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展望
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展望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9日证券研究报告·医药行业深度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贺菊颖hejuying@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17050001SFC中央编号: ASZ591刘若飞liuruofei@csc.com.cnSAC编号:S1440519080003SFC编号:BVX723沈兴熙shenxingxi@csc.com.cnSAC编号:S1440525070009袁全yuanquan@csc.com.cnSAC编号:S1440523070006汤然tangran@csc.com.cnSAC编号:S1440524100001摘要 核心观点:中药行业短期基数压力有望缓解,渠道库存加速出清,看好年底需求回暖,及后续基本面和估值改善机会;创新领域有助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中药消费品公司品牌延展空间广阔。血制品行业关注“十五五”浆站建设规划及行业并购整合进展,需求端看好静丙、因子类产品需求端提升及新品研发。疫苗行业关注重磅产品销售改善情况及创新管线研发进展,政策出台及疫苗出海有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医药零售行业转型变革稳步推进,关注后续多元催化。医药流通行业收入端稳健向好,关注回款及“十五五”规划。 中药:着眼长期,静待改善。1)短期行业基数压力有望逐步缓解,渠道调整加速出清,看好年底旺季需求回暖,多数企业同环比均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改善。2)目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机构持仓较低。后续看好中药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具备估值改善机会。3)行业长期转型:a)中药公司为拓展成长空间,积极向生物药和化药创新领域转型,构建第二增长曲线;b)中药消费品公司的“类消费品”属性为企业带来广阔品牌延展空间。 血制品:供给增长伴随并购整合,产品需求增长空间广阔。1)供给端来看,预计后续各地将陆续出台“十五五”期间浆站设置规划,未来浆站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我国血制品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并购整合持续推进,期待后续进展。2)需求端来看,白蛋白短期价格承压,期待后续恢复供需紧平衡状态。静丙、因子类产品需求端提升空间广阔,层析静丙、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新品研发持续推进。未来血制品提取种类有望进一步增加,带动吨浆利润持续提升。 疫苗:经营持续承压,期待销售环比改善及新品贡献。1)看好创新品种未来格局,建议关注创新疫苗管线研发进展。2)政策方面:近期商业保险、医防融合及行业并购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疫苗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期待后续进展。3)疫苗行业出海:随着疫苗企业出海事业持续推进,出海动作也在价值链上下游加速延展深化,期待各企业海外市场开拓进展。4)国资入主持续赋能,关注后续进展。2摘要 医药零售:转型变革稳步推进,关注多元催化。1)目前行业边际改善趋势明显:资金面有望环比向好;四类药品需求持续释放,同店增长有望环比向好;医保政策导向聚焦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药店门店结构优化到位,转型提升估值及业绩。2)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机构持仓较低,Q4及未来关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带来需求回暖,行业出清带动集中度提升,门诊统筹政策带来额外增量。3)行业长期转型:头部药店25年已积极开展转型试点,期待26年逐步探索可行路径并陆续贡献增量,带动估值修复。 医药流通:收入端稳健向好,关注回款及十五五。1)医保支出稳健增长,市场长期动力充足。2)新进入门槛较高,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3)创新业务加速增长,持续贡献额外增量。4)政策助力回款向好,企业经营有望改善。 国企改革:政策土壤日益成熟,多元催化提升估值。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国企改革序幕以来,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善,改革方向日益明确。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市值管理、并购政策持续落地。后续随着“十五五”规划持续推进,相关企业经营、估值均有望实现改善。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环境波动风险。37国企改革:政策土壤日益成熟,多元催化提升估值8风险提示1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年度策略总结2中药:着眼长期,静待改善3血制品:供给增长伴随并购整合,产品需求增长空间广阔4疫苗:经营持续承压,期待销售环比改善及新品贡献5医药零售:转型变革稳步推进,关注多元催化6医药流通:收入端稳健向好,关注回款及十五五目录1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年度策略总结6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年度策略总结数据来源:中信建投证券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年度策略总结细分行业行业趋势及展望推荐方向相关公司中药短期经营调整:行业基数压力有望逐步缓解,渠道调整加速出清,随着呼吸道疾病旺季来临,看好年底旺季需求回暖,多数企业同环比均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改善;估值催化:目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机构持仓较低。随着行业秩序逐步恢复、基数影响逐步减弱、叠加基药目录、十五五规划等催化下,看好中药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具备估值改善机会;行业长期转型:a)中药公司为拓展成长空间,积极向生物药和化药创新领域转型,构建第二增长曲线;b)中药消费品公司的“类消费品”属性为企业带来广阔品牌延展空间。1)中药消费品:低估值;渠道调整企稳;终端需求边际改善;十五五战略规划。2)中药处方药:低估值;基药目录;创新转型升级布局未来;十五五战略规划。中药消费品:华润三九、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太极集团、江中药业、羚锐制药等中药处方药:天士力、以岭药业、昆药集团、佐力药业、济川药业、方盛制药等血制品供给端:近年来国内浆站数量持续提升,预计后续各地将陆续出台“十五五”期间浆站设置规划,未来浆站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我国血制品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并购整合持续推进,期待后续进展。需求端:白蛋白短期内受需求减弱及进口产品冲击影响,价格同比有所下滑,期待后续恢复供需紧平衡状态。静丙、因子类产品需求端提升空间广阔,层析静丙、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新品研发持续推进。未来血制品提取种类有望进一步增加,带动吨浆利润持续提升。十五五浆站扩张;行业内并购整合;品种创新带动盈利能力提升博雅生物、华兰生物、卫光生物等疫苗看好创新品种未来格局及研发进展:目前各家疫苗企业开展了针对现有产品的升级管线布局,或针对未满足需求研发更加创新的产品管线,建议关注创新疫苗管线研发进展。政策方面:近期商业保险、医防融合及行业并购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疫苗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期待后续进展。疫苗行业出海:目前成品出口为各家企业开展国际化战略的主流方式。随着疫苗企业出海事业持续推进,出海动作也在价值链上下游加速延展深化,期待各企业海外市场开拓进展。产品商业化稳步推进&商业健康险、医防融合带来需求扩张;创新品种管线进展;出海 BD进展;国资入主持续赋能;康希诺、欧林生物、康泰生物、康华生物等表: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年度策略总结7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年度策略总结数据来源:中信建投证券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年度策略总结表:中药部分企业分季度收入及扣非净利润增速(累计
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行业2026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66M,页数11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