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洞察报告
1目录CONTENTS卷首语关键词解读核心观察都市职业人群说明对策建议附录02030406313207112026卷首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下,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出新就业形态,人们的职业生涯愈发多元、流动,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当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处于关键升级期。在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并形成了职工、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三大社保体系的基本保障网后,人们的保障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不再局限于物质的富足,而是转向对品质生活“安全感”的追求。都市职业人群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处于追求高质量发展与应对生活风险的双重压力之中。他们点亮了新业态的活力,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在健康管理、养老规划与意外防护的现实需求面前,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焦虑与保障缺口。正是基于对这一社会现状的深度观察与思考,南方周末联合益普索,共同开展了对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的专项调查研究,深入剖析覆盖不同层级城市 1500 名都市职业人群的风险认知、保障现状与缺口、保障预期后,形成了这份《2025 年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洞察报告》。报告揭示出,在后基本保障时代,疾病、意外、养老,三大风险几乎贯穿了都市人从入职、成家到退休的全生命周期,都市职业人群需要并正借助“社保 + 商保”构建起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身处城市工作的快节奏和不确定性之下,重大疾病、收入中断等带来的生活“支点失衡”成为中国都市职业人群的核心风险焦虑。这种焦虑背后,交织着社会就业形态的变迁与保障认知实践的偏差: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但难以完全保障中小企业员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的现实风险;补充商业保险供给持续增长,却仍未成为都市职场人群的“刚需配置”,企业团险供需存在不平衡,补充医疗和重疾险仍存在显著缺口。国家已连续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推动“社会 + 市场”的保障体系建设。调研统计,都市职业人群的商业保险整体渗透率为68%,超六成愿意配置商业养老保险,商业保险正成为连接个体需求、企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韧性节点。当企业福利能真正对接员工的迫切期盼,当保险服务能成为守护全周期风险管理的可靠力量,让更多都市职业人群在变动时代中,获得可预期的安心与可持续的信心,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便有了更具韧性的安全感。2025 年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洞察报告2关键词解读支点失衡风险保障兑现力 家庭风险共同体品质增配时代“普惠 + 定制”的全职业全生命周期保障 都市职业人群的生活“支点”,一头是健康与家庭,一头是事业与收入。重大疾病突袭、收入突然中断,生活平衡被打破可能带来的连锁坍塌,成为他们的核心焦虑。“支点失衡”风险,正成为职场人在身处多重压力下最现实,也最被低估的风险焦虑。在城市高压节奏中,只有能“说到做到”可被验证的保障,才算真正安心。“保障兑现力”是都市职业人群选择保险的核心价值锚点,它指的不仅是理赔额度,更是保险机构在风险发生时,从理赔速度、流程透明到服务温度的综合能力。一个人的保障,全家的守护。都市职业人群特别是中小企业员工,渴望将补充医疗险等保障延伸至子女和配偶,这标志着投保思维从“关注个体”转向“守护家庭”,保障范围从个人薪酬福利扩展到全家共享的安全网。随着基础社保的普及,都市职业人群的保障需求已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的结构升级,对高质量医疗保障和可持续养老品质的需求日益提升,进入了主动为美好生活补充商业保险的“品质增配”时代。从入职到转岗、从成家到养老,都市职业人群的风险结构在不同阶段各不相同。灵活就业与中小企业人群偏好低门槛、高灵活度的普惠方案,而中高收入人群追求“定制化”体验。未来保险竞争的核心,将是覆盖广度与适配深度的平衡,保障覆盖不同职业的不同生命周期。3核心洞察重大疾病医疗费与收入中断 / 缩水的“非常+比较担忧”占比分别达 50%、45%,反映出都市职业人群对“健康损害”“收入来源”等失衡风险的核心关切,二者直接关联人生职业和家庭财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都市职业人群的风险担忧与购险动机、保障需求形成强呼应,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核心动机为防范意外(59%)、健康保障(56%),远超养老准备(42%),重大疾病一次性给付为首要保障需求。中小企业员工基本实现职工基本医保和养老保险全覆盖,而企业补充商业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及商业养老保险等更高层次的保障,在覆盖广度与参与深度上均存在明显缺口。都市职业人群的商业保险整体渗透率68%,医疗险、意外险等短期保障型产品普及度高,但养老险仅 24%,养老规划意识仍停留在“储蓄 + 养老金”的传统模式,长期保障存在缺口。91% 的都市职业人群表示,补充商业保险会激发工作积极性,36% 认为它会影响去留选择。企业团险已成为提升雇主品牌形象,尤其是中小企业“稳员工、促发展”的竞争力工具。企业现有团险的主流组合是“意外险 + 补充医疗 + 补充养老”,而都市职业人群希望团险的组合是“补充医疗 + 意外险 + 重疾险”,现有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一些差异。重大疾病、收入中断等带来的生活“支点失衡风险”成为都市职业人群的核心风险焦虑。基础社保实现广覆盖,商业保险加速应对即时风险,仍需从“应急”向“长效”进阶。 从“福利成本”到“人才竞争力”:符合职工需求的团险成为中小企业的引才利器。2025 年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洞察报告4都市职业人群最看重“理赔服务效率与体验”,将其置于选险核心考量之首,66% 的中小企业员工关注“品牌信誉与稳定性”,体现了对保险公司长期服务承诺和兑现力的高要求。都市职业人群看重保险公司对多样化服务需求的满足,创新产品与服务,实现全周期风险管理和增值服务,是构建软实力的关键。未来保险的价值,不仅是“赔付”,更是“陪伴”。保障信赖的软实力:从“产品力”向“兑现力”转移, 实现全周期风险管理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对城乡居民社保依赖高,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和投保金额均低于其他职业人群,保障信心最弱。已购商保的灵活就业者中,36% 认为存在保障缺口,对退休后经济来源的预期低于总体,亟须用工平台和保险机构联手,提供低门槛、普惠型的定制化产品方案。灵活就业群体的“普惠新模式”:亟待定制化、低门槛的产品填补保障信心缺口。在储蓄及投资收益和社保养老金之外,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逐渐成为退休后经济来源的主要预期来源,63%未配置商业养老保险的都市职业人群表示愿意配置,其中 72% 将其视为补充提升工具,提高养老生活质量。中小企业员工对企业提供专业养老保障的期待尤为强烈,政策推动 + 市场教育,正双向激发养老金融增长点。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蓄势待发, 从依赖社保到主动提升生活质量的观念转型。5都市职业人群说明此次调研覆盖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武汉、福州、佛山、济南等 8 城市,共 1500 名都市职业人群参与调研;调研人群 60% 为企业员工,40% 为灵活就业人员;企业员工中基层职工居多,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小企业。Base:所有被访者 (N=1500)题号:S6 职业类型;S8 请问您所在企业规模是?S9 您在公司 / 单位的职级是?灵活就业人员定义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
[益普索]:2025年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洞察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37M,页数3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