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点评:创新合格TLAC工具,推动国内G-SIBs达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1 年 11 月 3 日 行业研究 创新合格 TLAC 工具,推动国内 G-SIBs 达标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点评 银行业 10 月 29 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我国 G-SIBs 应于 2025 年初达到相应监管要求。  为引导损失内部化,在 Basel 基础上,FSB 进一步提出 TLAC 监管要求 2008 年金融危机表明,以 G-SIBs 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很难对自身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客观评估,而《Basel III》同样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为有效解决“大而不能倒”问题,FSB 制定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监管要求主要包含最低总损失吸收能力、最低杠杆率两项,每家 G-SIBs 的每个处置实体均需满足相关要求。对 G-SIBs 意味着更高的达标要求。  我国四大行持续入选 G-SIBs,《办法》明确了总损失吸收能力相关要求 2020 年 9 月 30 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起草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了对总损失吸收能力的定义、构成、达标要求、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内容。《办法》基本遵从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各类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标准,将监管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 国内 G-SIBs 未来三年面临较大 TLAC 缺口,测算规模或在 0.5-4.2 万亿元 测算我国 G-SIBs 在 2024 年末的 TLAC 缺口在 0.5~4.2 万亿之间:1)假设 2025年前各类资本工具存续规模稳定,即永续型工具持续存续或各类资本工具赎回后等额续作:a.悲观情景下,四大行 TLAC 缺口在 2.6 万亿元左右,纳入交行后缺口近 2.9 万亿元;b.乐观情景下,四大行 TLAC 缺口为 4600 亿元左右,纳入交行后为 5100 亿元。2)假设 2025 年前各类资本工具进入可赎回期后均赎回,a.悲观情景下,四大行 TLAC 缺口 3.8 万亿元,纳入交行后近 4.2 万亿元;b.乐观情景下,四大行 TLAC 缺口 1.5 万亿元,纳入交行后为 1.6 万亿元。 综上,在无豁免情况下,总损失吸收能力面临一定达标压力;但考虑以存款保险基金为代表的技术性豁免政策,TLAC 缺口将小于 4.2 万亿元压力峰值。  创新合格 TLAC 工具有望成为推动国内 G-SIBs 达标的重要方式 除内源性资本补充外,提升 TLAC 风险加权比例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运用资本补充工具,如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另一种是运用 TLAC 非资本债务工具。资本虽然是 TLAC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依靠发行资本工具来实现 TLAC达标成本较高。发达经济体 G-SIBs 通过创新合格 TLAC 工具,在有效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较好的满足了监管要求。为推动合格 TLAC 工具创设及如期达标: 监管层面,1)研究完善配套规则,排除 TLAC 债务工具在偿付次序、减记或转股条款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制度障碍;2)加大支持社保、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持有银行 TLAC 工具的政策力度;3)适度给予政策优惠安排,如资本占用方面,当前银行自营投资二级资本工具资本占用为 100%,普通金融债仅为 25%,如果给予 TLAC 非资本债务工具适度资本权重政策优惠,将有助于降低 TLAC 补充成本。银行层面,发行 TLAC 工具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创设全新的金融工具,只要在基本的条款设计和偿付顺序上符合 TLAC 监管要求即可。四大行可优先考虑结合 TLAC 工具要求,对部分债务工具进行合理改造和优化。 风险分析:1、模拟测算结果属于偏压力情景;2、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影响商业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3、部分国内非 G-SIBs 未来可能面临 TLAC 达标要求。 买入(维持) 作者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次级金融债或将因 TLAC 而生——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 TLAC 分析(2020-10-13)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目 录 1、 TLAC 是对 G-SIBs 的更高监管要求 ................................................................................. 3 1.1、从 Basel 到 TLAC,对 G-SIBs 提出更高监管要求 ................................................................................... 3 1.2、TLAC 监管规则的主要内容 ..................................................................................................................... 3 1.3、TLAC 与 Basel III 对比分析 ..................................................................................................................... 4 2、 《办法》出台背景及政策要点 ........................................................................................... 5 2.1、我国大型银行持续入选 G-SIBs ................................................................................................................ 5 2.2、《办法》对 TLAC 达标要求提出明确规范 ................................................................................................ 6 3、 我国银行面临较大 TLAC 达标缺口 ................................................................................... 8 4、 创新合格 TLAC 工具,推动国内 G-SIBs 达标 ............................................................

立即下载
金融
2021-11-08
光大证券
王一峰,董文欣
15页
0.77M
收藏
分享

[光大证券]:银行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点评:创新合格TLAC工具,推动国内G-SIBs达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7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13 近期行业新闻
金融
2021-11-08
来源:非银金融证券行业周报:北交所开业在即,券商业绩增厚可期
查看原文
图表 11 两融余额情况 图表 12 股票质押统计
金融
2021-11-08
来源:非银金融证券行业周报:北交所开业在即,券商业绩增厚可期
查看原文
图表 9 周度股权融资规模情况 图表 10 周度债券融资规模情况
金融
2021-11-08
来源:非银金融证券行业周报:北交所开业在即,券商业绩增厚可期
查看原文
图表 7 沪股通累计净买入 图表 8 深股通累计净买入
金融
2021-11-08
来源:非银金融证券行业周报:北交所开业在即,券商业绩增厚可期
查看原文
图表 5 股票日均交易额 图表 6 股票日均市值换手率
金融
2021-11-08
来源:非银金融证券行业周报:北交所开业在即,券商业绩增厚可期
查看原文
图表 4 证券Ⅲ行业个股周涨跌幅前 5 名
金融
2021-11-08
来源:非银金融证券行业周报:北交所开业在即,券商业绩增厚可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