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优势显著的负极企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Title] 评级:买入(首次) 市场价格:77.18 元 分析师:曾彪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2020001 Email:zengbiao@zts.com.cn 分析师:朱柏睿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2080002 Email:zhubr@zts.com.cn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 260 流通股本(百万股) 65 市价(元) 77.18 市值(百万元) 20,049 流通市值(百万元) 5,012 [Table_QuotePic]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682 2,336 4,494 7,519 10,406 增长率 yoy% 25% 243% 92% 67% 38% 净利润(百万元) 153 543 1,313 1,676 2,228 增长率 yoy% 73% 256% 142% 28% 33% 每股收益(元) 0.59 2.09 5.05 6.45 8.58 每股现金流量 -0.57 -0.29 1.28 0.83 3.54 净资产收益率 11% 29% 42% 35% 32% P/E 131.4 36.9 15.3 12.0 9.0 P/B 14.9 10.9 6.4 4.2 2.9 备注:数据取自 2023 年 2 月 13 日 报告摘要  公司为石墨化企业转型负极的典范,业界口碑极佳。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碳素制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公司成立于 2008 年,一直专注于石墨粉体材料的研究与生产;2017 年,公司由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服务转型为负极一体化企业;2022H1 公司锂电负极材料收入占比达 89%。2022 年 Q1-Q3,公司营业收入 35.4 亿元,同比+148.94%;归母净利润 10.5 亿元,同比+209.32%,增长强劲。  负极 2021 年全球 CR3 为 38.2%,中国是负极材料的主要产出国,2021 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全球的 75.8%。贝特瑞、璞泰来和杉杉股份处于头部地位,未来负极厂商依赖技术迭代+降本增效体现竞争优势,其中高端市场更看重技术迭代,通过技术获得溢价;中低端市场比拼成本,成本依赖提升一体化率+降低石墨化成本。  公司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其他公司。公司石墨化以其创新型的炉型以及工艺,不断打破成本的极限;2018 年至 2022 年 H1 公司单吨电耗从 1.16 万度不断下降至 0.8 万度,成本不断优化。公司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其他公司,21 年尚太单吨成本 1.75 万元/吨,同期其他公司单吨成本高于 2 万元/吨。  公司深度绑定大客户,销量随产能扩张持续增长。公司已进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锂电池厂商的供应链,2022 年公司引入欣旺达、远景动力、瑞浦新能源等客户。宁德时代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19-2022H1 宁德销售金额占比超 60%。公司负极产品销量快速提升,2019 年至 2022 销量由 1.12 万吨提升至 10.7 万吨。公司凭借较低的成本,在售价上优于其他公司,不断提升自身份额。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建与合作的深入,销售收入有望不断提升,预计 23 年有效产能 24 万吨,新增产能有望较快消化。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2-24 年营业收入为 45/75/104 亿元,同比增速为 92%/67%/38%;归母净利润为 13/17/22 亿元,同比增速 142%/28%/33%;EPS 分别为 5.05/6.45/8.58 元,现价对应 P/E 为 15/12/9 倍。可比公司 23 年平均 PE 为 15 倍,考虑公司成本优势明显,盈利水平亮眼,给予公司 23 年 15x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波动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动的风险;产能过剩的风险、能源耗用的风险;核心技术和核心工艺泄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行业规模测算偏差的风险;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成本优势显著的负极企业 尚太科技(001301.SZ)/新能源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报告 2023 年 2 月 13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公司深度报告 投资主题 投资逻辑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碳素制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目前公司已成为业内少有的、规模领先的以自建石墨化产能为核心的能够涵盖粉碎、造粒、石墨化、炭化、成品加工等全工序全部自主完成、实现一体化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 首先,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科之一。锂离子电池下游需求场景主要为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驾马车”带动锂电爆发式增长。随着中国锂电池行业的整体发展,中国在负极材料领域实现了技术快速突破,在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中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72.0 万吨增加到 2025 年的 280.0 万吨。 其次,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先进性显著。2017 年起,公司向上下游延伸,实现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因此公司与其他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的负极材料生产工序均自主进行,能够控制生产流程,减少了毛利的流出。盈利能力领先与同业公司。 此外,公司深入绑定大客户,与众多锂电池厂商开展深入合作。目前,公司已进入下游知名行业如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国轩高科、蜂巢能源、雄韬股份、万向一二三、欣旺达、远景动力、瑞浦能源、中兴派能等锂电池厂商的供应链,并参与新产品开发,同时向 LG 新能源、比亚迪等下游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开展送样检测,有望未来实现批量供货。 关键假设、估值与盈利预测 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作出以下核心假设: 出货量:随着公司产能释放,我们预计 22-24 年负极出货量分别为 10.7、22、34 万吨;石墨化焦出货量分别为 8.7、13.1、17.0 万吨。 单价:22 年负极材料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拉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产能扩张,价格有下降趋势。我们预计 22-24 年负极单价分别为 3.7、3.1、2.8 万元/吨;石墨化焦单价分别为 0.5、0.4、0.4 万元/吨。 毛利率:随着行业内产能扩张,产品单价的下行,公司毛利率会有一定回落,但公司规模化生产对毛利率有正向影响。综合来看,我们预计 22-24 年负极材料毛利率分别为43%、36%、33%;石墨化焦价格变动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我们预计毛利率稳定在8%.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5/75/104 亿元,同比增速为 92%/67%/38%;归母净利润为 13/17/22 亿元,同比增速 142%/28%/33%;EPS 分别为 5.05/6.45/8.58 元,现价对应 P/E 为 15/12/9 倍(2023 年 2 月 13 日收

立即下载
电子设备
2023-02-14
中泰证券
曾彪,朱柏睿
23页
2.18M
收藏
分享

[中泰证券]:成本优势显著的负极企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8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43 国际油价 图表 44 烯烃价格
电子设备
2023-02-14
来源: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制冷剂R32价格上涨,纯碱盈利走强
查看原文
图表 41 天然气价格 图表 42 欧洲天然气库存
电子设备
2023-02-14
来源: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制冷剂R32价格上涨,纯碱盈利走强
查看原文
图表 39 晋陕蒙坑口价 图表 40 秦皇岛长协价格
电子设备
2023-02-14
来源: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制冷剂R32价格上涨,纯碱盈利走强
查看原文
图表 32 PVC 行业库存高位回落 图表 33 PVC 行业产量、开工率均上升
电子设备
2023-02-14
来源: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制冷剂R32价格上涨,纯碱盈利走强
查看原文
图表 30 PVC(电石法)价格下降,毛利上升 图表 31 PVC(乙烯法)价格略微上升
电子设备
2023-02-14
来源: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制冷剂R32价格上涨,纯碱盈利走强
查看原文
图表 28 蚀刻液、显影液价格 图表 29 电子级磷酸价格
电子设备
2023-02-14
来源: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制冷剂R32价格上涨,纯碱盈利走强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