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策略报告:“赎回冲击”定价了多少?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情绪偏冷,但反弹犹豫 债市情绪依然谨慎,连续第三周运行在情绪指数“偏冷”区间。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每当情绪进入偏冷区域,市场往往会自发出现一定的修复,而当前市场的反弹程度却比较弱。究其原因或在于制度不确定性仍压制市场,尤其是近期备受关注的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由于政策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市场对其最终影响的定价完成度不确定,从而加重了观望情绪。鉴于新规的不确定性仍在发酵,本文将以史为鉴:一方面梳理自 2022 年以来数次典型赎回冲击的关键特征;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市场的利率、利差及基金净值等表现,尝试观察这一轮潜在赎回冲击所处的“进度”。 赎回冲击常见演绎路径 2022 年以来的 10 次赎回冲击。其中 2022 年出现 2 次,集中在四季度,受政策转向与理财集中赎回叠加影响,烈度最强;2023 年仅在 8-9 月出现 1 次,主要源于资金收紧及地产政策调整;2024 年出现 4 次,3 次在 7-8 月,与央行调控长端利率相关,但每次持续时间较短;9-10 月则与 924 一揽子政策有关。进入 2025 年,小规模的赎回冲击截至 9 月已出现 3 次,均由权益市场强势叠加风险偏好回暖触发。 赎回冲击常见路径。回顾这几轮典型的赎回冲击,其演绎过程具有相似性:首先,基金往往是最先承压的环节。长久期、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政金债和二永这些品种在赎回压力下首当其冲,利差通常走阔。若压力进一步外溢,理财负债端承压,容易形成对市场的二次冲击。整个过程往往伴随市场情绪自我强化,呈现“净值下行—赎回放大—抛售加剧”的反馈链条。赎回链条缓解通常依赖几个条件:一是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平稳资金面,或明确表态释放呵护信号、稳定市场情绪;二是保险、银行等配置盘在关键点位出手承接;三是权益市场回调,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从而缓解债市抛压。在这些力量作用下,赎回冲击往往能逐步消退。 赎回冲击“进度条” 将本轮潜在赎回风险起点界定在新规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的阶段,通过这段时间的市场表现与历史赎回冲击期的均值和极值进行对比,来判断当前市场的定价程度。 本轮潜在冲击的市场定价程度在中等水平。利率方面,10 年国债收益率当前上行 6bp,低于历史平均的 11bp 和最大16bp;3 个月 Shibor 上行仅 2.4bp,低于平均 10bp 和历史极值 50bp,显示资金面扰动有限。利差结构方面,国开利差走阔程度已接近历次赎回高点(当前 4.5bp,最大亦为 4.5bp),10-1 利差和 30-10 利差当前分别走阔 6.1bp 和 6bp,高于历史均值水平;二永利差走阔 15bp,相比平均 19bp 和极值 52bp 偏低。债基净值方面,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净值回撤-0.26%,尚小于平均-0.34%和极值-0.61%。整体看,本轮赎回冲击的部分指标(如国开利差)已逼近极值,但大多数指标仍处在平均与极值之间,说明当前市场已消化了一部分新规的扰动,但到最终落地后,仍需关注可能的尾部风险。 策略方面,市场情绪降温较快,微观结构指数降至近两年低位,基金也初步呈现“久期短、分歧高”的组合,国庆后市场出现阶段性反弹的概率在加大。不过仍需关注费率新规可能带来的尾部风险,对比近年历次赎回冲击,本轮潜在赎回冲击定价幅度在中等程度。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节奏、市场风险偏好摆动。 固定收益动态(动态)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1.策略思考:“赎回冲击”定价了多少? 情绪偏冷,但反弹犹豫。本周债市情绪依然谨慎,连续第三周运行在情绪指数“偏冷”区间。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每当情绪进入偏冷区域,市场往往会自发出现一定的修复,而当前市场的反弹程度却很弱。其背后原因在于制度不确定性仍压制市场,尤其是近期备受关注的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下文简称“新规”)。由于该政策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市场对其最终影响的定价或尚未完成,从而加重了观望情绪。 鉴于新规的不确定性仍在发酵,其可能带来的潜在赎回冲击影响或尚未完全释放,本文将以史为鉴:一方面梳理自 2022 年以来数次典型赎回冲击的关键特征;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市场的利率、利差及基金净值等表现,尝试对本轮潜在赎回冲击所处的“进度”进行度量。 赎回冲击的常见演绎路径:回顾近几轮典型的赎回冲击,其演绎过程大体具有相似性:首先,基金往往是最先承压的环节。长久期、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政金债和二永债这些品种在赎回压力下首当其冲,利差通常走阔。若压力进一步外溢,居民理财资金可能出现赎回压力,从而使得理财产品负债端承压,形成对市场的二次冲击。整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市场情绪的自我强化,呈现出典型的“净值下行—赎回放大—抛售加剧”的反馈链条。 赎回链条的缓解通常依赖几个条件:一是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平稳资金面,或明确表态释放呵护信号、稳定市场情绪;二是保险、银行等配置盘在关键点位出手承接;三是权益市场回调,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从而缓解债市被动抛压。在这些力量作用下,赎回冲击往往能逐步收敛。 2022 年以来 10 次赎回冲击特征。为了识别历史上赎回压力较为显著的时期,以纯债基金的申购赎回数据为基础进行筛选。具体方法是:当出现连续 3 日净赎回时,将首日视为赎回事件的起点;当赎回态势扭转为连续 3 日净申购时,同样将首日视为该次赎回事件的终点。与此同时,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进一步要求样本的赎回幅度需达较为显著的水平。 按照这一标准,自 2022 年以来共筛选出 10 个符合条件的赎回样本,用于后续对比分析。其中 2022 年出现 2 次,集中在四季度,受政策转向与理财集中赎回叠加影响,烈度最强;2023 年仅在 8-9 月出现 1 次,主要源于资金收紧以及地产政策调整;2024 年出现 4 次,3 次在 7-8 月,与央行调控长端利率相关,但每次持续时间较短;9-10 月则与去年 924 一揽子政策扭转市场预期有关。进入 2025 年,小规模的赎回冲击截至 9 月已出现 3 次,均由权益市场强势叠加风险偏好回暖触发。 图表1:2022 年以来的赎回冲击 起点 终点 持续天数 触发因素 2022/10/27 2022/11/24 29 政策转向,预期扭转 2022/11/30 2022/12/19 20 2023/8/25 2023/9/13 20 资金转紧,地产政策放松 2024/7/1 2024/7/9 9 央行调控长端利率 2024/8/8 2024/8/14 7 2024/8/19 2024/8/29 11 2024/9/20 2024/10/10 21 924 一揽子政策 2025/2/14 2025/3/4 19 风险偏好、股债跷跷板、基本面等 2025/6/30 2025/8/1 33 2025/8/8 2025/9/2 26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赎回冲击“进度条”。识别出赎回冲击样本后,接下来进一步比较这些时间段内市场的关键指标表现,包括:资金和债券收益率的变化、核心利差的变化及债基净值回撤幅度。通过对比不同赎回事件下这些指标的走势,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当前赎回冲击在烈度和节奏的“进度条”,从而为评估本轮潜在赎回压力下市场定价是否充分提供参考。 将本

立即下载
金融
2025-10-10
国金证券
10页
1.09M
收藏
分享

[国金证券]:固定收益策略报告:“赎回冲击”定价了多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9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交易行为合成因子在中小股票池中效果更优
金融
2025-10-10
来源:金融工程定期:开源交易行为因子绩效月报(2025年9月)
查看原文
交易行为合成因子的“多-空”和“多头-各组均值”月度收益(2024.10-2025.9,多空对冲月度胜率 75.0%)
金融
2025-10-10
来源:金融工程定期:开源交易行为因子绩效月报(2025年9月)
查看原文
交易行为合成因子的“多-空”和“多头-各组均值”净值稳健(2014.8-2025.9,全市场,行业市值中性)
金融
2025-10-10
来源:金融工程定期:开源交易行为因子绩效月报(2025年9月)
查看原文
理想振幅因子的“多-空”和“多头-各组均值”月度收益(2024.10-2025.9,多空对冲月度胜率 66.7%)
金融
2025-10-10
来源:金融工程定期:开源交易行为因子绩效月报(2025年9月)
查看原文
理想振幅因子的多空对冲净值稳健(2010.5-2025.9,全市场,行业市值中性)
金融
2025-10-10
来源:金融工程定期:开源交易行为因子绩效月报(2025年9月)
查看原文
APM 因子的“多-空”和“多头-各组均值”月度收益(2024.10-2025.9,多空对冲月度胜率 50.0%)
金融
2025-10-10
来源:金融工程定期:开源交易行为因子绩效月报(2025年9月)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