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博医药(301230)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小分子药物研发一站式服务商,加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44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小分子药物研发一站式服务商,加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泓博医药(301230.SZ)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3.3.20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陈竹 医疗健康产业 首席分析师 S1010516100003 韩世通 药品和创新产业链首席分析师 S1010522030002 王凯旋 药品产业链分析师 S1010522120001 公司是深耕行业多年的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商,已形成“药物发现+工艺研发+原料药/中间体”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前端业务,全球药物发现/临床前 CRO 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推进多学科参与的创新药研发模式,下游客户与公司的绑定会愈加紧密;后端业务,全球原料药/CDMO 需求转移国内趋势下,公司聚焦于替格瑞洛中间体的生产,拥有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能力,是全球主要的替格瑞洛中间体供应商,未来伴随产品品类和创新药客户项目管线的扩张,发展前景广阔。综上,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PE 40X,对应目标价 6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况:深耕行业多年的新药研发“卖水者”。泓博医药成立于 2007 年,是一家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公司立足新药物研发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拥有全面的临床前新药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先导化合物筛选优化到原料药 CMC 申报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同时,公司在创始人 PING CHEN 博士的带领下,通过产业链延伸,利用自有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及其在制药工艺上的技术优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临床阶段 API 或关键中间体生产以及自主产品的商业化生产。随着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产品和服务优势逐渐体现,公司业绩逐渐迈入高速成长期—公司 2018-2021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 52.7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100.11%。 ▍行业分析:医药研究外包服务需求强劲,比较优势下国内 CRO/CDMO 市场持续扩容。随着全球新药研发风险和成本的不断提升,再加上制药工艺的快速发展,叠加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蓬勃发展,对于外包服务需求更加强烈。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转引自公司招股说明书),全球医药研究外包市场预计 2022年规模达到 1785 亿美元,市场规模庞大。而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政策支持、人才资源,临床资源以及成本优势等,驱动全球需求逐渐往国内转移,中国 CRO/CDMO 企业迎来发展良机,国内市场持续扩容—根据 Frost & Sullivan数据(转引自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国的临床前 CRO 市场规模已由 2015 年的13 亿美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32 亿美元,CAGR 25.2%,预计 2024 年将增长至84 亿美元;中国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2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24 亿美元,CAGR 19.8%,预期 2023 年将达到 85 亿美元。 ▍竞争优势一:核心团队国际化研发管理经验丰富,技术平台构建核心壁垒。公司由具有丰富国际知名药企新药研发经验的归国专家创立,创立之初即按高标准要求打造接轨国际化水平的新药研发平台——其中公司创始人 PING CHEN拥有跨国药企 17 年小分子药物研发经验;同时公司在人才方面拥有充足的储备,公司核心团队人员深耕行业多年——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 554名,占员工总数的 67.56%。此外,公司鼓励积极创新,持续研发投入彰显发展决心——2019-2021 年研发投入分别为 1055.20 万元、1183.00 万元和 1714.44万元,累计占公司营业收入约 4%,核心技术涉及创新药物分子设计、药物分子筛选、现代合成技术、原料药生产工艺、绿色化学等,我们认为公司在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资金投入方面均具备良好的基础,具备持续的创新研发能力。 ▍竞争优势二:多学科前端新药研发合作模式,高粘度下游客户关系稳固。公司是中国较早为国际客户提供临床前药物研发的 CRO 公司之一,自 2007 年成立以来,就确立了以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凭借着行业内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且高效的研发技术团队以及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创新药领域中药物化学及工艺化学关键难题解决方案。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先后协助海外多家生物制药公司成功开发了 21 个临床候选药,此外,2019-2021 年内,公司还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 泓博医药 301230.SZ 评级 买入(首次) 当前价 53.58元 目标价 60.00元 总股本 77百万股 流通股本 16百万股 总市值 41亿元 近三月日均成交额 77百万元 52周最高/最低价 70.2/46.19元 近1月绝对涨幅 -19.56% 近6月绝对涨幅 33.95% 近12月绝对涨幅 33.95%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泓博医药(301230.SZ)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3.3.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 超过 100 个创新药工艺研究与开发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4 项,公司专利、技术积累丰富,得到国外创新药研发客户的认可——公司 2021 年药物发现与工艺研发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3.28 亿元,同比增长 100%,2018-2021 年复合增速为 58.45%。 ▍竞争优势三:后端商业化业务布局加速,一体化服务平台雏形已现。作为创新药 CRO 业务的延伸,公司根据多年的工艺研发和生产实践,逐步形成多个关键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平台,服务于客户临床阶段 API 或关键中间体生产以及自主产品的商业化生产。目前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体系及完备的生产装置与设施,具有丰富的商业化生产经验,并已经与商业化生产的客户深度绑定,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不断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公司的产品布局将进一步丰富,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原料产业链中的覆盖程度;待公司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相关产品的生产产能将进一步扩大,有望较快地提高公司新产品的渗透率及市场份额——公司 2021 年商业化生产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19 亿元,同比增长 4.39%,2018-2021 年复合增速为 42.19%。 ▍风险因素: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单一和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国内客户拓展不利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深耕行业多年的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商,已形成“药物发现+工艺研发+原料药/中间体”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我们预计公司 2022/23/24 净利润分别为 0.67 亿/1.14 亿/1.67 亿元,对应每股 EPS 预测分别为 0.87/1.49/2.18 元。参考可比公司康龙化成、药石科技2023 年平均 28 倍 PE 估值,考虑到泓博医药自创立之初即按高标准要求打造接轨国际化水平的新药研发平台,为众多的全球领先药企及优秀的创新性药企提供高水平研发服务,随着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产
[中信证券]:泓博医药(301230)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小分子药物研发一站式服务商,加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37M,页数4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