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定期报告:情绪周期、定价权迁移及市场分析

固收定期报告 / 2023.04.16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情绪周期、定价权迁移及市场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分析师 房铎 SAC 证书编号:S0160522120002 fangduo@ctsec.com 相关报告 1. 《以不变,应万变——2023Q 转债策略观点及 4 月组合》 2023-04-08 核心观点 近期债市表现较强,同时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板块轮动,TMT 板块走势边际上出现降速。观点层面,市场在进入 4 月后,对股市长期的走势整体不悲观,但对主线是否切换存在一定分歧,边际上更加强调市场要“回归基本面”。对债市则一方面重在解读走势和基本面数据的“背离”,另一方面则关注市场杠杆上升的潜在影响。 我们认为在今年的宏观特征下,市场基于已有信息集总容易得到较为一致的预期,但同时又担心潜在的未来信息出现超预期现象。因此在阶段性缺乏新信息的时候,更加坚信当前预期的投资者会阶段性掌握定价权,从而将一致预期快速打入市场。这会导致市场出现比以往更加明显的左侧定价和预期反转特征,因此也容易导致其与基本面数据出现所谓的阶段性背离。此时的分析一定程度上要增加对市场自身有效性的重视,从市场情绪周期入手找到一些更为底层的规律。 情绪周期的规律建立在对投资者决策的建模上,其本质描述的是信息和预期在扩散过程中,逐渐对每一个小决策环境逐渐赋予的偏移项,偏移项一旦形成,难以在短期彻底扭转,而偏移项的存在则会一定程度增强思考和行为的惯性,从而促使动量的形成。去年四季度以来,股市债市均受到了情绪变化和定价权迁移的明显影响,在后续的市场分析中,这样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债市或仍有一定机会,权益及转债或震荡,关键时点可能在 5 月中旬。在 2月以后,市场就已经对于宏观复苏的乐观程度有一定程度的调降,而两会后,市场进一步认为强刺激政策可能有限,债市也先期兑现了降准判断。实际上,彼时市场预期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即很容易因为“一个数字”、“一句措辞”而转向,在我们看来这本质是因为此前乐观预期的扩散过于充分,导致情绪周期阶段见顶,投资者开始对新信息出现相对谨慎的解读。当前谨慎预期的扩散已经逐渐充分,但情绪周期距离见底还有一些距离,且市场仍在等待诸如 4 月关键会议、后续进一步的经济数据来支持内生的情绪方向。结合我们的指标,我们认为当前债市或仍有一定机会,同时股市及转债或出现一定震荡,到 5 月中旬或可观察到进一步变化。对于转债,近期估值偏高压制操作空间,建议寻找有情绪支撑的局部,后续留心股债短节奏错位导致的估值扰动。 风险提示:市场情绪变化、统计规律失效、政策方向改变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财通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固收定期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1 基于情绪周期的一些思考 近期债市表现较强,同时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板块轮动,TMT 板块走势边际上出现降速。观点层面,市场在进入 4 月后,对股市长期的走势整体不悲观,但对主线是否切换存在一定分歧,边际上更加强调市场要“回归基本面”。对债市则一方面重在解读走势和基本面数据的“背离”,另一方面则关注市场杠杆上升的潜在影响。 我们认为在今年的宏观特征下,市场基于已有信息集总容易得到较为一致的预期,但同时又担心潜在的未来信息出现超预期现象。因此在阶段性缺乏新信息的时候,更加坚信当前预期的投资者会阶段性掌握定价权,从而将一致预期快速打入市场。这会导致市场出现比以往更加明显的左侧定价和预期反转特征,因此也容易导致其与基本面数据出现所谓的阶段性背离。此时的分析一定程度上要增加对市场自身有效性的重视,从市场情绪周期入手找到一些更为底层的规律。 为什么说情绪周期的规律是更为底层的?实际上在个人进行分析决策时,其会受到两个“环境”的影响:一个是其身在其中,能切身感受的“小环境”,这个环境包含了其日常的工作生活环境,日常的交际圈以及平时能随时获取信息的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群聊、数据终端等)。另一个是所谓的“基本面大环境”,但大多数人无法对此做到实时切身感知,而且基本面大环境变量众多,但人的注意力相对有限,因此大环境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往往是通过离散的消息进行“脉冲式”冲击。个体在接收到这种脉冲信息后,会通过各种方式(同行交流、发表文章、直接交易等)在其“小环境”中扩散,从而逐步加深某种信息(或预期)的渗透率,而渗透率加深的过程也是该信息接受考验的过程,每个个体都会重新对其进行评定和分析,得出新的结论和预期,并且再次扩散。最终市场通过交易汇总所有的结果。因此除非基本面大环境同时对大多数个体实施了强力冲击,否则在日常分析决策中,个体更容易受到“小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更容易做出特定类型的决策。“情绪周期”描述的是在信息的反复扩散中,每个“小环境”被逐渐赋予的漂移项的平均值。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财通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固收定期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图1.个体决策模型 数据来源:财通证券研究所 关于市场定价权的变化。去年四季度理财赎回引发的债市回调,被普遍以“预期先行”来解释,其实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本质上是当时宏观方面的各种变化,虽然在固收机构投资者眼中尚且需要数据验证,但实际上已经深刻影响到了大部分个体的“小环境”,一般投资者在短期掌握了定价权,然后通过赎回行为传导到了机构。在这一点上,权益投资者也在一季度遇到了类似的情况,那就是 AI行情的演绎。一般投资者在去年四季度的情绪铺垫下,各自的“小环境”中都被赋予了乐观的偏移项,因此在 ChatGPT 等概念出现后,立刻对其进行了乐观的解读,在机构投资者还试图通过“强复苏/弱复苏”来判断风格,或者试图在 AI产业中找到合乎自身偏好的标的时,掌握定价权的其他投资者已经将一致预期快速打入到了市场中。 机构定价权可能回归,但底层情绪实际是被市场引导的。显然,机构也是由人组成的,并不能在这样的扩散过程中独善其身。近期在交流中我们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个人情绪状态较 2-3 月有普遍的好转,从而也容易更加自信的表达各自的观点。尤其是站在当前 TMT 边际降速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认为后续的投资环境会更加回归基本面,也就是更符合自身的偏好习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情绪的整体回升,正是 TMT 板块的强势行情推动的,TMT 板块的情绪标杆作用不容忽视,若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板块切换,则整体情绪水平会受到明显冲击,这一冲击甚至会修改“小环境”中的偏移项,导致市场对今年股市状况进行系统性重新评估。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假设权益市场情绪能够逐步走高,那么就无法假设出现较为极致的板块切换。如果认为二季度确实会出现彻底的板块切换,那么其潜在假设是权益市场需要先通过下跌充分释放压力,再逐渐修复。 全部事实部分事实信息认识判断/偏好决策行动已有认知、价值观、心态、情绪、脑回路等等环境筛选加工陈述过滤器1过滤器2过滤器3执行颅内反应过程最大的问题就是把这俩搞混,但这恰恰是最普遍发生的事情市场表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财通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固收定期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债市或仍有一定机会,权益及转债或震荡,关键时点可能在 5 月中旬。在 2 月以后,市场就已经对于宏观复苏的乐观程度有一定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04-17
财通证券
7页
0.9M
收藏
分享

[财通证券]:固收定期报告:情绪周期、定价权迁移及市场分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M,页数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5.2 月公募基金规模环比-1.1%至 26.94 万亿元 图6.2 月公募基金份额环比-0.3%至 24.71 万亿份
金融
2023-04-17
来源: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月度数据点评(2023年2月):权益基金认购、申购双回暖,份额保持增长
查看原文
图3.2 月非货币基金规模环比-1.2%至 15.53 万亿元 图4.2 月非货币基金份额环比+0.2%至 13.28 万亿份
金融
2023-04-17
来源: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月度数据点评(2023年2月):权益基金认购、申购双回暖,份额保持增长
查看原文
图1.2 月股票+混合基金规模环比-2.6%至 7.59 万亿元 图2.2 月股票+混合基金份额环比+0.2%至 5.97 万亿份
金融
2023-04-17
来源: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月度数据点评(2023年2月):权益基金认购、申购双回暖,份额保持增长
查看原文
表1.截至 2023 年 1 月末公募基金规模及份额
金融
2023-04-17
来源:非银金融行业公募基金月度数据点评(2023年2月):权益基金认购、申购双回暖,份额保持增长
查看原文
图 21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 图 22 美元指数与欧元兑美元走势
金融
2023-04-17
来源:贵金属周报:预期差有望修正,金银面临阶段性调整
查看原文
图 17 金价与 VIX 指数走势 图 18 金价与原油价格走势
金融
2023-04-17
来源:贵金属周报:预期差有望修正,金银面临阶段性调整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