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智库+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现状报告:股票市场篇(2022)
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摘要一2022 年中国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1)募资额下降,但仍位列全球首位。受宏观经济景气度的影响,2022 年 A股 IPO 和再融资募资总额同比减少 13.4%和 14.2%。但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A 股 IPO 表现仍旧亮眼,上交所、深交所 IPO 融资额分别名列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2)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支持。在沪深交易所获得融资的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比有所提升。同时,北交所拓宽了小型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渠道,拉动了股转系统的中小微企业挂牌、定增、转板,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卓有成效。3)更多信息技术企业获得股权融资机会。于 A 股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41.3%,募资额同比增长 102%。此外,于股转系统挂牌的软件与服务、技术硬件与设备企业数同比增加 3.4 倍。目前,股票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仍较低,未来应继续推动 IPO、再融资常态化,继续引导资金为成长型、创新型企业提供支持。 北大汇丰智库宏观金融组(撰稿人:岑维、吴佳璇、谢玉欢。)成稿时间:2023 年 4 月 7 日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chengyun@phbs.pku.edu.cn)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专题报告系列1一、首次公开发行(IPO)1、A 股 IPO 热潮有所降温但仍领跑全球,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 IPO主力以证券网上发行日期为统计口径,2022 年中国 A 股上市新股数量为 416 家,较 2021 年减少 104 家(-20%)(图 1),IPO 融资总额为 5223 亿元,较 2021 年下降 806.7 亿元(-13.4%)(图 2),A 股 IPO 市场活跃度相较于前两年有所下降。其中,上证主板的降幅最突出,新股数量同比下降 65.5%,IPO 募资总额则同比大跌 74.3%,是 A 股 IPO 总量下降的最大因素。深证主板、北证是实现新股数量以及募资总额同比“双增长”的两大板块。图 1: 交易所市场新股数量(单位:家)图 2: IPO 募资总额(单位:亿元)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备注:北证 2021 年 11 月 15 日之前数据为原新三板精选层的新股发行数据(下同)。但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 A 股 IPO 表现仍旧亮眼,体现较强韧性。据统计,2022 年全球 IPO 融资额仅为 1800 亿美元,较 2021 年的 4680 亿美元大幅下滑61.5%1。而中国 A 股 IPO 市场在全球 IPO“寒冬”中仍表现突出,IPO 数量和募资总额超过全球其他各大市场,上交所、深交所 IPO 融资额分别名列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2。在海外流动性大幅收紧的背景下,国内宏观流动性仍保持合理充裕,1 参考消息(2022-12-16)“中国 IPO 融资额占全球“半壁江山””,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343784857425703&wfr=spider&for=pc2 中国新闻网(2022-12-14), “德勤:2022 年上交所和深交所 IPO 融资额列全球第一第二位”,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现状报告——股票市场篇(2022 年)2全面注册制的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了中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股权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图 3: 2021-2022 年 IPO 新股数量板块分布图 4: 2021-2022 年 IPO 募资总额板块分布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备注:外圈为 2022 年数据,内圈为 2021 年数据。从上市板块占比来看(图 3),创业板、科创板成为 A 股 IPO 市场主力。从IPO 数量看,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以 145 只新股和 120 只新股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约占 2022 年 A 股 IPO 总数量的 64%。从 IPO 募资总额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以 2431 亿元和 1763 亿元位列前二,约占 A 股总融资额的 80%。2022 年 A 股前十大 IPO 融资额中,有 7 家来自科创板、2 家来自创业板。实行注册制的三大板块(科创板、创业板、北证)的 IPO 新股数量占比从 2020 年 67.1%、2021 年的77.5%稳步提升至 83.7%;IPO 募资额占比也从 2021 年的 61%提升至 2022 年 84%,表明注册制改革有效促进了 IPO 供给的增加,增强了资本市场吸引力,A 股融资功能进一步增强,股市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2、战略性新兴企业 IPO 占比大幅增加分行业看,A 股市场近两年新股以信息技术、工业、医疗保健和材料企业为主,2022 年 IPO 数量占比分别为 35.3%、24.0%、12.7%和 14.2%,募资额占比分别为 40.8%、18.1%、14.7%和 12.8%。其中,信息技术行业 IPO 增长最为突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197009379510022&wfr=spider&for=pc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专题报告系列3新股数量同比增长 41.3%,募资额同比增长 102%。可选消费、日常消费等行业 IPO显著减少,降幅达 50%,这可能与疫情影响下消费低迷等因素有关。金融类企业IPO 数量和融资规模延续下降趋势,2022 年仅有 3 家金融企业在主板上市。图 5: 近五年 IPO 新股数量行业分布图 6: 近五年 IPO 募资总额行业分布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图 7: 2022 年各上市板块 IPO 新股数量行业分布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2022 年,上证主板 IPO 主体中,工业、消费类(包括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行业企业数量占比均达到 30.0%;深证主板 IPO 主体中,工业、可选消费、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 31.6%、15.8%、15.8%;创业板 IPO 主体中,信息技术、工业、材料、医疗保健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 33.8%、24.1%、15.2%、14.5%;科创板 IPO 主体中,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 5
北大汇丰智库+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现状报告:股票市场篇(2022),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96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