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涨价下业绩承压,动力储能布局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2年03月09日买 入1珠海冠宇(688772.SH)原材料涨价下业绩承压,动力储能布局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研究·公司快评 电力设备·电池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王蔚祺010-88005313wangweiqi2@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080003事项:公司近期宣布投资 40 亿元在重庆建设 15GWh 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主要为储能电池,计划在 2022 年开工建设,分批投产,2025 年全部建设完成。公司发布 2021 年业绩快报,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3.47 亿元,同比增长 49%;对应 Q4 实现营收 26.94 亿元,环比增长 5%。公司 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9.47 亿元,同比增长 16%;对应 Q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环比下降 44%。国信电新观点:1)公司加快动力及储能业务布局,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以 12V 启停电池作为突破口,获得上汽等客户定点,同时布局 48V 电池、BEV 电池等领域。储能电池方面,公司与欧洲家用储能客户积极合作,并在家用、工商业、通讯领域进行储能产品的技术储备。公司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约 3GWh,前期开工建设 10GWh,此次扩产后 15GWh 总规划已达到 28GWh,预计将在 2023-2025 年分批投产。2)公司消费电池业务稳步推进,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业绩短期承压。2021 年底消费电池名义产能达到近5.4 亿只,同比提升超 80%。我们估计 2021 年公司消费电池销量有望达到 3.7-3.8 亿只,同比增长近 40%。2021 年钴酸锂价格持续走高,全年均价达到 32.8 万元/吨(+57%),公司因材料成本上涨年度计提 2.5 亿元减值损失。展望 2022 年,新客户持续突破,有望实现对海外消费电子大厂笔记本电池供货,产能落地后恢复向三星手机的供货。同时,公司积极与下游客户议价调价,提升产能利用率,多举措缓解成本压力。3)我们认为公司消费电池出货量稳定增长,短期成本压力会逐步传导缓解。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考虑到原材料压力,我们小幅下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47/13.64/20.34 亿元(原预测为 12.06/15.72/21.05 亿元),同比增长 16/44/49%,对应 EPS 分别为0.84/1.22/1.81 元,当前股价下对应 PE 分别为 39/27/18 倍,维持“买入”评级。评论: 公司加快动力与储能电池产能建设,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动力电池方面,公司技术实力扎实,已拥有涵盖 12V 启停电芯、动力电池电解液、高功率电池等近 30 项相关专利。公司从 12V 锂电池切入市场,并在 48V 锂电池和 BEV 电池领域积极布局。目前,公司已获得上汽智己 LS7 车型 12V 电池供应定点,并预计 2022 年实现批量供应,后续有望持续开拓国际客户。产能方面,公司开始在浙江新建 10GWh 产能,预计 2023 年投产。储能电池方面,公司已与欧洲家用储能客户进行积极合作,产品布局家用、工商业、通讯基站等应用领域。而根据 GGII 数据,2021 年中国锂电池储能市场出货量为 37GWh,同比增长超 110%;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储能锂电池总出货量将达到 180GWh,连续四年 CAGR 为 49%。最新在重庆建设的 15GWh 产能以储能电池为主,把握储能行业成长契机。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表1:公司近期新建动力及储能电池情况项目名称公告时间总投资额设计产能建设产品建设周期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建设项目(浙江)2021 年 11 月 18 日 4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5 亿元10GWh动力电池2022 年开工建设,2025 年建成投产。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重庆)2022 年 2 月 28 日40 亿元15GWh储能电池为主2022 年开工建设,2025 年建成投产。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公司现有储能与动力电池合计产能约 3GWh,加上浙江基地 10GWh 和重庆 15GWh 在建产能,公司规划产能已达 28GWh,预计在 2023-2025 年分批投产。图1:珠海冠宇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GWh)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与预测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利润短期承压,公司积极议价传导压力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3.47 亿元,同比增长 49%;对应 Q4 实现营收 26.94 亿元,环比增长 5%。公司 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9.47 亿元,同比增长 16%;对应 Q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环比下降 44%。四季度盈利显著下滑主要系钴酸锂导致成本快速上涨,公司对下游调价存在滞后所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部分旧设备淘汰也造成资产减值,2021 全年共计提 2.55 亿元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图2:珠海冠宇营业收入情况(亿元、%)图3:珠海冠宇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生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4:珠海冠宇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情况(亿元、%)图5:珠海冠宇分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情况(亿元、%)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生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公司深耕 3C 锂电池多年,产能快速扩张推动出货快速提升。公司聚焦软包锂电领域,研发投入和产品性能全球领先,与行业龙头 ATL 逐步比肩,相较 LG 新能源、三星 SDI 具有竞争优势。随着消费电池市场国产替代步伐加快,公司珠海、重庆基地加快建设。2021 年底公司消费电池名义年产能达到近 5.4 亿只,2022年有望超过 6.6 亿只。客户方面,公司积极开拓笔记本电脑客户,并有望在 2022 年下半年实现对海外消费电子大厂的供货。新产能落地后,公司已恢复对三星手机的供货,并积极开拓其他手机品牌商。展望 2022年,我们预计公司消费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 4.5-4.6 亿只,同比增长超 20%。钴酸锂涨价造成短期业绩承压,公司积极顺价调价传导压力。2021 年以来,钴酸锂价格持续走高全年均价达到 32.8 万元,同比上涨 57%。公司积极与下游客户议价调价,但由于存在一定时滞性故,2021Q4 利润下滑明显。2022 年以来受锂资源价格影响,3 月初钴酸锂价格已攀升至 53 万元/吨,较年初进一步上涨 26%,公司将继续积极议价顺价传导成本压力,并通过产线技术改进降本增效。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4图6:珠海冠宇消费电池销量(亿只、%)图7:钴酸锂价格情况(元/吨)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与预测资料来源:百川盈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产能扩张和顺价议价下的盈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消费电池出货量预计稳定增长,长期来看成本传导能
[国信证券]:原材料涨价下业绩承压,动力储能布局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2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