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首创“数据势能”估值模型
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前言中国的公共开放数据资产现状数据资产化在中国已成为重要趋势公共开放数据正蓬勃发展公共开放数据资产评估运用传统估值思路的挑战“数据势能”估值体系及实证探究“数据势能”估值概念“数据势能”公式“数据势能”估值体系在实证方面的初试及探析宏观合理性测试分析公共开放数据资产的应用与分析最具潜力的5大公共开放数据排行榜全国公共开放数据10佳实践案例对标与展望结束语参考文献联系人234510121315182324252729303031目录1开放数资产估值白皮书前言数据资产化是数据要素的重要趋势,旨在最大化释放数据的核心价值。在全球数据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共数据开放的步伐在近年来进一步提速。公共开放数据在数据资产生态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为加快我国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支撑。当前,全国已有18个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免费为社会各方提供相关政府单位的公开数据。但免费并不等同于没有价值。公共开放数据在“惠民”以及“智慧政务” 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潜在社会价值。目前,公共开放数据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假以时日,必将蓄积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未来可期。数据资产估值是未来数据资产价值释放的核心环节。然而,由于公共开放数据自身的独特性,将传统估值思路应用于其估值时面临诸多挑战。本白皮书首次借用物理学中的“势能”概念作为理论基础,推出“数据势能”新概念及其相应的估值逻辑,就政府公共开放数据的估值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根据公共开发数据资产的特点,发掘其特有的价值驱动因素及其魅力所在,进一步揭示能够撬动其估值体系的支点。此方法论目前仍处在尝试探索阶段,虽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论证。普华永道欢迎学术界、科研单位以及业内人士与我们开展深度交流探讨,携手助推我国数据资产化发展的步伐,为“数字中国”建设尽绵薄之力。2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中国的公共开放数据资产现状3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数据资产化已成为重要趋势4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在现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中国作为数据生产大国已明确表明数据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将数据确立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与土地、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一样,数据将成为可市场化配置的生产要素。《意见》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具体体现在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以及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2021年6月10日,《数据安全法》正式表决通过,并将于2021年9月正式生效,该法旨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进一步完善保障政务数据安全方面的规定。《数据安全法》是继《网络安全法》提出数据的概念后,我国在数据安全立法层面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将成为中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压舱石和中国数据资产化稳定发展的指路明灯。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数据将更加资产化。但从经济和法律视角来看,资产具有三项核心特征:其一,资产应归属某主体所有或控制,即权属明确;其二,资产能够产生既有的或预期的经济利益;其三,资产是一种资源,具有稀缺性。而对于当今的数字世界来说,数据的无限采集、可复制性以及取之不竭的特性导致其作为资产存在的特殊性。首先,数据资产主体具有多重性,即权属模糊,例如数据从生产到流转的过程中,可产生衍生数据及衍生数据主体;其次,数据资产对当前经济生产经营及未来预测的经济利益需以资产的合理估值为前提,但数据资产的估值当前并不存在统一、普适性的估值依据;再次,数据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与黄金、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相比,数据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动态概念,在特定场景和时间节点,数据具有极高的稀缺性,从某种意义上,数据资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伴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资产化对于国家治理、市场配置、企业运营和个人权益四个领域影响深远。普华永道认为,数据资产化已成为中国以数据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各利益相关方的行动也正在为这一进程扫除障碍,包括以上提及的三点。普华永道在2020年11月发布的《数据资产生态白皮书》中写道,数据如同水与空气的数字化时代已至。数据的价值迎来了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革新,数据不再仅仅是宝藏或者石油这样直白的物质财富代表,而已经发展为如同水与空气一般重要的必需品。首先,水与空气是每个个体日常生活中无法缺失的重要资源,即使存在感有时无法察觉,而一旦失去就会导致机体的崩溃,同样,人们对于数据也已习以为常,生活与生产已经无法离开数据的支撑。其次,水与空气是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巨大资源供给,而数据也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成为个人、企业与政府正常运作即可获得的重要资源之一,如同水与空气一样影响着每一个个体。最后,水与空气看似廉价,却能在相关介质的配合下催生出长久持续的能量,例如水电,数据自身虽然微小,同样也能通过聚合效应驱动质变。图 1:全球数据量增长预测2468101416204050607080100130175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单位: ZB)资料来源:IDC, 《数据时代2025》报告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开放数据是“能被任何人出于任何目的不受限制地进行自由利用、再利用和分发,并最大程度保持其原始出处和开放性的数据”。图 2:平衡的数据资产生态系统数据生产者 — 个人/企业(树木)数据资产(氧气)O2政府管控与治理/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确权与定价指导(阳光,光合作用)数据消费者 — 小企业(食草动物,初级消费者)数据消费者 — 大企业(食肉动物,高级消费者)数据中介 — 数据银行、数据信托、数据运营商(云,大气循环)数据资产(水)资料来源:普华永道分析公共开放数据(土壤)数据中介(微生物,分解者)P — 政策/法律E — 经济S — 社会T — 技术科研机构/学术单位公共开放数据正蓬勃发展5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数据资产化旨在最大化释放数据的核心价值以及流通性。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对全球 “数据圈”的研究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中国2018年产生了7.6ZB的数据。IDC预计,中国的 “数据圈”将会在2018年至2025年之间扩张14倍左右,以每年30%的平均增速快速发展,在2025年达到48.6ZB,也就是48.6万亿GB1。届时,中国将远超美国,问鼎数据圈的 “金山”,成为全球第一。坐拥如此庞大的体量以及未来的潜力,社会各界谁能率先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对丰富的数据资源加以合理运用,谁就能迅速把握时代风口、抢占行业先机,并创造惊人的经济利益。与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传统资产相比,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伴随左右。一方面,联通个人群体、企业机构与政府部门,数据通过开放、流通、采集、监测等不同方式释放巨大信息价值,重塑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商业模式,产生巨大杠杆效应;另一方面,如同空气和水面临污染威胁,数据也同样面临权属不清、估值不明、垄断使用等社会经济难题,导致这一价值潜力
[普华永道]: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首创“数据势能”估值模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61M,页数3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