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RPA指数测评报告
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分析师:吴勇、邳佳琦2020中国RPA指数测评报告目录/CONTENT01核心观点02市场指数03用户指数04品牌指数05发展趋势PART .ONE核心观点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核心观点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1234大型企业拉动下,RPA整体市场持续扩大RPA市场聚焦在头部行业,整体市场依然处于萌芽期短期内,专业的RPA厂商更具竞争优势。RPA服务形态逐渐走向工具标准化与垂直业务化两条路径。RPA帮助大型企业大幅减少复杂繁琐的人力流程操作,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虽然迫于疫情影响,中国企业的运营活动受到很大抑制,但RPA的用户主要为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同时在线业务的开展也让RPA场景逐渐深入。在疫情缓解,复产复工气氛高涨的当下,RPA市场活跃度逐渐增强。RPA市场依然处于拓荒阶段,实践热度最高的北上广区域依然存在大量“无主地”,等待RPA品牌商开拓。当前RPA渗透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金融、建筑与房地产、信息通讯等少数头部行业,已形成大量RPA成熟场景,并以融入企业用户的日常运营中。RPA作为普适性的应用,除头部行业外,对其他行业用户业务流程结合程度不足,依然存在大量行业场景待探索。以RPA为主要产品解决方案的厂商定位、宣传更清晰,从而在RPA产品知名度更具优势,渗透率较高。综合IT产品解决方案的厂商虽然在行业用户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其整体产品的复杂度偏高,产品调整难度大、周期较长。短期内,综合厂商的动作较缓,但从长期来看,其产品的韧性较强,行业经验是其竞争的底气。一部分RPA品牌的产品设计逐步轻量化、工具化,寻求被集成,使其更易适配三方系统,更好融入大型企业用户IT系统。另一部分RPA品牌则寻求深化、进一步深入流程、了解业务,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PART .TWO市场指数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国内RPA市场规模迈过12亿,增长势能依旧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单位:亿元 抓紧大客户,RPA避过疫情之锋。2020年开年以来,疫情为绝大多数行业按下了暂停键,营销陷于停滞,加重了企业运营负担,以往运营中的缺点被一再放大。企业被迫重新审视投入产出、提振运营效率。在此背景下,RPA“稳定”、“提效”、“易用”的特性深得企业亲睐,并在大型企业中率先得到了应用。同时,大型企业的强大抗压能力也让成长中的RPA顺利避过疫情压迫,实现了逆市增长。 AI概念加持,RPA搭上数字化、新基建快车。随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知识图谱、OCR识别、语音识别等AI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往非结构化数据造成的“流程断点”已被填平,RPA与AI的结合首次实现了长链路自动化流程的打通。同时,AI技术开启了机器人的认知力,使RPA获得了学习再进化的能力,让其能够适配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最后,作为AI落地的重点方向,在全面迈向数智化时代的过程中,RPA作为普适性的智能自动化基础应用,未来有机会借力AI、加速拓展,甚至形成新基建的小风口。注:RPA市场规模不含国外RPA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营收企业用户期望借助RPA达成的目标——释放、跨越、提升72.7 %61.6 %43.4 %解放人力执行跨系统流程提升员工的工作体验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 释放。企业运营中总有一些高度重复、且具有固定模式的工作(如:发票核验、简历筛选等)需要占用大量人力。通过导入RPA,此类工作可以交由机器人处理,释放的人力可投入更高级别、更有价值的工作,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跨越。 RPA机器人部署无需更改或升级企业内部现有的核心IT基础架构,而是以“外挂”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当前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外部。企业可以在不影响业务系统的情况下,联通各个离散系统,整合业务流程,提升业务执行效率。 提升。RPA机器人代替人工手动操作,不仅有效减少大量枯燥工作(如:数据录入)给员工造成的负担与人为错误,同时一线员工可以维护和“管理”自己的RPA机器人辅助日常工作,减负提效,提升工作体验。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RPA市场已出现明显的品牌梯队市场渗透指数市场曝光指数专业RPA品牌ERP背景品牌其他细分品牌PART .THREE用户指数企 业 服 务 数 据 专 家DATA EXPERT OF ENTERPRISE SERVICE用户行为指数RPA应用成熟场景主要集中在头部行业,其他行业水位较低RPA渗透率越高的行业日应用时长越高注:本报告所述的信息、通讯行业企业主要为提供电信服务的组织机构平均停留1.9 h/d整体来看, 企业日常运营依赖RPA的程度远落后于高频信息化应用(如:协同OA)。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头部行业对RPA的应用依赖度很高,已经出现大量成熟应用场景(如:财务、审计、采购供应、HR、IT运维等),并在向更多的部门以及相关角色渗透,帮助企业优化业务、信息化、数字化能力。而其他行业在业务流程方面与RPA匹配不足,业务场景下RPA的流程自动化通路较欠缺,供应商的RPA应用场景开发力度有待加强。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终端用户的日常应用主要围绕自动化流程的设计、报表整合展开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65.2 %62.2 %54.2 %自动化流程的设计 自动化流程的设计、整合报表是RPA的核心能力企业用户对机器人执行过程的管控(机器人运行调度、机器人运行设置)等功能的使用度不断加重,显示企业业务流程正在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企业用户对流程敏捷、智能化的诉求愈发明显。受其影响,未来RPA与AI的结合会愈发紧密,启智的机器员工将逐渐展露自主适配、执行的能力。整合报表机器人运行调度用户画像指数0~1%10%~15%6%~10%5%~6%4%~5%2%~4%1%~2%15%以上北上广成RPA当前最主要的必争之地17.520.026.4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5.74.23.33.01.91.81.81.62.41.6 作为传统信息化高地,北京、上海、广东区域市场更易理解、接受尝试RPA,是RPA品牌成长的“天然沃土”。 经过几年的成长,RPA品牌有了明显成长,但市场依然存在大片“空地待垦”,尤其是热点市场北上广的潜力远未见底。 综上所述,本土RPA市场依然处于萌芽阶段,围绕热点区域市场的开拓依然是未来RPA品牌商的主要任务。数据来源:T研究 2020/08制造业实践、潜力双榜首,零售业潜力巨大6.313.08.74.317.411.08.721.7324.7 万企业630.9 万企业11.7 万企业157.2 万企业89.1 万企业193.4 万企业49.1 万企业当前实际实践指数该行业市场剩余市场空间上限 制造业业务流程复杂(如:流水线分多个工段,各工段均可设置监管多个岗位),存在大量规则、重复性流程,亦为RPA实践最积极的行业。当前制造业的RPA应用场景成熟度相对较高,数量较多(如:物料清单自动化生成,物流数据自动化
[T研究]:2020中国RPA指数测评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72M,页数4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