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0月财政数据解读:财政支出增速放缓,高基数、年内节奏前置是主因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深度报告 | 中国宏观 http://www.stocke.com.cn 1/1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观深度报告 报告日期:2025 年 11 月 18 日 财政支出增速放缓,高基数、年内节奏前置是主因 ——2025 年 1-10 月财政数据解读 核心观点 2025 年 10 月财政支出速度放缓,收入增速保持一定强度,我们认为财政支出增速放缓较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年内财政支出前置发力后阶段性退坡,另一方面在于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去年 9 月 26 日政治局会议后,财政支出发力较快形成高基数)。 10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3.2%(前值 2.6%),主要与税收收入加快有关;10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为-9.8%(前值 3.1%)。10 月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承压,其中 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录得-18.4%(前值5.6%),而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放缓至-38.2%。 综合来看,广义财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处于再平衡的切换节点,10 月广义财政收入端增速有所回落,支出端增速放缓较多。1-10 月广义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度 60.5%(10 月广义财政预算收入当月同比增速-0.6%),完成度与 2024 年同期持平;而广义财政预算支出完成度为 72.7%(10 月广义财政预算支出当月同比增长-19.1%),完成度持续快于 2024 年同期水平。从支出时序进度上来看,我们认为,为完成全年既定支出目标,11 月和 12 月的财政支出增速需要保持一定的回升强度。 展望四季度,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有助于支持经济修复,四季度应关注落地使用效果。 9 月末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正加快投放,后续应关注实物工作量的形成。9 月 29日以来,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主要投向了城市更新、交通、水务、物流、能源、农业农村、供热管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项目。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 5000 亿元下达地方。一方面,总规模较上年增加 1000 亿元。二是范围有拓展,今年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据财政部披露,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履行有关程序,力争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这部分结存限额的使用,有助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力支持地方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 一般公共预算:10 月税收收入增速加快 10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614 亿元,同比增长 3.2%,延续修复态势。从结构上看,10 月全国税收收入 20700 亿元,同比增长 8.6%,1-10 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长1.7%,较前值 0.7%进一步扩大;非税收入 1914 亿元,同比下降 33%,延续了 5 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我们认为既与基数效应有关(主要是多渠道盘活资产等带动),也体现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见效落地。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分化。2025 年 1-10 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1856 亿元,同比下降 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104634 亿元,同比增长 2.1%,较上月增长较多,我们理解或与转移支付加快下达有关。 我们认为,税收收入是基本面运行的晴雨表。10 月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弱修复状态,月度税收收入也连续 7 个月同比保持正增长。分税种来看,1-10 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 4.0%、2.4%、1.9%和 11.5%,较前值均有所回升,和基本面维持稳中有进的修复态势较为一致,而个人所得税增速较高,我们认为也一定程度上与 2025 年以来加强税收征管有关。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30002 lichao1@stocke.com.cn 分析师:潘高远 执业证书号:S1230523070002 pangaoyuan@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经济周周看:本周经济景气度延续回落》 2025.11.16 2 《如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十五五”深度研究系列报告(二)》 2025.11.16 3 《10 月经济:经济内生动能仍偏弱》 2025.11.14 宏观深度报告 http://www.stocke.com.cn 2/1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非税收入总体确保其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地方财政提供有力支持,非税收入已连续6 个月实现负增长,总体与 2024 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一方面,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借等收入增加带动,另一方面,罚没收入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非税收入是反映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依法利用行政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中,非税收入包含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近年来我国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非税收入主要来自地方盘活存量资产和矿产资源、中央单位上缴专项收益等。 另一方面,10 月财政支出进度仍快于去年同期,但要完成全年支出目标,11 月和12 月支出强度或需高于 10 月。我们认为,2025 年初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支出强度,并加快支出进度。具体来看,10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为-9.8%(前值 3.1%)。据我们测算,1-10 月财政支出已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的 72.7%,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教育三大领域支出序时进度较快,分别为 85.6%、79%和 76.4%,均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与宏观逆周期政策调控的主要方向高度契合。此外,债务付息支出也保持了较快的支出进度,这或与前期政府加杠杆有关。财政部逐步强化国债资金预算管理,并制定国债偿还计划,持续优化国债偿还机制,切实维护中央政府信誉和投资者利益。 ❑ 政府性基金预算:10 月收支增速有所放缓 综合来看,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边际放缓。与预算目标相比,收支缺口正处于渐近弥合的通道中。1-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34473 亿元,同比下降 2.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3618 亿元,同比增长 1.6%;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 30855 亿元,同比下降 3.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24982 亿元,同比下降 7.4%。我们认为,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1-9 月有所放缓,或与房地产景气不高、土地出让收入不足有关。 从收入维度看,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当月同比增速录得-18.4%(前值增长 5.6%),核心需关土地出让收入的贡献。10 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当月同比下降-27.3%(前值下降 0.98%),土地成交活跃度仍然偏弱。我们认为,
[浙商证券]:2025年1-10月财政数据解读:财政支出增速放缓,高基数、年内节奏前置是主因,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