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启明系列: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速下行,哪个是当前债市的主要矛盾?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速下行,哪个是当前债市的主要矛盾? 债市启明系列|2021.10.18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明明 首席 FICC 分析师 S1010517100001 彭阳 FICC 分析师 S1010521070001 章立聪 FICC 分析师 S1010514110002 周成华 FICC 分析师 S1010519100001 近期利率债市场急剧变化,长端利率在货币宽松预期落空后的回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前低 2.8%升至 3%附近,大致回到上一次降准前的水平。随着通胀形势愈演愈烈,通胀对经济和政策的制约愈发凸显。我们认为,在通胀的拐点到来之前,通胀担忧对于利率的压制会一直存在。由于通胀压力的缓释大概率会领先于经济的回暖,债市有可能在通胀担忧下降后有波段性的机会。但是,在未来信用环境大概率边际向好的背景下,利率上行的趋势可能还未结束。 ▍今年前三个季度利率对通胀并不敏感。央行和市场今年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通胀的压力,主要原因有二:①通胀的持续性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市场对于通胀的认识也是逐步修正的。②上游通胀并未向核心 CPI 传导,且经济面临结构性压力。央行更倾向于通过前瞻性指引和流动性操作释放温和信号,来影响市场预期和利率水平。 ▍随着通胀形势愈演愈烈,通胀对经济和政策的制约愈发凸显。上游成本开始向下游传导,能冲击到核心 CPI 的因素越来越多,比如近期的能源短缺对电价的影响,对企业和居民经济活动的扰动增大。通胀还会压制债市主要的利好逻辑,经济增速下行-货币宽松的逻辑在高通胀的环境下变得不适用。因为本轮通胀来源于供给冲击,如果上游工业品、电力供不应求,用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不仅难以解决资源的短缺问题,提振生产,反而会因为提振了需求,进一步助长通胀和通胀预期,使经济面临更大的“滞胀”压力。 ▍通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宽货币的力度低于预期。随着 10 月 MLF 的等额续作,降准预期基本被证伪,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大致回到了降准前的水平。10 月 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讲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2.95%附近,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对于经济的刺激力度是足够的。而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宽信用的政策,包括 3000 亿元支小再贷款和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提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也表明央行现在更倾向于用结构性的宽信用政策来解决问题。 ▍与典型滞胀不同的是,本轮国内的“类滞胀”会限制货币宽松,但很难导致货币政策收紧。首先,在保供稳价的措施下,供给冲击的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其次,央行认为本轮 PPI 通胀有望在年底到明年逐渐缓解,虽然会向 CPI 传导,但影响幅度可控,因此流动性操作比较温和。在“类滞胀”的压力下,央行打出稳货币+结构性宽信用的组合拳。如果通胀的持续性不强,符合央行的预期,那么这种组合的好处是能够保证经济平稳过渡,不至于出现较强的衰退风险。 ▍与之相对应,近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特征并没有表现出熊平,而仅仅是长端利率在货币宽松预期落空后的回补。由于当前经济基本面的下行压力确实存在,而且从经济周期的逻辑上看,通胀的拐点会领先于经济的拐点。因此,在央行温和的流动性管理下,若上游通胀缓解,利率可能有波段性的下行机会。但是,这一波段性的机会并不意味着利率上行趋势的结束,因为目前大概率是信用底,上游涨价压力边际缓解后,宽信用政策效果显现和信用环境边际向好会带动经济转暖和利率上行,核心通胀可能也会有所反应。 ▍债市策略:通胀的变化将是决定利率走势的核心矛盾。前期利率的下行并没有受到通胀制约,那么一旦通胀成为焦点,利率也会面临上行压力。在通胀的拐点到来之前,通胀担忧对于利率的压制会一直存在。由于通胀压力的缓释大概率会领先于经济的回暖,债市有可能在通胀压力缓释后有波段性的机会。但是,一旦宽财政、宽信用的政策效果随之显现,通胀压力或将向核心通胀传导,在未来信用环境大概率边际向好的背景下,利率上行的趋势可能还未结束。 债市启明系列|2021.10.1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近期利率债市场急剧变化,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前低 2.8%左右升至 3%附近,大致是上一次降准前的水平。如果说 2.8%的位置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利率上行的概率较大,那么利率上行到 3%之后,债券市场多空交织的状态则愈演愈烈:持续的通胀压力,经济的下行压力,甚至是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的滞胀担忧,再加上信用风险和信用环境的边际变化,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到底哪个因素会成为串联经济、政策和市场的主要矛盾?我们认为通胀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 通胀是当前最重要的边际变量 为什么今年前三季度利率下行的时候市场不在乎通胀?通胀压力对今年的债券市场影响直到三季度为止都没有很明显的体现,PPI 持续上行,幅度也一直在超市场预期,但利率却在资产荒的引导下持续下行,三季度维持在 2.8%-2.9%之间。究其原因,通胀对利率的传导并不直接,二者之间的媒介是货币政策,通胀压力增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利率上行,这才是正常的传导逻辑。今年的结果是,央行没有对 PPI 通胀做出太大反映,而是更多的顾及经济的下行压力,采取降准等相对宽松的流动性投放操作,导致通胀和利率在前三个季度呈现相反的趋势。 图 1:今年 10 年期国债利率并没有受到 PPI 大幅上涨的影响(%,%)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央行和市场今年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通胀的压力,主要原因有二: ①通胀的持续性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市场对于通胀的认识也是逐步修正的。年初至今,政府和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经历了不断修正的过程:5 月份煤、钢价格冲顶回落之后,不少观点认为今年的 PPI 同比可能是一个尖顶;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震荡,市场开始逐渐认可圆弧顶的判断,但预计 PPI 同比将逐渐回落;随着国内限产限电政策趋严、海外能源价格暴涨,PPI 继续冲高,市场不得不再次关注通胀超预期的可能性。从 PPI的因素拆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涨价因素远超基数影响带来的翘尾因素,而很多导致涨价的因素是难以提前预测的。 0246810122.82.93.03.13.23.3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PPI:当月同比(右轴)nMpRrOqMqNpNqPpOsQnQmQ6M9R7NsQqQpNrQeRmNnNkPpOxP6MrQrPNZoNpMNZnPmO 债市启明系列|2021.10.1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②上游通胀并未向核心 CPI 传导,且经济面临结构性压力。从通胀的结构来看,PPI与 CPI 的剪刀差是在不断扩大的,即便是核心通胀的走势,也并没有跟随 PPI 上行,这与过去几次的情况有一定差异,背后反映的是国内经济当中消费和服务业的需求略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通胀的前提下,为了应对结构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央行更倾向于通过前瞻性指引和流动性操作释放温和信号,来影响市场预期和利率水平。 图 2:PPI 的上涨原因主要

立即下载
金融
2021-11-26
中信证券
27页
1.06M
收藏
分享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速下行,哪个是当前债市的主要矛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6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可转债市场
金融
2021-11-26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人民币汇率为何突破6.4?对股债有何影响?
查看原文
行业涨跌幅榜
金融
2021-11-26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人民币汇率为何突破6.4?对股债有何影响?
查看原文
市场概况
金融
2021-11-26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人民币汇率为何突破6.4?对股债有何影响?
查看原文
2021 年 10 月 20 日人民币对各币种汇率当前值相对于前一日值变化百分比
金融
2021-11-26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人民币汇率为何突破6.4?对股债有何影响?
查看原文
2017 年 10 月 20 日至 2021 年 10 月 20 日流动性投放和回笼统计(亿元)
金融
2021-11-26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人民币汇率为何突破6.4?对股债有何影响?
查看原文
2019 年 10 月 20 日至 2021 年 10 月 20 日公开市场操作和到期监控(亿元)
金融
2021-11-26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人民币汇率为何突破6.4?对股债有何影响?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