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港股投资策略:孕育伟大,2019的历史性机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海外市场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海外市场研究 港股 [Table_IndustryInfo]2019 年港股投资策略 2019 年 01 月 02 日 [Table_BaseInfo]一年该行业与恒生指数、标普500、纳指走势比较 相关研究报告: 《港股 12 月策略:恒指的安全边际在哪里?》 ——2018-12-06 《行业重大事件快评:短期板块承压,长期投资价值或逐步体现》 ——2018-11-21 《港股 11 月策略:该关注美国地产价格了》 ——2018-11-05 《国信证券-阿里系体育用品行业销售数据 10 月版:行业回暖初现,品牌大面积回升》 ——2018-11-05 《国信证券-港股行业数据库:体育用品行业阿里线上 9 月销售数据》 ——2018-10-10 证券分析师:王学恒 电话: 010-88005382 E-MAIL: wangxueh@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4030002 证券分析师:何立中 电话: 010-88005322 E-MAIL: helz@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6110003 联系人:荣泽宇 电话: 010-88005307 E-MAIL: rongzeyu@guosen.com.cn 联系人:丁诗洁 电话: 0755-81981391 E-MAIL: dingshijie@guosen.com.cn 独立性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其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Table_Title]海外市场专题孕育伟大:2019 的历史性机遇 美股正开启为期数月的回调,但不会出现 08 年级别股灾受到 1)加息 2)EPS 增速见顶 3)房价、销量下滑 4)缩表等因素影响,美股正在开启为期数月的回调,但这不是牛市的终结,而是一次中继走势,测算 19 年标普底部区域在 2350 一线,下半年加息态度更明朗,或将重回升势。此外,19 年资本将慢慢向新兴市场倾斜,上半年美股的风险偏好会影响港股走势,下半年港股对美股将逐渐走强。 从周期视角看 2019 年不是类比 2012,而是 2005 年从去杠杆的历程,M2 与 GDP 增速出现倒挂分别发生在:2004-2005 年,2007-2008 年,2011-2012 年,以及 2017 年至今,大体对应了中国股市的四个底部区域。我们将四个底部位置归纳为两次去杠杆( 1998-2005)、(2011-2018/2019),并阐述了它们的演进历程。1)1998-2005 去杠杆促进了中国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变,2011-2018/2019 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第三产业的发展。2)去杠杆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伴随着大宗商品价额快速下跌的市场化过程,第二阶段是政策化的加速出清;目前中国传统产业正在去杠杆的第二阶段,同时,所处美元指数下跌周期/大宗商品上升周期,这与 2004-2005 是一致的。 大盘的整体风格还在价值股/周期股中科技周期目前处在人工智能的上半场。它力量还在积聚,我们可以在云计算/SAAS/5G/大数据/物联网/并行运算等方向找到结构性投资机会,而不应该寄希望于小股票、科技股能够走出 2012-2015 年那个级别的全面的、大幅的、普涨的行情,因此,大盘的整体风格还在价值股/周期股中。 2019 年正孕育着的历史性机遇从 19 年之后的 2、3 年,我们将有机会看到:量的边际改善价格的改善更多(产能出清)传统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更多(叠加了量、价、以及存活企业份额的进一步集中,以及 CAPEX 的进一步下降)A 股 ROE 的全面提升全球资本的回流(美元贬值,继续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资本市场的繁荣,即估值与盈利的向上双击。 港股 2019:从弱周期到强周期我们认为,2019 年上半年港股依旧处在振荡寻底的过程,下半年筑底向上。从择股角度:上半年 1)配置香港本地公用事业股;2)弱周期,流动性强的软件/互联网、游戏、教育、服装板块、物业公司等板块的龙头;3)估值优势的地产、银行龙头;4)政策预期的基建受益标的。下半年高度关注商品价格走势,逐渐开始布局证券/保险/银行、周期上游标的,为 2020 年之后的行情打好基础。从择时角度:在港股的两个重要支撑位 23400 附近,21650 附近,寻找反弹/反转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海外出口下行的风险,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及全球升息周期对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30.00-10.0010.0030.0017/1218/318/618/9恒生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2 投资摘要 我们去年在《2018 年港股策略:慢牛徐行还是前扬后抑》中,提出 18 年的走势大概率是前高后低。在去年 12 月市场表现乐观、风险偏好高企时,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压力颇大,市场回应寥寥。如果当时的意见目前来看,能有一点点的建设性,也源于我们长期建立的周期思想和小心谨慎的求证态度。站在 2018年尾,展望 2019 年,我们与市场相同的是:对于短期的走势仍需要观察;而不同的则是,我们尝试着回答——如果港股或 A 股目前低过它应有的价值,未来是否有机会,什么级别的机会,机会在哪里?坦白的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它涉及到“经济 V 型还是 L 型” 之争,涉及到“走老路与走新路”之辨,涉及到对“三去一降一补”的理解高度和深度,涉及到对中美贸易形势、全球经济形势的研判… 需求在何方?就和股票市场的低点一样,事后看才清晰无比,事前看朦朦胧胧。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理解和总结过去,期望以一个小的视角来窥豹一斑。这个视角是“去杠杆”,我们解构了四次去杠杆的过程,和产生的四次同步熊市(2004-2005、2008-2009、2011-2012、2018-今),我们意外的发现:短期的去杠杆的征兆表现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而我们把四次去杠杆分为两次产业升级大背景来看,历史给我们的规律总是惊人的相似:包括 1)产能的出清过程总是市场化在前,政策又强化了这个过程;2)中国不宜妄自菲薄,其需求影响了世界(大宗商品走势,宏观经济),十年前如此,未来更是如此;3)长期的供给侧改革之后,会使得存活下来的工业部门价格更有弹性;4)这种弹性大到影响着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5)同时,当这种预期形成之后,会改变汇率的强弱关系,以及资产在新兴/发达经济体的配置变化。 不言而喻,股市的长期机会,来自于 ROE 全面的、系统的、持续的提升。如果我们判断正确的话,未来可以见到:1)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中国工业部门过剩产能将得到严格的、持续的控制和优化;2)未来工业部门的盈利,尤其是传统工业部门的盈利将会有着一次剧变,这次剧变,将会带动全 A 股的盈利能力系统性提升;3)而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我国政府又能够高度汲取历史经验,重视经济结构的转
[国信证券]:2019年港股投资策略:孕育伟大,2019的历史性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85M,页数8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