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第三方普惠智算云市场专题报告(华南篇)
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2025年中国第三方普惠智算云市场专题报告(华南篇)易观分析01总结易观对第三方普惠智算云市场的五大方面核心洞察和分析师观点。研究摘要与关键发现04主要供应商分析以七家在华南市场提供第三方普惠智算云服务的供应商 - 九章云极、基石智算、华为云、百度智能云、阿里云、火山引擎、商汤科技为例,分析主要供应商在普惠智算云领域的能力特征,并提供选型建议。03华南地区第三方普惠智算云市场评估提供易观对中国第三方普惠智算云市场的分析模型,并基于易观的数据口径测算华南地区普惠智算云服务市场的总供给规模(PFLOPS ),分析主要供应商的第三方普惠算力供给规模。02中国及华南地区智算云发展总体洞察介绍华南区域算力和云智算市场的整体情况,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及香港、澳门相关算力市场规模、政策环境、需求特征等。通过行业数据和趋势分析,揭示华南算力市场的特点和竞争态势。05趋势和建议基于对华南地区普惠智算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政府、行业客户、投资机构、行业厂商等利益相关方提供建议。研究摘要与关键发现01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智算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顶层设计的牵引下,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全球领先的规模,总算力位居全球第二。自2023 年以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应用爆发,刺激了市场对智能算力的增量需求。•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产业智能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共同作用,推动智算产业完成了从探索期到高速发展期的关键跃迁,技术、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分工均已趋于成熟,为华南等区域智算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华南算力“供需两旺、结构分化” -广东领跑,桂琼走差异化• 2025 年华南三省智能算力总量约 23.9 EFLOPS ,广东呈现大企业超大规模训练 +中小碎片化推理 的双峰结构,强调就近与低时延。广西与海南以行业特色应用 驱动(制造升级、东盟跨境、文旅/科研),更依赖普惠共享与跨区调度 补位(见第12 –15 页)。这为第三方普惠智算云提供了分层供给与区域联动 的增长窗口。市场格局“三元供给”并进,独立聚合型平台崛起• 华南已形成独立智算云 +互联网云厂商 +AI公司自有云的三元供给:阿里云、华为云、百度等布局全域节点与MaaS 。九章云极、基石智算等以多源接入+统一调度+普惠计费切入长尾。商汤以场景方案+算力开放补充社会化供给。• 2025H1 第三方普惠智算供给规模调研 显示,独立智算云平台已具领先地位,验证了中国三方普惠智算的“供需错配→聚合补位”的演进路径。供给侧+需求侧的六大趋势构成智算发展的中期方向• 国产化+绿色+互联,叠加“双轨平台+知识库+云化计费”构成2025 年中国智算六大趋势。• 具体来说,供给侧趋势:自主可控与绿色算力(液冷/浸没式、绿电协同、PUE≤1.2 )成为硬约束;跨区互联推动“外溢+回流”的训练/推理解耦。需求侧趋势:综合型平台+垂直型平台“双轨并进”,LLM+ 知识库(RAG )显著抬升算力强度与中长尾需求; CaaS 与细粒度计量 加速普惠化。行动建议:统筹“芯 -云-用”,以普惠与在地生态拉动落地• 政策侧:制定跨区调度与绿色评估标准 、释放公共数据场景 ;园区/枢纽:提供绿电直供、网络直联、先租后买 /按效果付费等模式;企业:以租代建、优先云上训推 并将算力纳入数字化顶层规划;生态侧:高校/联盟/资本共建开发者与人才 供给(见第37 页)。目标是形成高效、开放、可持续 的华南智算生态闭环。研究摘要&关键发现华南地区普惠智算云发展总体洞察026激发科技与创新活力2025-10-23中国AI算力基础设施现状 –国家顶层支持、地方自主建设、智算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是国家新基建的关键承载• 算力建设是国家新基建战略的重要组成。2022 年"东数西算"⼯ 程启动,在京津冀、⼯ 三⼯ 、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 肃、宁夏8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建设10个大数据中心集群。• 顶层设计加速,包括《数字中国建设规划》《东数西算实施意⼯ 》 等政策夯实算力发展的总体格局。已建成投产算力规模全球第二• 截至2025 年8月,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 万标准机架。全国算力总规模超过 788 EFLOPS,居全球第⼯ 位。• 智能算力规模达250 EFLOPS ,占比超过30% ,比2019 年增⼯近13倍,年均增速约90% ,占全国算力比重接近30% 。东数西算+八大枢纽组成多层算力网络• “全国一张网”格局加速形成,东部需求旺盛,西部能源充足成本低,形成“核心枢纽引领、区域梯队协同”的多层算力网络。• 北京、上海、⼯ 州、重庆等地建成⼯ 向AI的大型智算中心 ,为本地产业提供算力⼯ 撑,全国算力年均增速约30% 。国内主要省市智算中心建设情况数据来源:新京报,易观分析7激发科技与创新活力2025-10-23中国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环境 –政策释放、产业支撑、技术趋于成熟,商业闭环形成产业:新经济和新质产业亟需夯实智能化底座商业化:供应商已经跑通基于算力的商业模式政策:算力是 AI行业政策红利释放最充分的赛道➢ 国家层⾯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以"东数西算"大战略为脉络,《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夯实顶层设计。➢ 地⾯ 跟进快速且具体。 北京、上海、浙江、⼯ 东等多地发布算力发展行动⼯ 案,明确未来⼯ 年智算建设⼯ 标。➢ 着力支持算力高质量创新发展。 包括新型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和自主创新等⼯ 向,为产业提供⼯ 期稳定导向。➢ 大模型引爆算力增量需求。 2023 年以来生成式AI引爆算力需求,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带动算力消耗激增。➢ 新经济& 新质产业是算力需求主力。 智能算力主要应用于互联网行业,占比逾50% ,互联网企业大规模投入大模型训练制造、⼯ 融、政务等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速,垂直场景AI应用多点开花。➢ AI价值外溢推动算力需求 β升高。各领域对AI算力的需求正从探索期进入增⼯ 期,多元共振的需求结构提供持续动力。科技:芯片及调度、热利用等技术落地趋于成熟➢ AI算力能力跃升。 AI芯片和算力架构创新层出不穷,GPU 、NPU 等硬件性能不断突破,为智算提供澎湃动力。➢ 液冷技术和热利用创新突破。 液冷、浸没式冷却等散热技术逐步应用于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提高的同时能效显著优化。。➢ 算力调度软硬件协同发展 。高速互联网络和软件定义技术使算力资源池化、细粒度调度成为可能。➢ "算力-算法-应用"全栈优化趋势明显 。在软硬件厂商的协同攻关下,算力利用率和AI模型训练效率均得到有效提升。➢ 算力服务市场进入快速成⾯ 期。云服务商、运营商、IDC 厂商等纷纷布局智算业务算力供给由过去"重资产投入"转向"平台化服务+生态协同"的运营模式。➢ 算力普惠相关新模式推动商业化加速。 按需租赁、算力交易等新商业模式兴起,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取AI算力的⼯ 槛。算力普惠成为大势所趋。➢ 产业链分工化发展。 头部算力服务商构筑资源壁垒,中小型服务商侧重特色领域,产业生态走向专业化、集约化经营。8激发科技与创新活力2
2025年中国第三方普惠智算云市场专题报告(华南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58M,页数3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