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国内数据盘点:经济拐点的“强心剂”?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报告·宏观点评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1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宏观点评 20231006 假期国内数据盘点:经济拐点的“强心剂”? 2023 年 10 月 06 日 证券分析师 陶川 执业证书:S0600520050002 taoc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邵翔 执业证书:S0600523010001 shaox@dwzq.com.cn 相关研究 《假期海外市场跌够了吗?》 2023-10-05 《风波又起!这次美国政府关门影响有多大?》 2023-09-30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 数据似乎在不断验证国内基本面正在重回增长正轨,但对市场来说可能还不够:CPI 及 PPI 触底回升、制造业 PMI 重回扩张区间、信贷反弹,但 A 股节前依旧筑底,汇率疲软。今年国庆假期正好处于“触底回升”这一特殊的宏观背景下,其数据成色自然成为节后市场进一步检验经济回升的重要窗口。出行的“狂热”有目共睹,而且长假人均消费首次超过 2019 年,这是好的信号,但从今年看出行消费对地产消费的外溢性不足、替代性有余,节后地产市场能否接棒依旧值得观察,我们认为本次国庆假期的“成绩单”可能离市场的完全企稳尚有距离,第四季度经济与市场回升还需更有力的政策支点:化债与第二轮地产松绑。 ◼ 出行意愿足是疫情后消费最大的特点,今年的“双节”同样不例外。据每经网统计,今年国庆长假有 94.7%的受访对象假期出游意愿为非常强烈或比较强烈。中秋与国庆的“双节合体”促使市民出行集中释放,作为疫情优化调整后首个超级黄金周,多项出行类指标显现出居民出行意愿已回归至疫情前水平。“双节”期间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位居近五年来最高位;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日均流动量也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比 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 11.5%。同时,今年假期期间国内外航班量“节节攀升”,国内与国际航班执飞班次均明显超过去年同期。 ◼ 消费:有望超 2019 年同期。旅游方面,文旅部公布假期前七天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 78.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132.6%,由于本次假期多一天的“助攻”,2023 年双节假期的旅游收入与人次大概率均恢复至 2019年同期水平之上;假期前七天人均消费 886 元也超过了 2019 年 830 元的水平。反映疫后“复阳”担忧消散后首个国庆长假居民消费再迎释放,消费信心有望回归正轨。 多项服务与商品消费也受“出游热”的溢出效应提振:根据美团数据,本次长假全国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53%,餐饮堂食消费规模更是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254%;唯品会数据显示,假期前夕旅行用品销量同比增长 10 倍;自驾游热度攀升支撑购车需求,交通运输部节前预计本次假期公路出行量将创历史新高,乘联会口径 9 月 1 至24 日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达 13%。 观影方面,根据猫眼口径 2023 年国庆假期总票房预计将超 27 亿元,同比增长 82.7%,距离 2019-2021 年约 40 亿元的水平虽仍有一定差距,但部分可能源于疫后居民集中旅行带来的替代效应。假期前七天猫眼口径观影人次同比增长 66.2%,节内走势与票房相似,票价同比温和上涨约3%。 ◼ 地产:看的比买的多,挂牌的比成交的多,“金九银十”尚待检验。地产销售在长假的表现则相对温和,9 月地产销售整月环比回升,而同比仍低位运行,新房与二手房数据分化:9 月 30 城口径新建商品房销售同比-24.4%仍处低位,受“认房不认贷”政策影响二手房成交显著好转,9 月 13 城口径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转正至 17.9%,而克而瑞口径 9 月百强房企业绩同比录得-29.2%,仍为近五年最低值。从趋势上看,进入 9月下旬后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同比数据均开始回落,市场逐渐降温,体现新政发力的持续性以及对楼市“金九银十”的托举作用仍需观察。 ◼ 制造业:拨开 PMI 重返扩张区间的“面纱”。时隔五个月之久,9 月制造业 PMI 终于重返景气区间,不过此次 PMI 的上行存在极端天气褪去后的季节性因素加持。拨开季节性因素的“面纱”,我们认为 9 月制造业 PMI 的回暖有两大“彩蛋”:一是供需两端仍处于复苏轨道中:9 月代表需求的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以及代表生产的生产指数均有上升,尤其是环比上升 1.1pct 的新出口订单显示出外需修复弹性较大。二是市场价格继续保持联动上升态势,且两者上升幅度均强于季节性:9月企业采购意愿的增强对 PMI 购进价格指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带动产品销售价格趋稳回升,这也将进一步利好工业企业的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宏观点评 东吴证券研究所 2 / 11 润表现。 工业复苏还未过“万重山”。近期工业端不时传来“好消息”——制造业 PMI 不断上升、工业企业利润也成功触底反弹,但我们认为目前工业端的修复尚不稳固。9 月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超过 58%,且 9 月PMI 进口指数的大幅回落也印证了距离需求的完全修复还有距离。目前新一轮被动去库已开启,而进入到补库阶段仍有待时日。 ◼ 通胀:工业品价格节前涨跌互现,食品价格平稳。节前用电及冬季储备需求上升,动力煤价格于 9 月 22 日当周周环比显著上涨;水泥价格企稳,9 月最后一周环比转涨 0.5%;螺纹钢、玻璃价格 9 月最后一周环比回落;海外方面,进入 10 月后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更高更长”的担忧盖过了沙特与俄罗斯减产带来的供应紧张,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已从 9月末高点 98.1 美元/桶骤跌至 10 月 4 日的 92.0 美元/桶。 食品方面,假期前供应充足,9 月最后一周农产品价格指数周环比持平:其中猪肉价格周环比持平,鲜菜鲜果价格周环比分别下降 0.3%、0.1%。预计 9 月 CPI 环比因季节性涨价 0.2%,同比温和增加 0.1%。 ◼ 流动性:预计节后资金面持续偏紧,9 月信贷反弹。跨季叠加假期效应大幅推升节前资金利率,9 月 28 日 DR007 及 R007 利率分别跃升至2.24%及 2.57%,9 月最后一周 10 年期国债利率维持在 2.70%上方。票据利率 9 月末显著拉升,9 月整体呈中枢回升趋势,或反映信贷投放节奏边际加快。节后(10 月 7 日-12 日)逆回购天量到期超 2.4 万亿元,叠加 10 月 MLF5000 亿元的到期量以及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对流动性的抽离,我们预计节后资金面延续偏紧态势。 ◼ 风险提示:东盟、俄罗斯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对外需拉动不足。欧美经济超预期陷入衰退,拖累我国出口。政策出台过慢,导致经济动力和市场信心再次下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宏观点评 3 / 11 图1:今年国庆长假有 94.7%的受访对象假期出游意愿(比较)强烈 注:调查对象为 1928 人 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2:“双节”期间地铁客运量已超过 2019 年水平 图3:“双节”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日均流动量高于疫前水平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
[东吴证券]:假期国内数据盘点:经济拐点的“强心剂”?,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2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