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专题研究:AD领域单抗药进展不断,关注国内研发进展及大分子CDMO全球需求改善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01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023年10月20日AD领域单抗药进展不断,关注国内研发进展及大分子CDMO全球需求改善医药行业专题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摘要及投资建议◆ AD患者人群庞大,市场前景广阔。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认知正常和AD痴呆的中间阶段,具有向AD痴呆转归的高可能性。WHO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痴呆症患者,其中60%-80%为AD患者。2022年美国65岁以上的AD患者约有650万,并且预计到2060年将增长至1380万。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AD患者约为983万人,MCI患者约为3877万人。◆ AD领域新药研发难度极大,近期AD领域单抗药物研发进展不断。自2003年以来美国仅有Aduhelm一款AD新药获批,且疗效具有争议,商业化未获成功。近期AD领域单抗药物研发进展不断,极大提振了AD领域创新药研发信心和预期。2022年9月,卫材/渤健公布了其Aβ 单抗仑卡奈单抗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III期临床Clarity AD的试验结果,基于这一结果,2023年7月6日,FDA批准了仑卡奈单抗在美国完全获批,仑卡奈单抗成为了20年来首款获得FDA完全批准的AD新疗法。目前仑卡奈单抗已向中国药监局提交了上市申请,并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2023年7月17日,礼来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发布了 Aβ 单抗 Donanemab 的 III 期临床试验 TRAILBLAZER-ALZ 2 完整结果,基于这一结果,礼来已于2023年Q2向FDA提交了上市申请。目前Donanemab在中国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关注国内AD新药研发进展,国产创新药阶梯式布局。目前,在国内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针对AD的新药共有34款;处于III期及以后的产品以进口产品为主,并聚焦在Aβ靶点,包括渤健/卫材的仑卡奈单抗,礼来的Donanemab和Remternetug,渤健的Aducanumab,罗氏的克瑞珠单抗和甘特珠单抗;此外还有BACE1靶点的两款药物,礼来/阿斯利康的Lanabecestat和卫材的Elenbecestat。国产新药中:绿谷制药的甘露特纳已获批上市;长春华洋/通化金马的八氢氨吖啶已处于III期临床;处于II期临床的有康缘药业、先声药业、海正药业等公司的产品;处于I期临床的有先声药业、东阳光、恒瑞医药、新华制药等公司的产品;批准临床的有信立泰、石药集团百克生物等公司的产品。◆ AD研发进展有望进一步催化需求,全球生物大分子CDMO供需格局预期持续向好。AD人群庞大,且单人用药量较大,市场需求量大,有望进一步催化全球生物大分子CDMO行业需求。我们认为随着AD领域单抗类药物的积极进展,有望改善现有生物大分子CDMO的供需格局。投资建议:◆ 关注AD领域药物研发进展,关注恒瑞医药、先声药业、新华制药、康缘药业、东阳光、通化金马等;AD筛查与诊断方向关注造影剂、AD检测试剂盒等方向,东诚药业(18FMNI-958)、诺唯赞、热景生物等。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等,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1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目录C O N T E N T SAD领域新药突破不断02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人群庞大0104CDMO下一风口将至205风险提示AD领域在研药物梳理03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人群庞大01.3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AD及AD引起的MCI1.1图表1:AD疾病发展过程资料来源:2023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民生证券研究院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导致认知障碍、精神行为问题和社会及生活功能丧失。◆ AD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临床前AD(preclinical AD)、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D, MCI due to AD)和AD源性痴呆(dementia due to AD),AD源性痴呆又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阶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认知正常和AD痴呆的中间阶段,具有向AD痴呆转归的高可能性。MCI的病因分为前驱期AD所致MCI、脑血管病所致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MCI-CVD)、血管危险因素所致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vascular risk factors,MCI-VRF)和其他原因所致MCI。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AD患者人群庞大1.2图表2:1990年至2019年我国主要疾病死因顺位变化资料来源:中国阿尔兹海默病报告2021,民生证券研究院5◆ WHO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痴呆症患者,其中60%-70%为AD患者。◆ 美国2022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65岁以上的AD患者约有650万,并且预计到2060年将增长至1380万。◆ 根据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AD约983万人,MCI约3877万人。◆ 1990年至2019年我国AD及其他痴呆的死因顺位变化:2019年,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前5位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和AD。过去30年间,我国因AD导致死亡的顺位从1990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5位。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AD及MCI国外诊疗指南 1.36◆ 抗AD一线治疗药物:EFNS及APA指南均一致推荐FDA批准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及谷氨酸N-甲基-口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为AD的一线治疗药物,无论是从其病理机制还是临床大量的研究均验证了其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AChEIs治疗轻度、中度AD患者的认知和非认知症状有效(Level A),也有研究支持AChEIs用于重度AD患者的治疗。美金刚治疗中、重度AD患者认知和非认知症状有效(Level A),非认知症状(激越、妄想)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症状(Level B),指南指出美金刚也可用于轻度AD患者的治疗。◆ 联合用药获益更大:2008年ACP和AAFP的指南明确指出,虽然目前的治疗药物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但很难让患者及家属感觉到症状的显著改善。EFNS及APA指南指出,联合AChEI和美金刚治疗比单独应用AChEI更有效,两者联合有相互增效
[民生证券]:医药行业专题研究:AD领域单抗药进展不断,关注国内研发进展及大分子CDMO全球需求改善,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5M,页数4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