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央行季度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稳健中性词陈调老,谨防外患疏通传导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Table_MainInfo][Table_Title]证券研究报告 稳健中性词陈调老,谨防外患疏通传导 ——2018 年央行季度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报告摘要: [Table_Summary]事件: 2018 年 8 月 10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8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我们认为,《2018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央行对 2018 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一次全面总计,其对货币政策、银行体系流动性、汇率波动、深化小微融资补短板、金融防风险以及下半年经济走势等六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通过研读报告,我们有以下六大方面的解读: 1、货币政策稳定中性基调不变,继续宽松的空间相对狭小:在货币政策的基调上: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上半年稳定中性的表述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央行还在专栏一中提供了判断银行间流动性松紧的标准,量上关注“超储率”,价上关注货币市场利率,一次为标准央行后期可以持续宽松的空间相对较为狭小。 2、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几家抬”戮力合作疏通管道:央行强调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用来疏通流动性传导的管道,使“宽货币”的政策逐渐传导到“宽信用”的政策轨道上来,激活企业的造血机能。另一方面通过深化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市场对于信用违约风险持续加剧的预期,恢复信用扩张的造血功能。 3、强调汇率风险,逆周期调控重返舞台:首先央行强调:“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央银行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摩擦等外部扰动。”央行也同样强调对待汇率问题要坚持“底线思维”,必要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 4、通胀担忧明显趋缓,贸易战风险需关注:短期来看,通胀处于可控范围内;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贸易战贸易战征税政策抬升大豆价格,进而确实推升了饲料的成本,其对通胀的影响将在后期逐渐显现。 5、强敌环伺内外“几碰头”,兵来将挡经济“几家抬”: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了防范短期需求冲击“几碰头”的提法,特别是多次提及外部环境对内部经济的影响,反复强调谨防外贸摩擦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同时“几家台”也面临诸多的困境。 6、监管要求持续趋缓,制度建设范围扩张:短期放松,长期推进。 。[Table_Invest] [Table_PicQuote]历史收益率曲线 收益率(%) 10Y 1Y 国债 3.5525 2.7252 [Table_IndustryMarket]相关数据 品种 2018/8/10 国债 1Y 2.7252 3Y 3.119 5Y 3.2876 7Y 3.5166 10Y 3.5525 [Table_Report]相关报告 【东北固收李勇〃2018 年 1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边际宽松侧重服务实体,制度规范完善监管框架 2018-05-12 【东北固收李勇〃2017 年 4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通胀、M2 双双低位,监管、担保齐齐完善 2018-02-23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李勇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7090001 证券分析师:刘辰涵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7100001 010-58034582 liuchenhan@nesc.cn 研究助理: 付昊 执业证书编号:S0550118020005 010-58034578 fuhao@nesc.cn 研究助理: 邹坤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8010025 010-58034586 zoukun@nesc.cn 发布时间:2018-08-2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2 / 10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事件: 2018 年 8 月 10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8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我们认为,《2018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央行对 2018 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一次全面总计,其对货币政策、银行体系流动性、汇率波动、深化小微融资补短板、金融防风险以及下半年经济走势等六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通过研读报告,我们有以下六大方面的解读: 点评: 1. 货币政策稳定中性基调不变,继续宽松的空间相对狭小 在货币政策的基调上: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上半年稳定中性的表述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并在报告中明确传达出两点信息:1、下半年货币政策稳定中性的主基调将维持不变,结合当前流动相宽松状态,预计货币政策趋紧概率不大,对债市的影响相对较小。2、央行将坚决不会采取大水漫灌的刺激方式,而是将着力疏通货币传导的各个环节。在这一问题上,央行在报告中明确列举了上半年央行维持货币稳健中性采取的多项工具:包括定向降准、MLF、CRA、扩大 MLF 范围、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这些工具的好处在于:第一、有助于精准调控,防止大水漫灌造成金融体系杠杆高企;第二、强调传导的作用,疏通流动性管道,使货币政策调整效果更为充分。 就效果而言,央行上半年调控措施起到的一定的作用,反映在数据上表现为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收于 5.97%,仅比3月微增了0.01个百分点。同时其中一般贷款上行 7.00bp,票据下行 47.00bp,个人房贷上浮 18.00bp,成本得到明显控制。 除了上述观点之外,央行还在专栏一中提供了判断银行间流动性松紧的标准,量上关注“超储率”,价上关注货币市场利率,特别关注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在这一标准下,央行对二季度银行间流动性的定位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结合前期易纲行长提及“利率并轨”观点,货币政策调控的标准将更多倾向于关注“价格”指标的变动,将构造“利率走廊”以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标准。而目前货币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几次跌破利率走廊的底端水平,若后期央行将维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则其继续宽松(例如降转)的概率则会相对较小。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3 / 10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图 1:银行负债端成本趋于稳定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Wind 图 2:利率走廊曲线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Wind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东北证券]:2018年央行季度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稳健中性词陈调老,谨防外患疏通传导,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44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