息,为缩表争取最后的时间 我们下调全年加息次数由 2 次至 0 次,原因如下:1)资产负债表正常化是为了准备好下一次应对危机的能力。如果资产负债表不能实现正常化将会导致美联储下次应对危机的能力相对应地受到抑制。我们认为,美联储为了缩表争取最后的时间,可能会采取暂不加息的策略。2)鲍威尔表示下一步完全取决于数据。由于政府部门此前停摆以及后续可能的发酵将导致经济数据的延后,或会影响联储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3)贸易局势的不明朗,鲍威尔表示对于贸易存在实实在在地担忧。4)全球经济扩张已经减弱、通胀处于相对低水平的背景下,美联储放慢加息进程不再处在一个两难境地。 欧盟委员会下调增长前景及通胀预期,经济低迷孕育政治摩擦 欧盟委员会将欧元区 2019 年经济增长预期由 1.9%下调至 1.3%,2020 年增速预期从 1.7%下调至 1.6%。同时,将 2019 年欧元区预期通胀增速放缓至 1.4%;作为欧盟重要增长动力的德国,其经济的好坏是判断欧元区整体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欧盟委员会将 2019 年德国经济增速预期从 1.8%下调至 1.1%,预示欧元区头号马车增长动力放缓。此外,欧盟委员会调低通胀预期主因是近几个月来油价的快速下行。经济低迷情况下,欧元区内部分国家关系紧张,“同甘”不难,但能否“共苦”有待商榷。我们认为,英国脱欧、意法交恶、民粹势力抬头等政治摩擦将冲击欧元区经济前景。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节奏超预期,贸易摩擦事态升级冲击市场风险偏好。中国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相关研究 宏观研究/专题研究 | 2019 年 02 月 1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一、海外政策及事件跟踪 14 日中美经贸商谈将于北京继续进行,中美领导人 3 月前面谈几无可能 刘鹤如期访美,中美经贸谈判仍处胶着局面。1 月 30 至 31 日,刘鹤带领中方团队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带领的美方团队在华盛顿举行经贸磋商。本次谈判的核心目的是落实两国元首于 2018 年 12 月 G20 峰会期间达成的阿根廷共识,从美方发布的《美国关于与中国谈判的声明》来看,双方就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盗窃问题、扭曲产业补贴等方面进行了磋商。同时,美方“声明”明确表示:“中美双方表示了愿意参与所有重大问题的良好意愿,并且各个谈判会议以富有成效和技术性的讨论为特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我们的分歧。美国特别关注在结构性改革和减少贸易赤字方面达成有意义的承诺。”但也提出:“如果美国和中国截止 2019 年 3 月 1 日不能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美国将会增加关税。” 我们将“美国想要什么”以及“中国能满足什么”相对应地进行了梳理,美国想要的主要 有三个点:1)缩减贸易逆差;2)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改革开放方面。 美方代表莱特希泽直指中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和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过多;3)美国要求定 期评估中国贸易和改革进展。正如我们此前预判,由于中美双方分歧较大,核心问题如结构性改革、强制技术转让等,较难谈出超预期结果,而缩减贸易赤字方面,我们认为,在扩大进口并倒逼国内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中方或能提升一定主动性;我们认为,中美贸易谈判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由于双方分歧较大,中美较难达成一致,很难谈出实质性进展。考虑双方就核心议题的认知分歧较大,我们预计中美谈判周期将会拉长,中美贸易谈判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胶着状态。 莱特希泽与姆努钦将于 2 月 14 日、15 日在北京继续和中方进行中美经贸商谈。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将于 2月 14 日至 15 日在北京,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将在不久前华盛顿磋商(1 月 30 日、31 日)基础上,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一步深入讨论。美方工作团队将于 2 月 11 日提前抵京。 特朗普表态 3 月前不会与习主席会面。据彭博社报道,特朗普表示不会在 3 月 1 日前会见习主席,但两人可能在“稍晚”时间进行会晤。继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中美经贸谈判经历了“边打边谈”到“落实阿根廷共识”的阶段性目标调整,其中 G20 期间的“习特会”是重要分界点。我们认为,两国领
[华泰证券]:海外经济与大类资产深度观察第2期:14日中美经贸谈判重启,海外风险事件频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39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