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低代码平台指数测评报告
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分析师:吴勇、邳佳琦2020中国低代码平台指数测评报告目录/CONTENT01核心观点02市场指数03用户指数04品牌指数05发展趋势PART .ONE核心观点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核心观点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1234低代码平台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短期内将保持高增速低代码平台市场与传统信息化市场高度重合,并开始对其缓步渗透。短期内,应用衍生类的低代码平台供应商较占优势。未来,低代码平台厂商的重点之一将是发展渠道,提升本地服务能力。“业务在线”需求与资本市场关注的双重作用下,低代码市场快速增长。低代码厂商大多具有其他成熟业务及稳定的用户群,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转化为低代码业务用户。传统信息化渗透较高的行业(如:制造、TMT、金融等)也是低代码实践较为火热的行业。基于低代码平台方式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尤其是前端业务系统)越来越多。低代码平台的开发效率及应用交付周期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技术要素的高度封装,低代码平台品牌在产品层面竞争的焦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业务/事务视角进行开发”以及操作体验方面。应用衍生类的低代码平台供应商积累了丰富的业务/事务模型,其模型成熟度相对较高,产品调整配置动作相对较少,用户体验方面相对更好。接近6成的企业用户认为低代码可以作为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IT架构。随着企业用户的使用的深化,服务诉求将会大幅提升。用户需求的服务多样化(如:驻场支持服务、定制开发服务等)以及时域的复杂性,厂商难以通过在线方式满足用户的服务诉求。PART .TWO市场指数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何谓低代码?利用很少或几乎不需要写代码就可以快速开发应用,并可以快速配置和部署的一种技术和工具将技术要素进行封装,以业务/事务视角进行应用快速构建、持续交付的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低 代 码让任何人无需代码及编程知识背景,采用java模块图标拖放的方式,像画画一样开发适配多终端的应用及企业管理系统,具有开发速度快、成本低、维护及二次开发简单等特点低代码厂商纯代码开发低代码开发无代码开发技术掌握需求掌握自驱式开发代码语言业务语言需求语言专业开发者业余开发者无开发经验者传统的“敲代码”开发方式可视化开发方式为主,代码开发为辅可视化、配置式开发方式需求输入,程序自发性开发软件开发演进阶段低代码开发是软件开发从代码语言向业务语言进化的拐点当前低代码平台可划分为两大阵营BPM低代码原生*1应用衍生*2注:1. 低代码原生类:供应商基础能力来源于开发环境、开发工具,擅长增强代码开发能力 2. 应用衍生类:供应商基础能力来源于具体应用领域,擅长提供成熟的应用模板,从而提升应用交付能力协同办公CRMERP其他来源:T研究自主研究及绘制市场指数国内低代码平台市场规模迈向10亿,短期内持续高速增长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单位:亿元 业务在线催化“快交付”需求。近些年互联网巨头的移动互联业务——尤其是结合零售消费的移动业务的持续火热, 国内市场的“互联网+”实践开始逐步提速,业务在线正成为多数企业转型尝试的第一步。但传统的软件重装开发模式不能及时消化大量业务需求,同时IT专业人才的成本逐渐增加,企业IT交付能力不堪重负。低代码为企业用户提供了另一种开发模式,基于业务特性封装成标准件,借助可视化工具的进行装配,不需分神考虑开发语言、算法,而专注于业务实现,因而愈发受到企业用户的关注。 短期内持续高速增长。2018年以来,低代码概念在国内关注度持续攀升,资本的热钱与逐风的玩家不断涌入低代码赛道,市场规模也在显著性增大。同时,低代码玩家大多具备其他成熟业务,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以支持低代码业务持续运营。因此,短期内低代码市场将维持高速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头部大企业依然是低代码平台市场的主要对象,腰部用户群较小,从长期看市场可能会较快进入品牌兼并阶段。注:低代码平台市场规模不含国外低代码平台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营收企业期望借助低代码达成的目标——降门槛、促交付、固基础60.9 %58.9 %43.4 %降低开发迭代门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IT架构加快应用交付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 降门槛。低代码开发平台基于业务形式进行代码封装,并提供了可视化、可拖拽的便捷式操作,减少了大量单纯的代码编程操作,降低了开发门槛。企业可释放大量专业开发人员,分配到其他IT岗位中。 促交付。多数应用可通过简单拼搭、配置完成,开发难度降低;复用成熟代码降低了代码出错风险,减少了测试修复环节耗费;应用开发周期缩短,交付效率提升。 固基础。低代码平台汇集开发资源,促进系统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支持企业应用的构建、分发、安装、运维、升级,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支持企业运营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应用衍生品牌整体表现相对较好市场渗透指数市场曝光指数应用衍生低代码原生PART .THREE用户指数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用户行为指数报表、流程、逻辑等可视化设计能力帮助终端用户简化开发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54.8 %50.7 %50.3 %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业务逻辑设计、报表设计是低代码平台的核心能力随着对客户需求理解的深入挖掘与不断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等业务的不断出现,应用开发/更新、部署的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对应用持续交付的诉求愈发明显。未来,在业务加速的前提下,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扩展能力将会逐渐成为品牌比拼的重要砝码。业务逻辑设计报表设计让业务需求更快转化为应用平均节约开发时间62.1% 通过开发时长对比,可以直观反映出低代码开发对企业应用开发效率的提升,帮助业务需求更快实现转化,更好支持前端业务,持续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刻画、升级。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企业用户超过20%的前端业务系统已经由低代码开发实现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平均 20.4% 的前端业务系统为低代码开发用户画像指数0~1%10%~15%6%~10%5%~6%4%~5%2%~4%1%~2%15%以上低代码平台市场与传统信息化市场高度重合10.414.116.3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3.73.52.82.71.51.41.31.32.01.2 与众多IT产品相似,传统信息化高地依然为低代码平台市场的基本盘。同时,在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下,周边区域市场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虽然本土低代码平台市场处于萌芽阶段,但多数入局玩家却是“带艺之身”,成熟业务积累的用户群正在逐步转向低代码业务输送。数据来源:T研究 2020/12制造业、TMT行业实践领先,政府应用潜力巨大32.410.33.63.06.65.27.520.6324.4 万企业630.9 万企业12.4 万企业158.0 万单位56.5 万企业192.6 万企业65.2 万企业当前实际
[T研究]:2020中国低代码平台指数测评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19M,页数4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