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来碳金竞争力: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

1启程 —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关键驱动因素打造未来碳金竞争力: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出品www.se.com/cn2Gt CO2e160800200020192100无气候政策乐观政策(2.7-3.0°C)2°C 路径1.5°C路径(4.1 – 4.8°C)现行政策(3.0°C)承诺与目标(3.1 – 3.5°C)图 1 现行政策下气温可能会升高3.5°C大国责任担当,“双碳”目标带来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虽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非附件一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但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2020年9月,中国正式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双碳”承诺是对《巴黎协定》的坚决维护,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双碳”目标不仅将解决生态环保问题,更将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广大工业企业而言,碳减排不作为,就有可能站到了时代的对立面。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这是不可想象的。前言人类生存遭遇历史性挑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任务紧迫2021年8月9日,联合国领导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这份由234名科学家完成,获得195个国家政府通过的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导致了地球变暖,气候系统正经历快速而广泛的变化,近期出现的一些极端天气就是受此 影响。3获取更强碳金竞争力,成为新纪元赢家“双碳”目标意味着能源的替代和高效利用,正开启一个新的人类纪元。具体到微观层面,工业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更多表现为碳金能力。碳金能力,就是企业在既定时间内应对碳减排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优势能力。能够熟练应对碳排放挑战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这需要企业精心打造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的融合能力。碳金能力是企业走向可预期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30年和2060年两个时间节点之前,拥有领先的碳减排能力,就会形成基于时间的竞争力优势,成为新纪元的赢家;“碳落后”者,将被淘汰出局。工业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积极应对“双碳”目标是必答题而非选 择题。无论是能源、原材料采集使用,还是生产制造、交通物流等,都面临着深刻调整,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工艺更为先进、经营效益更好的绿色工业企业,有望在“双碳”契机中获取更强的碳金竞争力;相反,技术工艺落后、节能减排措施不利的企业,将面临“双碳”目标带来的巨大政策和市场压力。选择不同的“双碳”目标应对路径,将极大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工业企业的碳战略,是合规问题,是法律问题,更是未来竞争力问题。果断采取措施,立即行动起来没有任何堡垒能够避开时代之矛的穿透。面向“双碳”目标,工业企业应尽快以可持续和气候友好的方式行动起来,勇敢应对挑战:• 尽快主动制定碳中和转型路径,加强咨询,完善顶层设计,适应能源结构调整;• 加强智能制造,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制造工艺能力,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效;• 推行绿色制造,进行碳数据全周期跟踪,加强循环利用,实现安全、高效运营,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建立碳减排标准体系;• 联合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碳减排,树立行业标兵,推动精益碳减排。身体力行,与赋能客户并行作为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坚持身体力行与赋能客户并行,为人类实现碳减排持续探索。一方面,施耐德电气自身行动起来,大跨步向前,承诺2025年实现公司运营层面碳中和,2050年推动供应链层面净零碳排放。另一方面,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合作伙伴提供从咨询、规划、实施到运维的四位一体的碳减排解决方案,打造中国企业的碳金竞争力。施耐德电气既是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也是赋能者。4目录前言 21. 认识碳达峰、碳中和 61.1 碳 =二氧化碳? 71.2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碳达峰 81.3 碳中和任重道远 91.4 范围界定:碳排放的三条边 101.5 碳金能力:新的竞争力指标 112. 中国“双碳”目标与实现路径 122.1 “火烧眉毛”下的全球共识 132.2 自我加压:整体及阶段性目标 142.3 从顶层到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152.4 关键技术路径 163. 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挑战 183.1 经营性挑战:额外成本是不能承受之重? 193.2 技术性挑战:传统技术路径潜力小 203.3 统计性挑战:标准化不足,碳减排需要一本高质量台账 223.4 政策性挑战:政策力度、政策协调性担忧 233.5 行业性挑战: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紧迫性与对策 243.6 应对挑战需要绿色与智能制造双转型 264. 打造碳金矩阵的施耐德电气解决方案 284.1 碳金矩阵: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94.2 可持续发展四步走:战略规划、管理提升、执行优化、绿色运营 334.3 数字化转型三步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持续优化 374.4 “零碳工厂”:“绿色工厂”再升级 435. 行动建议 455启程 —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关键驱动因素图表目录图 1 现行政策下气温可能会升高3.5°C 5图 2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 8图 3 前六大排放国排放总量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9图 4 能源的变迁 10图 5 价值链上的范围与排放概览 11图 6 全球碳中和远景图 14图 7 温室气体排放领域 15图 8 数字化技术将成为企业实现碳中和的一大利器 18图 9 CCUS 技术环节 22图 10 脱碳对各行业的影响 25图 11 典型行业的碳减排对策 26图 12 企业减碳的方式 27图 13 绿色智能制造让碳增加项更小 28图 14 施耐德电气的碳金矩阵图 30图 15 中国碳排放主要行业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 32图 16 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构建咨询引领的 整体解决方案 33图 17 四阶段实现碳中和之旅 35图 18 数字化转型的咨询规划路径 376认识碳达峰、 碳中和71.1 碳=二氧化碳?本报告及碳中和概念中所指的“碳”,是广义碳的六种碳。即《京都议定书》中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其中,六氟化硫 (SF6) 是一种人造氟化气体,几十年来广泛应用于高压和中压输配电开关设备。SF6 的全球 变 暖 潜 能 值 是二 氧化 碳 的2350 0 倍,是 最 强 效 的 温 室气体 。这 种 气体在 大 气中的 停留时 间为 3200 年。根据荷兰环境评估署的数据,2010-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二氧化碳平均占比为72.6%,2019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中二氧化碳占比为82.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的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所以在日常表述中经常用二氧化碳来取代温室气体。19%72.6%82.6%11.6%3.0%2.8% . %2. %二氧化碳含氟气体氧化亚氮甲烷图 2 温室气体排放

立即下载
综合
2021-11-22
施耐德
49页
5.13M
收藏
分享

[施耐德]:打造未来碳金竞争力: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13M,页数4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2 年,HJT 电池片单位制造成本将降低到与 PERC 同一水平
综合
2021-11-22
来源:光伏设备行业点评:硅片薄片化-HJT组件功率创新高,异质结降本增效进行时
查看原文
核电板块 2020-2021Q3 经营现金流净额情况统计(亿元)
综合
2021-11-22
来源:2021Q3新能源板块总结:光伏持续分化,龙头恒强,风电一超多强
查看原文
核电等发电设备公司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率情况分析表
综合
2021-11-22
来源:2021Q3新能源板块总结:光伏持续分化,龙头恒强,风电一超多强
查看原文
核电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分析表
综合
2021-11-22
来源:2021Q3新能源板块总结:光伏持续分化,龙头恒强,风电一超多强
查看原文
风电板块 2021Q1-2021Q3 存货情况(亿元)
综合
2021-11-22
来源:2021Q3新能源板块总结:光伏持续分化,龙头恒强,风电一超多强
查看原文
风电板块应收账款、合同负债情况分析表(亿元)
综合
2021-11-22
来源:2021Q3新能源板块总结:光伏持续分化,龙头恒强,风电一超多强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