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健康产业并购篇
2023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1 2023 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健康产业并购篇 2023.04 2023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2 核心观点 1. 2022 年,健康领域并购市场交易规模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财务投资⼈参与度明显降低,产业⽅成为并购交易主⼒。从资本市场的具体表现来看,2022 年⼀⼆级市场估值倒挂现象普遍,港股破发频出,IPO 套利空间收窄,IPO 发⾏困难,并购退出需求增加。 2. 疫情期间依赖单⼀或少数产品实现收⼊和现⾦快速增长的公司存在迫切的并购需求,以在后疫情时代打造新的营收增长点,并将成为后续并购市场的主⼒之⼀。国内市场的其他产业⽅尤其是头部产业⽅,也逐步意识到通过自研的内⽣增长难以实现快速扩张与市场地位巩固,从⽽积极探索通过并购或 License in 快速实现产品矩阵布局。同时,在集采的⼤背景下,国内市场受限,越来越多的国内产业⽅开始寻找国外优质资产并购,以更多打开国际市场。 3.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与经济环境下,美元在国内的投资环境变得较为不确定,美元并购基⾦参与并购交易数量明显下降。⽽⼈民币并购基⾦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尚未成熟。反观国有背景投资⼈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并购⼤规模扩张,加快在医疗产业的布局和市占率。从具体交易⽅式来看,平台式并购仍将是市场主流。 4. 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态度的两极分化态势将持续。⼀些跨国公司因为考虑到国内集采、国产替代浪潮等因素影响计划撤出中国,也有部分跨国公司因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考虑加⼤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度以获得更多竞争⼒。这促使在中国有重要战略布局规划的跨国公司越发关注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地位,为此将寻求更多与国内优质企业合作的机会。这其中包括并购,与国内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或通过少数股权投资参与其中。 5. 过去资本市场过热,各⽅投资⼈⼤举投资致使⼿中已积累了⼤量资产,其中不乏⼀些⾼估值的“明星项目”。随着近两年⼆级市场流动性快速缩紧、估值⼤幅回调,退出压⼒已层层传导⾄各被投企业,多数⼀级市场公司依然面临上市难度较⼤的问题,尤其对于业绩增长悲观且⽆法维持⾼估值下持续融资能⼒的公司⽽⾔,企业端尝试被并购代替 IPO实现股东退出的意愿已越来越强。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也使各⼆级市场企业流动性承压,由此衍⽣出分拆业务出售、分拆业务单独融资等⼀系列并购交易机会,从⽽提升资⾦使用效率。 2023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3 6. 政策环境的变化有望进⼀步增加并购供给端,刺激并购市场活跃。注册制全面落地,⼆级市场企业估值加速分化,头部优质公司将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缺乏竞争⼒的公司将进⼀步被边缘化,估值及流动性双双承压,更加优胜劣汰的⽣态下,上市将不⼀定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在集采深化的⼤背景下,产品线较为单⼀且产品同质化较严重的企业持续融资能⼒受到极⼤挑战,并购退出通常是最佳选择;集采和国产替代的双重压⼒叠加也让⼀些跨国企业计划撤出中国,因此产⽣⼀些并购退出和分拆机会。 2023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4 一、 2022 年中国健康产业并购市场回顾 (一)2022 年,健康领域并购市场交易规模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财务投资人参与度明显降低,产业方成为并购交易主力 2022 年,受到新冠疫情、国际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承压严重。在此情况下,市场原本预期产业内会出现业务整合以及并购交易业务发展的趋势,但该趋势并没有出现。回顾来看,尽管并购交易并未如某些医疗细分行业的融资业务出现大幅下滑,但是总体也出现了下降。 从近 10 年趋势来看,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并购交易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015~2016 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并购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较前期迅速提高,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国企改革、产业转型、海外并购、民营医疗服务兴起等。首先,国企改革、产能优化是国家重点经济工作之一,并购重组作为存量调整的优质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华润双鹤以 37 亿人民币收购华润赛科 100%股权,开启了华润集团医药资产整合的大幕,而上海医药、哈药股份、红日药业等多家国企也先后披露了 10 亿人民币以上的并购重组方案。同时,中资海外并购的浪潮开始传导到医疗领域,典型案例如绿叶集团以 45 亿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私立医院集团 Healthe Care。此外,国内民营医疗服务机构的并购交易也在逐步兴起,例如三星医疗收购明州医院、新里程等多起医院收购案;迪安诊断多起 IVD 领域收购案等。 2017~2018 年,在上市公司重组新规和外汇管制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并购市场迅速降温。2017 年 9 月,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规,进一步提高了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相应监管力度的要求。此外,2017~2018 年间央行外汇管制压力的持续提高,也直接影响了中资海外并购的进程。 2019 年后,随着证监会简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披露要求以及贸易顺差下外汇管制出现放松迹象,医疗健康领域并购交易规模逐步恢复增长,并在 2021 年达到近年最高值。2021 年,在医疗领域的各细分行业均发生了标志性的并购事件。例如,在医疗服务领域,海吉亚以17.35 亿人民币对价收购苏州永鼎医院。生物医药领域,华润医药以约 50 亿人民币对价收购博雅生物。医疗器械领域,康桥资本以 22.04 亿人民币对价收购亚能生物 40.07%股权。在海外并购交易方面,则发生了迈瑞医疗以 5.32 亿欧元收购芬兰体外诊断原料供应商海肽生物等重要事件。 但在 2022 年,因受疫情反复、经济承压、国际环境复杂等多重因素影响,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具体来讲,2022 年相较于 2021 年,交易金额从 899 亿元下降至 709 亿元,降幅约 21%;交易数量由 243 笔下降至 219 笔,降幅约 10%;平均单笔交易金额由 3.7 亿元下降至 3.2 亿元,降幅约 14%。 2023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5 以下将 5 亿人民币规模作为标准,具体分析近两年大型并购案例趋势。季度数据显示,2022 年 1 季度并购交易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保持增长势头。2022 年 1 季度并购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较 2021 年同比增长 78%和 57%;而 2 季度增长出现乏力,2022 年 2 季度并购交易额较 2021 年同比增长仅 1%,交易量则下降 39%。进入下半年后,市场交易情况进一步恶化,2022 年 3 季度并购交易额和交易量较 2021 年分别同比下降 29%和 56%,2022 年 4 季度尽管并购交易量上升 17%,但交易额较 2021 年同比下降 68%。总体来看,2022 年全年超 5 亿交易金额较 2021 年下降 21%,交易数量下降 23%。 2253908799185524865707398997098685153175118174205237243219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交易金额交易数量2.64.65.75.24.72.82.83.13.73.2平均单笔交易金额数据来源: Wind、企名片
[易凯资本]:2023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健康产业并购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55M,页数3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