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零售行业运行分析
-0- 2025 年前三季度零售行业运行分析 2025 年前三季度,消费品市场保持低位增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零售各业态同比表现提升,但实体零售企业整体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消费者信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长期发展潜力看,“十五五”期间消费零售市场将呈现“量稳质升”的增长态势,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压舱石,消费有望保持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联合资信工商二部 1 一、行业运行状况 2025 年前三季度,消费品市场保持低位增速,网络零售仍是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各零售业态增速同比有所提升,但增速仍维持较低水平。前三季度,PPI 持续低位运行,消费信心的不足传导工业领域需求偏弱,商品出厂价格压力持续。 2024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5%,增幅较上年明显放缓,零售行业景气度仍有恢复空间。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5877 亿元,同比增长 4.5%,增速比上年同期及上年全年分别加快 1.2 个和 1.0 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各业态均表现为正增长,百货店和品牌专业店增速止跌企稳,其他业态增速均有所提升,当期便利店、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6.4%、4.4%、0.9%、4.8%、1.5%。2025 年 1—9 月,全国网上零售额 108930 亿元,同比增长 8.6%,仍是拉动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25.3%、21.3%、20.5%、19.9%,增幅明显。2025 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509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575 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4.7%。 2025 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 0.1%,其中食品价格是拖累 CPI 的主要因素,前三季度食品价格整体下行。其中猪肉、鲜菜、蛋类降幅显著,9 月同比分别下降 17.0%、13.7%、11.9%。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 2.8%,较上年降幅扩大0.8 个百分点,工业行业价格下行压力持续。 图表 1 2020-2024 年中国 GDP 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联合资信整理 图表 2 2025 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情况(单位:%) 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联合资信整理 二、行业政策 2025 年前三季度,国家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纲领,多部门配套出台财政、金融、监管等细化举措,从增收提力、大宗消费、新型消费、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发力,全面带动零售市场复苏。“十五五”规划提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国家对提振消费行动有望持续加码,利好政策有望不断推出。 加大力度支持以旧换新的若干支持措施 2025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继续向地方直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积极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同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6 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 19 项重点举措,明确了金融支持消费的三个重点领域: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推出消费环境优化、支持业态升级具体行动 2025 年 10 月,商务部等 5 部门印发《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聚焦城市商业转型提质,构建多层次城市商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完善布局,推进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并扩围升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试点地区市、县主城区社区全覆盖;二是推动业态升级,培育大型商业综合体,改造传统百货店,发展仓储会员店、奥特莱斯等专业业态,同时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推广即时配送、无人配送等模式;三是丰富供给,鼓励国货潮品与老字号联动,扩大进口消费和外贸优品消费,深化商旅文体健融合,开发地域特色产品及服务。 多维度提振消费,优化免税零售行业发展环境 2025 年 10 月,财政部、商务部等 5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1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从多维度优化免税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其一,支持国产品入驻免税店,国产品进店销售视同出口可办理退税,且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四分之一;其二,扩大经营品类,新增手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等商品,加快境外热销商品上架进度;其三,下放审批权限,由省级相关部门审批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等事项,支持地方优化免税店布局;其四,优化购物体验,支持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 3 于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 此外,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消费作出了诸多关键部署,包括确立消费优先的核心定位、拓展消费增量空间、以民生保障释放消费潜力、破除壁垒畅通消费循环以及强化消费相关配套行动等,通过多维度举措大力提振消费、激活国内市场,推动消费与供给、投资良性互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消费零售置于购建新大战格局的核心枢纽地位,核心思路从“十四五”的“供给引领创造需求”升级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通过惠民生与促消费结合、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最终形成“消费―零售―生产”的正向循环。预计“十五五”期间实现三大目标: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稳健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 50%以上;二是零售业态数字化、绿色化、品质化转型成效显著,新型消费占比持续提升;三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零售发展格局,零售业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支撑。 三、行业关注 受线上零售的持续挤压、线下新兴业态分流客源以及转型策略短期内效益未显等因素制约,传统大型实体零售企业持续面临经营压力。 2025 年以来,尽管整体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但线上渠道仍维持明显优势,挤压线下零售增速空间。2025 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 25.0%,其增速和占比领先于其他零售业态,线上消费的便捷性持续分流线下实体零售的客流。线下零售内部竞争同样激烈,一方面仓储会员店、折扣店等新兴业态表现亮眼,前者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后者增速明显加快,这些业态凭借高性价比或优质体验,分流了传统超市、百货店的客源;另一方面,同类型实体门店数量众多,区域内同质化竞争严重,进一步摊薄了单个企业的客流与销售额。比如中百集团提到线下折扣店、会员店的发展使得渠道分流加剧,业绩受显著影响。此外,部分企业的转型策略在短期内拉低了
[联合资信评估]:2025年前三季度零售行业运行分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5M,页数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