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

http://research.stocke.com.cn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 宏观研究类模板 宏观研究 报告日期: 2022 年 03 月 26 日 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 ──制造业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报告导读/核心观点 产业新能源化和产业智能化是我国产业基础再造的两条重要主线,其中产业新能源化是快变量,产业智能化是慢变量。新一轮技术-经济的范式迁移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加快促进产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总的看,智能化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引领制造业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我们认为,产业智能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先决条件是产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大概率将持续较长时间完成并不断优化升级,中长期存在着较多结构化的战略性投资机会,也蕴藏较大市场预期差。我们预计,2022 年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全年增速将达到 11.1%。 ❑ 产业智能化在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人工智能逐步替代人的过程 我们认为,产业智能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分散或孤立的设备、产品、生产者、企业等以产业链、价值链等方式连接起来,形成联动发展。产业数字化是产业智能化的基础,充分的数字化是智能化实现的前提。产业数字化是对数据价值的初步挖掘,并为智能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了一定的数字化积累之后,产业智能化过程将开始大规模涌现。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 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产业数字化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我们认为,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产业智能化是在其基础上由人工智能逐步替代人的过程,不仅在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脑力劳动。产业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政府文件中对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亦不少见,但官方尚未像产业数字化一样给予的明确定义。从智能化的技术特征来看,是将数据、算法和知识的深度融合;从政府对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的应用场景支持方向来看,既有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也有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智能化。我们认为,由于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产业尚不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育成熟,从而对传统产业的智能赋能短期内还难以像数字化大范围实现。 ❑ 产业智能化本质上是产业发展范式的迁移 我们认为,产业智能化是经济社会面临的第四次技术-经济产业范式的迁移。产业智能化和新能源化转型,将形成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所谓“技术-经济范式的迁移”,是指在通用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后,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涌现大规模创新,并在各制造业充分渗透,其影响可扩展到宏观经济的多维度和更深层次。技术-经济范式包括一系列相互依存的技术、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以及管理创新,这些彼此关联的因素相互影响、循环往复、持续演进。 我们重点提示,产业的智能化,不仅要注重制造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更要注重研发、销售、服务等全链条串联起来的智能化。特别地,我们建议关注未来最具安全边际和技术高壁垒的赛道,分别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建筑、智能医疗、智能养老、智能教育等。 ❑ 我国产业智能化转型已具备先决条件,逐步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产业智能化的革命已初露端倪。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将以巨大的市场规模做支撑,以及多样化的产业网络节点为基础,生产设施在社会中网状分布,最终将形成一个用产业互联网技术连接的、辐射全球的产业形态。 中国宏观|专题研究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0030002 邮箱:lichao1@stocke.com.cn [Table_relate] 相关报告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http://research.stocke.com.cn 2/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第一,我们工业体系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这意味着产业智能化的技术创新都可以形成与中国制造能力的连接。第二,我国超大市场规模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络,基本完成了消费端的数据化迁移。平台企业积累了庞大的消费者行为数据,使新的智能化技术由消费端向产业端迁移,完成对供给端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将有助于推动产业范式的变迁完成。第三,我国应用研发能力持续进步。我国已成为全球研发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专利和科技论文产出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极大地推动中国的产业智能化升级。2021 年我国研发强度达到 2.44%,已接近 OECD 国家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21 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132 个经济体中位列第 12 位,较上年再提升 2 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自 2013年起,我国排名保持持续稳定上升势头,9 年间提升了 23 个位次。 ❑ 产业智能化驱动更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 产业智能化转型,驱动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全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实施背景下持续保持较高景气度,生产、投资均保持高速增长,继续领跑全国工业。整体看,高技术制造业在产业智能化过程中确立了中枢作用。2022 年 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4.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6.9 个百分点。其中,智能产品增势良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50.5%、29.6%、26.4%。 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多地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大项目陆续开工。同时,随着制造业稳步恢复,装备和高技术产业的市场需求扩大,支撑了制造业投资加快。2022 年 1-2 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20.9%,比 2021 年加快7.4 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42.7%,比 2021 年全年加快 20.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 50.3%,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 41.2%,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 27.2%。 以汽车行业的智能化为例,继续完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客观上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环卫、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二是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公共停车位的快速充/换电站覆盖率。三是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重点是加大车联网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智能汽车特定场景应用。四是建设自动驾驶运营大数据中心。以支撑智能汽车应用和改善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融合城市动态和静态数据的平台。 产业智能化发展主要聚焦数字经济创新集群,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强调,尽管产业

立即下载
金融
2022-03-28
浙商证券
李超
9页
0.98M
收藏
分享

[浙商证券]:制造业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8M,页数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主要原材料铜价格涨跌情况 图 8:主要原材料铝价格涨跌情况
金融
2022-03-28
来源:碳中和行业(新能源发电)周报:欧洲光伏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十四五”光伏需求确定性较强
查看原文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日度数据 图 6:中厚板市场价日度数据
金融
2022-03-28
来源:碳中和行业(新能源发电)周报:欧洲光伏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十四五”光伏需求确定性较强
查看原文
风电项目中标统计
金融
2022-03-28
来源:碳中和行业(新能源发电)周报:欧洲光伏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十四五”光伏需求确定性较强
查看原文
电池片价格走势 图 4:组件价格走势
金融
2022-03-28
来源:碳中和行业(新能源发电)周报:欧洲光伏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十四五”光伏需求确定性较强
查看原文
多晶硅料价格走势 图 2:硅片价格走势
金融
2022-03-28
来源:碳中和行业(新能源发电)周报:欧洲光伏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十四五”光伏需求确定性较强
查看原文
光伏产业链价格周度数据跟踪
金融
2022-03-28
来源:碳中和行业(新能源发电)周报:欧洲光伏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十四五”光伏需求确定性较强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