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八:融资政策变化下,转债市场走向?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0 年 02 月 27 日 固定收益研究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靳毅 S0350517100001 021-68930187 jiny01@gh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张赢 S0350519070001 021-60338169 zhangy18@ghzq.com.cn 融资政策变化下,转债市场走向? ——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八 相关报告 《 美 国 债 券 市 场 指 数 供应 商 简 介 》 — —2020-02-07 《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七:比投资业绩更重要的》——2020-01-09 《债券违约“温故知新”系列十二之聚焦财务分析:再谈存贷双高》——2020-01-08 《债券违约“温故知新”系列十一之聚焦财务分析:关联方交易莫疏忽》——2019-12-25 《债券违约“温故知新”系列十之聚焦财务分析:存贷双高难自洽》——2019-12-18 投资要点:  可转债作为一类偏股型融资工具,与增发、配股等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再融资手段,其市场规模与价格表现也与融资政策息息相关。近期,再融资新规落地,有关定向增发的多项限制有所放松。那么,对于 2017 年以来在定增受限情况下大扩容的转债市场而言,后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或许,从历史上融资政策变化下,转债市场的表现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 2001-2004 年:第一个春天 从 2001 年开始,可转债发行规模不断提升,2004 年可转债发行规模有 200 多亿元,是当年增发和配股合计发行规模的 2 倍多。当时发行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所以,整体来看资质比较好。但是,由于 2002-2004 年,权益市场处于震荡下行趋势,所以这些转债上市首日涨幅并不高,整体平均水平在 3.5%左右。2002-2004 年期间所发行转债,上市首日的转股溢价率平均水平为 7%,而这与后续不同情况下转股溢价率的水平形成了鲜明对比。  2014-2016 年:稀缺是主旋律 从 2014 年开始,增发募集资金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15、2016 每年已经在万亿元水平,而可转债发行规模却较前期出现明显下滑,平均每年只有 200 亿元的水平。对于当时的转债市场而言,一方面由于定增的替代效应使得转债一级发行节奏变缓;另一方面,在 2015 年大牛市下,很多转债因涨幅较大而纷纷转股,使得存量转债标的明显减少。而可转债基金仍有刚性的配置需求,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债稀缺性便开始体现。  2017-2019 年:走向大众市场 2017 年,再融资新规和减持新规出台,定增市场一夜入冬,发行规模更是出现了断崖式地下滑。与之相反的是,监管层鼓励可转债和优先股等股债结合产品的发行。2017年 9 月份,证监会还对可转债发行方式进行了调整,将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可转债的申购。因此,可转债很快就替代了定增,成为了再融资工具中的主流品种。整体来看,随着市场的大扩容,转债市场呈现了小而多的格局。而随着转债数量的不断增多,转债稀缺性逐渐减弱。  未来转债市场变化? 随着再融资政策的落地,未来转债市场将会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出现以下四点重大变化:(1)在定增发行火热的情况下,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必然会受到影响。转债发行节奏会有所趋缓,但转债发行不会中断。总量上来看,在存量转债的支撑下,后续转债市场不会出现类似于 2015 年的过度萎缩的局面。(2)从结构上来看,市场上大、中盘券所占比重将会有所提升。(3)新券上市涨幅将会明显提高。(4)短期回避不改长期看好逻辑。  风险提示 第一,权益市场走高后大幅回落;第二,货币政策发生不利变化。 rMmQpNyQwOaQdN6MnPrRpNrRiNnNsQiNpNxPaQnMqPuOpPqMNZmMmN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可转债作为一类偏股型融资工具,与增发、配股等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再融资手段,其市场规模与价格表现也与融资政策息息相关。近期,再融资新规落地,有关定向增发的多项限制有所放松。那么,对于 2017 年以来在定增受限情况下大扩容的转债市场而言,后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定增对于转债发行产生的“替代效应”有多大,对转债市场的表现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或许,从历史上融资政策变化下,转债市场的表现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1、 2001-2004 年:第一个春天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新中国股票市场成立之初,我国就出现了第一只可转债——宝安转债。不过,当时可转债发行数量较少,市场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直到 2001 年,证监会先后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才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这一时期,针对申请增发、配股的上市公司,证监会在资产负债水平、盈利情况、发行间隔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所以,一些不满足要求的上市公司则转而寻找其他的融资手段。而此时的可转债恰好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2004 年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保险公司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可转债,侧面体现出了监管层鼓励可转债发行的态度。因此,从 2001年开始,可转债发行规模不断提升,2004 年可转债发行规模有 200 多亿元,是当年增发和配股合计发行规模的 2 倍多。 图 1:2001 年前后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具体来看,2002-2004 年,市场共发行可转债 30 多只,合计发行规模 400 多亿元。其中,发行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房地产、公用事业、化工等行业。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阶段,这些行业也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而且,发行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所以,整体来看资质比较好。 0100200300400500600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增发 配股 可转债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4 但是,由于 2002-2004 年,权益市场处于震荡下行趋势,所以这些转债上市首日涨幅并不高,整体平均水平在 3.5%左右。除去正股表现的影响外,由于转股溢价率是衡量转债价格超过转股价值的程度,所以上市首日的转股溢价率水平的高低,可以侧面反映出市场投资者对于转债新券的追捧程度。2002-2004 年期间所发行转债,上市首日的转股溢价率平均水平为 7%,而这与后续不同情况下转股溢价率的水平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 2:2002-2004 年期间所发行转债的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分布图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2、 2014-2016 年:稀缺是主旋律 进入 2005 年,我国资本市场开始股权分置改革,股票一级市场全面停滞。此后,随着一级市场的重新开启,在资本市场扩容的情况下,增发和转债的发行规模都较前期出现了明显的提升。2007-2013 年期间,每年增发募集资金规模平均在2800 多亿元,而转债募集资金规模平均在 300 亿元。但是,2014 年的再融资政策变化,则非常明显地将规模增长的天

立即下载
金融
2020-03-10
国海证券
10页
0.55M
收藏
分享

[国海证券]: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八:融资政策变化下,转债市场走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5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上交所、深交所对可转债申购后未足额付款的处罚方式
金融
2020-03-10
来源:转债入门手册之二:转债打新全攻略
查看原文
新券上市首日往往会迎来成交额高峰(亿元)
金融
2020-03-10
来源:转债入门手册之二:转债打新全攻略
查看原文
除熊市时期外,打新策略均有较大机会取得正向收益(%)
金融
2020-03-10
来源:转债入门手册之二:转债打新全攻略
查看原文
参与转债打新可能得到的结果
金融
2020-03-10
来源:转债入门手册之二:转债打新全攻略
查看原文
新券距离正式上市交易通常还需要约一个月的时间(天)
金融
2020-03-10
来源:转债入门手册之二:转债打新全攻略
查看原文
顺丰转债发行安排
金融
2020-03-10
来源:转债入门手册之二:转债打新全攻略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