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2022年报及2023Q1综述:否极泰来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2023 年 05 月 12 日 电子 2022 年报及 2023Q1 综述:否极泰来 数字 IC:短期业绩承压,库存拐点已至,AI 带动边缘侧需求增长。数字 IC 景气度自 2022 年初步入下行,下游以消费类为主的各公司经营端承压严重,业绩多数下滑。接口芯片公司营收表现亮眼,各公司均实现营收增长。2023Q1 下游需求低迷延续,叠加春节放假影响,业绩延续下滑趋势。2022 年各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新品推出、品类迭代及新领域开拓三大方向展开,有望在本轮库存周期结束后迎来新一轮增长,而 AI 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将带动以视觉及听觉为入口的边缘侧需求增长。 模拟 IC:库存低位,价格止跌。整体料号 3 月跌幅收窄,部分料号价格回暖。预计 Q2 价格进一步趋于稳定。行业库存持续去化,2022Q4 板块存货呈上升趋势,主要系原材料增加;而大部分企业产成品库存皆已回落,国内产品在原厂及经销商库存基本修复至正常水位。 存储:价格逐步企稳,关注 AI 带动存储需求增长以及利基市场国产机遇。存储行业自 2022 年以来景气度逐步下行,以消费、智能手机、PC 为主的细分领域需求疲软,叠加高库存压力,国内外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2023Q1 行业需求疲软趋势延续。我们预计当前部分产品渠道库存去化已近尾声,部分台厂已有提升稼动率预期,以 NOR Flash 为代表的利基产品价格有望率先企稳并温和修复,重点关注 AI 落地应用带动的存储端需求增长以及利基市场国产机遇。 半导体设备:2022 年及 2023Q1 收入、利润延续高速增长,规模效应显现,国产替代持续深化。十二家设备行业核心公司 2022 年营业总收入合计 388.1 亿元,yoy+50.6%,归母净利润合计 74.3 亿元,yoy+67.4%。综合毛利率 46.1%,同比提升 2.8%,归母净利率 19.1%,同比提升 1.9%。2023Q1 营业总收入合计 94.0亿元,yoy+45.2%,归母净利润合计 15.4 亿元,yoy+97.3%。我们看到设备行业公司整体保持营收及利润高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快速打开,同时随着产品放量,规模效应凸显,盈利水平持续提升。此外,核心公司 2022 年研发费用合计达到53.1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 13.7%,国产设备厂商始终重视研发,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及新产品突破,完善产品品类,长期成长可期。 半导体材料:下游稼动率不足业绩短期承压,平台化拓展品类如火如荼。2022 年十二家材料核心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 307.2 亿元,yoy+ 17.7%,归母净利润合计38.9 亿元,yoy+ 25.3%。综合毛利率 31.8%,同比提升 1.7%,归母净利率 12.7%,同比提升 0.8%。2023Q1 营业总收入合计 70.7 亿元,yoy- 0.3%,合计归母净利润 7.6 亿元,yoy- 18.2%。营收利润短期承压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前晶圆厂去库存、稼动率低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未来下游需求逐步恢复,我们认为材料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晶圆代工及封测:静待下游需求复苏,先进封装势在必行。由于半导体周期下行,部分终端产品需求疲弱,晶圆代工及封测行业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对营收及盈利水平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如此,中芯国际预计 2023 年资本开支同比基本持平,维持高位,同时公司 2023 年 2 月业绩会时表示当前手机行业库存相对较高,消费类产品库存可能在半年内会消化完,工业界库存不多,汽车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仍然供不应求。此外后摩尔时代经济效能提升出现瓶颈,先进封装重要性凸显。国内外头部公司积极布局先进封装,贸易摩擦背景下,建议关注先进封装国产供应链。 功率电子: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优势愈演愈烈。纵观 2023Q1 功率半导体核心企业业绩我们发现业绩呈现分化,部分具有核心优势的企业实现业绩高速增长。我们认为未来伴随晶圆产能的逐步释放,前期通过涨价来实现业绩增长的经营模式 增持(维持) 行业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郑震湘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120002 邮箱:zhengzhenxiang@gszq.com 分析师 佘凌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10001 邮箱:shelingxing@gszq.com 分析师 钟琳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70004 邮箱:zhonglin@gszq.com 相关研究 1、《电子:ASML Q1 业绩超预期,设备景气度延续》2023-04-24 2、《电子:三箭齐发,电子崛起》2023-04-18 3、《电子:SAM 分割图像一切,视觉端芯片崛起》2023-04-12 -16%0%16%32%2022-052022-092022-122023-05电子沪深300 2023 年 05 月 12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恐难以维持。同时由于功率半导体下游应用较广,且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应的盈利能力有一定差距,从产品结构而言目前以 IGBT、IGBT 模块为主营的公司依旧较少,下游需求持续饱满。我们认为未来功率半导体公司核心竞争力依旧体现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中。 消费电子: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802 亿部,同比下降 14%,环比下降 7%。其中三星和小米两个品牌跌幅较大,分别同比下降 19%和 22.0%,而苹果表现仍旧稳健,2023 年 Q1 的出货量与 2022年第一季度持平微跌。从绝对值上面看,三星仍然以 6060 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一,苹果本季度出货量为 5800 万。 进入 2022 年以来,受全球通胀、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消费电子行业面临挑战,市场整体需求相对低迷。2023 年一季度需求仍在缓慢恢复中,对消费电子公司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未来 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依旧不断扩大。在通信领域,AI 等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出现以及未来 5G 的商用和普及,对算力和传输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硬件终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预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苹果链的龙头公司例如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等仍然在一季度实现了超预期的表现,龙头强者恒强,不断拓宽产品线,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电子长期成长及估值锚核心在于创新,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赛道。 面板:2022 年面板行业公司随稼动率调整及面板价格下降,业绩承压,随 2023年面板价格逐月上涨,公司业绩有望加速修复。根据 Witsview 数据,23 年 5 月上旬 TV 面板价格持续修复。65/55/43/32 寸 TV 面板现报均价 139/99/56/31 美金,环比 4 月下旬分别增长 4.5%(+6 美金)/4.2%(+4 美金)/1.8%(+1 美金)/0%(持平);IT 类面板价格环比持平。我们认为,近期 TV 终端厂已进入补库时间,叠加近期国内国际促销节日临近,中大尺寸面板价格将有望保持持续上涨。
[国盛证券]:电子行业2022年报及2023Q1综述:否极泰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2M,页数6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