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四大维度,地产何时能见底?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gszqdatemark 宏观专题 四大维度:地产何时能见底? 我国地产景气仍在下行,何时能真正触底?本文从地产的供给端、需求端出发,详细拆解地产增量和存量供给,刚性、改善、投资、拆迁需求,再结合债务端、房价端,综合分析当前地产景气位置和未来走势。 核心结论:从“地产供给、地产需求、居民债务、住房价格”四大维度出发,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存量住房已足够,中性情形住房需求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行不少,未来 1-2 年居民债务压力有望降至正常水平、房价也有望降至史上相对低位。整体看,地产景气仍处下行通道,但下跌最快时期可能已过去;政策看,房地产还是经济增长和收入预期的稳定器,稳地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仍大,应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从“供给端、需求端、债务端”多措并举,尤其是稳房价、保主体、降房贷利率、加力城市更新、优化收储等。 一、地产供给:新开工大减,库存仍高,存量住房已够,结构短缺仍存 >增量看,房地产的新增供给跟随需求变化,近年来自高点已下降 6 成。住房并没有严格的供给瓶颈,供给会跟随需求主动调整。2021 年之前,新开工面积跟随商品房销售面积长期趋于上升,2021 至 2024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了 46%,新开工面积也从高点下降了 63%左右。 >库存看,我国地产库存、去化周期仍在高位,抑制后续地产增量。2024年我国狭义地产库存 7.5 亿平方米,处于历史高位;广义库存 19.3 亿平方米,较高位明显下行,主因新开工减少。但由于地产销售缩水,广义、狭义库存去化周期均处于历史高位,进一步抑制地产投资增量。 >存量看,我国存量住房整体已经足够,但仍存在结构性短缺。住房拥有率方面,我国超过 90%,远高于日本的 77%、美国的 65%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居住面积方面,我国已达 42 平方米,已高于多数主要发达国家;若去除公摊,实际面积可能在 33 平方米左右,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其中一线城市和东北地区明显偏低,结构性住房短缺仍存。住房空置率方面,2022 年 28 个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为 12%,处于偏高区间;其中一线 7%,二线 12%,三线 16%,指向一线城市住房仍然相对短缺,而三线及以下城市住房可能相对过剩。 二、地产需求:刚性需求减少、改善需求主导、投资需求转负、拆迁需求稳定,未来 10 年内地产销售可能继续回落 >刚性需求:随着新增城镇人口下降,刚需逐步减少,2035 年后加速下行。新增刚需主要来自城市人口增加、农村居民进城买房,与新增城镇人口、人均居住面积、租房比例等有关,也受新房销售占比影响,结合相关预测,可得后续新房刚需可能逐步减少,由 2024 年的 1.9 亿平方米降至 2035 年的 0.7 亿平方米,此后可能加速下降,甚至转负。 >改善需求:随着居住面积提升、房龄老化,包括以小换大和以旧换新的改善需求将成为需求主支撑。“以小换大”方面,随着人均居住面积的逐年上涨,这部分需求将成为最主要的地产需求来源之一,预计由2024 年的 2.9 亿平方米小幅下降至 2035 年的 2.6 亿平方米。“以旧换新”方面,假设不同房龄的房子换新房的比例在 5%-25%之间,新购买的商品房为原有旧房面积的 1.5 倍,预计这部分需求由 2024 年的3.5 亿平小幅下降至 2035 年的 2.8 亿平方米。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 杨涛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2070001 邮箱:yangtao3123@gszq.com 相关研究 1、《全面复盘日本居民“缩表”》 2023-07-04 2、《中国人口周期:现状、趋势、影响》2023-02-23 3、《新一轮地产放松,影响几何?》 2023-09-01 2、《当前地产压力究竟有多大?》2022-07-14 3、《实质性放松开始,地产能否全面回升?》2022-02- 27 2025 09 26年 月 日 gszqgszqdadatemarkrk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拆迁需求:随着旧房拆迁持续推进,拆迁需求可能相对稳定。目前我国住房房龄大于 50 年的约 6 亿平方米,房龄 40-50 年约 20 亿平方米,假设其中 50%通过货币化安置,在未来 10 年内平均完成拆迁,对应拆迁需求由 2024 年的 1.8 亿平小降至 2035 年的 1.5 亿平方米。 >投资需求:房价持续下行,居民出售多余房产,投资需求可能转负。考虑到目前房价跌幅仍大,居民购房意愿明显下降,未来 10 年地产投资性需求可能为 0、甚至为负,也即前期出于投资性需求购房的多套房家庭,在地产下行期出售多余房产。结合近年来趋势,预计未来 10 年年均投资性需求为-1 亿平方米左右。 三、居民债务:存量压力正常,流量压力 1-2 年后有望降至正常水平 >居民购房的本质是负债行为。居民超 8 成都需要贷款买房,居民购房能力、购房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负债水平的影响。 >存量债务看,目前居民存量债务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未明显偏高。2025 年我国居民杠杆率为 61.3%,低于美国的 68.3%、日本的 64.4%,但高于欧元区的 51.1%,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债务储蓄比仅有 1.4倍左右,远低于美欧日,也指向居民债务相较存量财富并未明显过高。 >流量债务看,目前我国居民的流量债务压力已经有所缓解,目前接近2017 年水平,可能再调整 1-2 年回到正常水平。随着居民购房减少、提前还贷、存量房贷利率下调,2024 年居民偿债收入比已降至 6.8%,较 2021 年高点明显回落,接近 2017 年水平,已低于美国,仍高于日本、欧元区。按目前斜率再过 1-2 年流量债务压力可降至正常水平。 四、住房价格:从居住、投资属性看,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再调整1-2 年有望降至历史上的相对低位 >居住属性看,我国房价收入比约为 10 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目前接近 2017 年水平,再过 1-2 年降至历史低位。2024 年我国房价收入比约为 10.1 倍,较 2022 年高点的 11 倍左右有所回落,接近 2017 年水平,按照目前下行斜率,再过 1-2 年可能达到历史低位的 9 倍左右。但仍远高于美国的 6.8 倍、日本的 5.3 倍。 >投资属性看,我国住房租售比约为 2%左右,处于世界较低水平。2023年我国二手房租售比只有 2%左右,而全球重点城市的租金回报率多在3%以上,即使考虑到海外有房地产税,我国的租金回报率仍然偏低。 五、政策建议:短期看房地产还是经济增长和收入预期的稳定器,稳地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仍大,应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力城改旧改,释放刚性改善需求潜力,缓解居民债务压力,可从“供给端、需求端、债务端”多措并举。 >供给端:限制新增供给、化解存量库存,缓解结构性短缺。如推进实施现房销售,拉长供给周期;供给低密度地块;加
[国盛证券]:宏观专题:四大维度,地产何时能见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2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