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重磅疫苗系列深度报告(一),带状疱疹疫苗:关注老年群体需求

带状疱疹疫苗:关注老年群体需求——重磅疫苗系列深度报告(一)证券分析师:张静含 A0230522080004 ,凌静怡 A0230522060001联系人:凌静怡2022.12.9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www.swsresearch.com2核心观点老年群体带状疱疹高发,接种疫苗为防治首选。带状疱疹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且伴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亚太地区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10)/1000人年,50岁后随年龄增长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较高的经济负担,接种疫苗为防治首选。国内疫苗仅有进口独家,目前接种率低。2020年6月我国引进GSK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截至2022年9月底Shingrix批签发量共224万支,在50岁以上人群中接种率仅为0.23%,远低于美国和韩国等海外国家目前老年人中的接种率。国产产品有望于2023年初上市。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目前研发进度国内第一,正处于报产发补审评阶段,根据审评审批进度,有望于2023年初获批上市,该产品安全性较好、可及性更强、适用年龄段更广,预计到2030年销售峰值有望超过40亿元。建议关注:百克生物(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已报产,国产进度第一)、绿竹生物(港股拟上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处于临床Ⅱ期阶段)、怡道生物(未上市)、迈科康生物(未上市)。风险提示:研发及报产不及预期、疫苗销售不及预期、产业链供应短缺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主要内容1. 带状疱疹致病机理及诊疗2. 带状疱疹疫苗介绍及空间测算3. 带状疱疹疫苗相关公司介绍4. 风险提示3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www.swsresearch.com41.1 带状疱疹介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为线性双链DNA病毒,VZV感染在临床上会引起两种不同的疾病形式:水痘和带状疱疹。图1:VZV导致水痘与带状疱疹的机制与临床表现VZV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残余的VZV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融合,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引起带状疱疹。资料来源: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申万宏源研究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www.swsresearch.com51.2 带状疱疹并发症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于男性。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在皮疹发作数月后持续存在明显疼痛,疼痛性质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部分疼痛程度达7级以上,年龄越大,PHN发病率越高。并且根据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还可能会出现瘢痕、瘫痪、视力减退等严重情况。带疱并发症发病机理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周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引起的周围神经功能的病理改变、传导异常导致受损的周围神经元异常放电、周围伤害感受器敏化等; 中枢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是神经损伤后周围神经元持续异常放电,刺激脊髓,致使感觉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加或突触传递增强,导致疼痛信号的放大。患者可呈持续性烧灼痛伴感觉过敏,或阵发性刺痛,疼痛程度不一。带状疱疹皮疹消褪 3 个月后仍然有疼痛。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形成VZV 破坏神经,促使真皮内炎症形成,造成持续的局部组织炎症,使皮损处网状层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新的血管和胶原蛋白沉积物形成。带状疱疹形成的瘢痕多数在 3-6 个月内消褪,轻微瘢痕可在 3 个月内消褪,但局部坏疽或者表皮坏死产生的瘢痕,可以持续终身不消褪。较大面积的瘢痕会导致闭汗,甚至有癌变的风险。运动麻痹VZV 再激活影响后根神经节和感觉神经纤维,表现为神经根疼痛和感觉功能丧失; 其也可介导后根神经节剧烈炎性反应,损伤脊髓前角细胞和/或运动前根,导致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为运动性轻瘫、运动无力等。麻痹可以持续数周至数月,大部分运动麻痹患者症状随带状疱疹病情好转而自行恢复。腋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股神经、腓肠神经损伤而导致相应支配区域运动受限甚至麻痹,面神经麻痹则表现为面瘫。眼部带状疱疹在三叉神经节内休眠后再次激活的 VZV 侵犯三叉神经眼支而出现的眼部皮肤病变。可能导致角膜知觉减退、视力减退、角膜基质浑浊,甚至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表1:带状疱疹并发症资料来源:知网,申万宏源研究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www.swsresearch.com61.3 带状疱疹发病率根据《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000人年,亚太地区为(3-10)/1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带状疱疹的住院率(2-25)/10万人年,死亡率(0.017-0.465)/10万人年,复发率1-6%。50岁后随年龄增长,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我国部分省市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011-2013年广东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分别为4.1/1000、3.4/1000和5.8/1000人年;2015-2017年浙江鄞州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分别为6.07/1000、6.48/1000和7.43/1000人年,复发率为16.58/1000人年,有7.26%的带状疱疹患者出现PHN;2017-2019年宜昌55岁及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最高,为10.13/1000人年;2019年北京西城区50-59岁发病率3.53/1000、60-69岁及≥80岁发病率为9.12/1000,70-79岁发病率8.25/1000 ,有10.37% 的带状疱疹患者出现PHN 。图2: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带状疱疹门诊病例数和发病率年龄分布图3:2017-2019年宜昌不同年龄段带状疱疹发病率资料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万宏源研究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www.swsresearch.com71.4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前带状疱疹用药主要为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PHN等并发症,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均可系统性地抗击病毒,并且降低PHN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其局限在于,需在皮肤症状出现48~72小时内迅速展开治疗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考虑到临床鉴别诊疗等时间,有时难以及时获得治疗。针对PHN治疗,目前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 5% 利多卡因贴剂或凝胶剂。治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2-12-11
申万宏源
34页
2.3M
收藏
分享

[申万宏源]:医药行业重磅疫苗系列深度报告(一),带状疱疹疫苗:关注老年群体需求,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3M,页数3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79. 深股通持股
医药生物
2022-12-09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策略:“破”与“立”的更替、“危”与“机”的并存
查看原文
图表 77.机构持仓医药生物细分板块市值及全行业市值占比(一)
医药生物
2022-12-09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策略:“破”与“立”的更替、“危”与“机”的并存
查看原文
图表 76. SW 医药生物板块及市场市盈率变化(历史 TTM,整体法,剔除负值)
医药生物
2022-12-09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策略:“破”与“立”的更替、“危”与“机”的并存
查看原文
图表 75. SW 医药生物板块溢价率(历史 TTM,整体法)
医药生物
2022-12-09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策略:“破”与“立”的更替、“危”与“机”的并存
查看原文
图表 73. 2019 年至今和 2020 年至今 A 股、港股及美股医疗保健板块市盈率变化
医药生物
2022-12-09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策略:“破”与“立”的更替、“危”与“机”的并存
查看原文
图表 72. 2007-2021.01 美股、港股及 A 股医药生物板块 PE 比较(TTM,整体法)
医药生物
2022-12-09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策略:“破”与“立”的更替、“危”与“机”的并存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